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日益凸显。近期,黄金价格冲破每盎司2400美元的历史高位,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广泛关注。据彭博报道,本轮金价上涨中,中国买家的作用不可忽视,他们成为了推动金价上涨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如中东的纷争和乌克兰战争,为黄金市场注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美国降息的前景也进一步提升了黄金的投资价值。然而,真正助推金价上涨的,却是中国市场的持续旺盛需求。

在中国,不仅零售买家对黄金的热情高涨,基金投资者、期货交易员,甚至中国央行都将黄金视为不确定时期的保值手段。这一趋势反映出中国投资者在有限的投资选择中,越来越倾向于将资金投入被视为更安全的黄金资产。

数据显示,自去年以来,中国的黄金首饰需求增长了10%,而与此同时,印度的需求却下降了6%。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金条和金币投资飙升了28%,这一数字清晰地展示了中国买家对黄金的强烈兴趣。

Precious Metals Insights Ltd.的董事总经理Philip Klapwijk指出,中国的黄金需求仍有成长空间。在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股市震荡以及人民币走弱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资金正流入黄金这一相对安全的资产类别。

尽管中国的黄金开采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国内需求仍然导致中国需要大量进口黄金,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过去两年中国的海外购买总量超过了2800吨,这比全球黄金ETF所持黄金总量还多,差不多是美联储所持黄金库存的三分之一。更令人瞩目的是,近期的进口速度还在加快。春节前夕进口激增,今年前两个月进口量比2023年同期高出53%。

在这一波黄金购买热潮中,中国央行的行动尤为引人注目。中国央行已经连续第17个月大举买入黄金,创下了最长的买入周期。该行寻求将外汇储备向美元之外多元化,并对冲货币贬值风险。在众多青睐黄金的央行中,中国央行无疑是最迫切的买家之一。去年中央银行买入的黄金量接近历史纪录,预计今年的购买量仍将保持在高位。

尽管金价创历史新高且人民币贬值削弱了买家的购买力,但中国的黄金需求依然旺盛,这充分表明了黄金的吸引力。作为主要进口国之一的中国,在黄金市场上往往必须支付高于国际价格的溢价。本月初该价格跃升至每盎司89美元。过去一年的平均价格为35美元而历史平均价格仅为7美元这一溢价水平反映了中国买家对黄金的强烈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官方媒体也发出警告提醒投资者在追涨时要谨慎。为了遏制过度冒险行为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都提高了部分合约的保证金要求。

此外,自6月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资金流入中国大陆的黄金ETF。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称相较之下世界其他地区黄金基金的大量资金外流。今年迄今为止资金流入总额已达13亿美元而海外资金流出总额为40亿美元。这一趋势表明随着投资者寻求通过大宗商品实现投资多元化中国的黄金需求可能会继续上升。

综上所述在本轮黄金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中国买家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持续旺盛需求不仅推动了金价的上涨也反映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在未来黄金市场可能会继续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降息预期以及中国买家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