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终点

成为他人希望的起点

这是一次特殊的记录,也是一次艰难地拍摄。我们的主人公是躺在重症监护室五号病房的王健,北京德胜门中医院骨科的一名医生,从医二十多年的他,毕业于北大医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2月,王医生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经过两周的抢救和治疗,王医生依然处于深昏迷状态,只能在呼吸机辅助下呼吸。经医疗团队判定,王医生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在医学上意味着王医生苏醒的概率几乎为零,而且随时可能出现心脏停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生命危在旦夕的绝望至暗时刻,他的家属做出了一个艰难而伟大的决定——器官捐献。

王医生此次捐献了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以及眼角膜,肝脏将被移植到身患肝癌的辽宁退休警察身体之中,两个肾脏将为来自河北和西藏的两位尿毒症患者带来新生。

表面平静内心汹涌

失去亲人的悲痛无法排解

时隔一个月后,我们和王健医生家人的再次见面。这位活泼的小姑娘是王健医生的女儿蔓蔓,今年10岁,是个五年级的小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主人缺席的早晨,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两碗青菜面,几个煮鸡蛋,催促唠叨的母亲,磨蹭调皮的女儿。但其实那些亲人逝去的悲痛,从未离去,而是深深地压在心里,无法排解。尤其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她的不安,她的惶恐,都化作了一根根的刺,布满了全身。她拒绝谈论爸爸去世这个话题,在她看来,只要不提这件事儿,爸爸就没有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蔓蔓就像处于休眠期的小火山,表面风平浪静,但不知何时就会把内心的情绪喷涌而出。妈妈很担心,但又觉得无力,毕竟一个人赚钱养家,已经让她筋疲力尽。母亲,是一件有多甜就有多苦的差事,但甘之若饴。

带王医生回乡入土为安

母女和解接受亲人离去的事实

2024年3月29日,是王健医生离开这个世界的第70天,埋藏心底的思念,不愿表露的悲伤,母女俩试图努力活成幸福的模样。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他们知道必须去做一件人生大事——带王医生回家,入土为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十岁的小朋友来说,这样的告别有些残忍。陌生的故乡,再也不见的爸爸,墓碑前等不到的回答,也许多年后,她才能明白这些不可逆的悲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岁的小朋友,懵懂但有自我,她虽说不清拒绝谈论爸爸的理由,但一定有理由。所以我们之前和她约定,虽然记录拍摄了王医生捐献器官的全过程,但如果她不同意,我们不会播出。在爸爸安葬后的第二天,蔓蔓主动找到编导说,阿姨,我跟你聊聊我爸爸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蔓蔓与自己和解,与妈妈和解。她觉得,爸爸没有离去,他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在活着。他的器官在别人的身体里继续工作,那就是爸爸依然爱他的证据。

生命缘》小科普

1、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COTRS)2023年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登记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已超过14万人,但每年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不到2万例,大爱供者,就是与医生一起携手,与死神抢时间的人

2、北京市截至目前实现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报名有18.4万人,器官捐献有 3, 600 多例,为一万多名生命垂危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3、2024年5月1日《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正式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

4、器官移植是一场和时间的赛跑,以肾脏为例,从获取到手术,最佳时间是12个小时以内,时间越短,移植效果越佳。所以,一旦有移植手术,获取、运送、麻醉,超声、手术室,所有环节都要进入战斗模式,为的就是抓住宝贵的窗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