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内地同胞的头脑概念中,香港是一个中产阶级城市。但在香港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会刻骨铭心地理解到,最难界定的也是中产人。

香港的情况和内地北上广深类似甚至更严重——无法用一个具化的数字判断一个人是中产还是穷人。

比如之前的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也自称是中产,所以理解香港中产的切肤之痛。但这番言论在香港引起猛烈批评,因为他的月薪高达30万港元,批评者称之为“不食人间烟火”、“精英意识太浓”,若这样都只算中产,大部分港人都需要政府“扶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曾俊华辩解称,中产也可以指一种生活方式,未必只由薪酬定义,还引述部分文章说“喝咖啡的人是中产,或喜欢看法国电影的人是中产,我喜欢看电影或饮茶,与一般中产阶级的生活没有大分别。”这番解读当然又被人揶揄了一番。

其实在香港民间,最广泛的中产定义应该是买得起太古城的住宅。这个楼龄已经近40年的大型屋苑,迄今为止都是香港的蓝畴屋苑,其二手交易的价格和数量,一直是港岛楼市的冷暖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按能否买得起太古城的“心理标准”,最起码要月薪10万港元以上,才能算得上是香港中产。

前些年,香港市民经历了私楼价格的暴升,香港市民逐渐有另一种共识:拥有一套价值800万港元的物业(相当于高档屋苑的一居室或普通屋苑的两居室),另外有100万至200万港元的流动资产,以及月薪在五六万港元,才能达到中产保障——请留意,这里只是一种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如果无法维持上述标准,则处于中产下游,面临跌出中产之列的现实困境。而如果工资或是财务收入的增长,能超过上述共识标准,则属于高端中产,不仅有可能摆脱中产困境,更有可能向更高的富人阶层迈进。

从香港过去几年情况来看,仅靠工薪收入的中产,由于难有工资决策权,很难迈过上述中产困境。而且时间对这一群体越来越不利,一旦达到退休年龄而失去生活来源,这一群体的命运堪忧。

而早年买入较多物业收租,现在拥有较多被动收入的中产阶级,或是拥有一定资源的医生和律师,在香港社会也会有定价自主权,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向上游攀升。

而在如今香港生活成本节节攀升的趋势之下,即便是月入十万的家庭,在扣除基本生活支出、房贷、物业管理、保险、强积金、税费后,如果再扣除父母赡养费和聘请外佣支出,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几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己也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中产,唯一能确定的,只是加班的时间段,到底在今晚10点后加班,还是明早9点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