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该纵队是由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军区的部分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

1946年底至1947年初,太行军区独立第1、第2旅先后在河南林县组成。独立第1旅由太行第1军分区第34团和第2军分区第38、第39团组成;独立第2旅由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第43、第45团和第5军分区第48团组成;两旅组建后,即在太行军区前方指挥所指挥下,参加豫北反攻作战、清道战役等。

1947年8月15日,以太行军区前方指挥所及两独立旅为基础,在河南博爱县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秦基伟、政委黄镇、副司令员黄新友、参谋长何正文、政治部主任谷景生。

独立第1旅编为第25旅;旅长蔡爱卿,政委冷裕光,参谋长廖开芬,政治部主任聂济峰。

独立第2旅编为第26旅;旅长向守志,政委余洪远,参谋长陈皓,政治部主任窦立新。

此外,以太行第1军分区第36团,第4军分区第46、第47团,第5军分区第50、第53团合编为第27旅;旅长兼政委崔建功,参谋长张蕴钰,政治部主任王银山。

纵队成立后,主力部队随即参加战略进攻,南渡黄河,转战伏牛山,第25旅留在豫西,开辟豫西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改称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

10月,参加郑州战役,在兄弟部队协同下,全歼北逃之敌1.1万余人。

11月,参加淮海战役,在参与攻克宿县,任桥阻击作战和围歼黄维兵团中,歼敌8500余人。

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部队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决定,第9纵队于河南周口地区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属第2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军长秦基伟(首任军长秦基伟出身于红四方面军,曾是警卫总指挥徐向前的手枪营连长)、政委谷景生、政治部主任余洪远。

由原第25旅归建改称的第43师,张显扬任师长,薛涛任师政委;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聂济峰,参谋长廖开芬。

第26旅改称第44师。向守志任师长兼师政委;副师长陈皓,副政委窦立新兼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尤继贤。

第27旅改称第45师,崔建功任师长(师政治委员暂缺,1950年12月聂济峰任师政委),副师长唐万成,副政委王银山,参谋长陈春堂,政治部主任卫景濂。

第15军组建后,作为渡江战役兵团先遣军,于3月初从河南周口地区出发,在向长江北岸挺进中,连克湖北英山、罗田及安徽太湖、望江诸城,控制了以华阳镇为中心的江北滩头阵地,胜利地完成了掩护兵团主力于黄梅、宿松一线地区展开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1日,第15军为第4兵团左纵队,于主要突击方向一举突破敌长江防线,占领香山、黄山主峰。随即疾进浙赣线,直指武夷山北麓。

昼夜追击南逃之敌750公里,解放横峰、上饶、葛源、广丰、建阳、水吉、建瓯、丰乐、南平等地。尔后,挥师南下,进军中南。

9至10月,参加广东战役;11月,参加广西战役,俘敌第48军军长张文鸿、第126军副军长王伟仓以下近万人。

1950年初,15军长途行军1300余公里,胜利完成进军云南的任务。同年4月,云南军区成立,由第4乒团部兼,第15军隶属云南军区建制,第43师与桂滇黔边区纵队第6支队合编组成昭通警备区,留驻当地展开剿匪斗争。第44、第45师开赴川、滇、黔、康边境地区参加剿匪作战。与友军密切协同,基本肃清了纵横各约500公里,包括4个省,7个军分区广大地区内的股匪。共帮助建立600多个区、乡政府。其间,第44师又奉命于3月参加西昌战役,5月归建。

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第15军转战豫、皖、鄂,闽、赣、粤、桂、云、贵、川、康等11个省,涌现出刘子林等著名战斗英雄。纵队由成立时的1万余人发展壮大到5万余人。

1950年12月,第43师奉命留驻云南建设昭通军分区,第10军第29师编入第15军序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3月,第15军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副军长周发田、参谋长张蕴钰、政治部主任车敏瞧。

所属第29师,第44师,第45师,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平(康)、金(化)、淮(阳)地区防御作战,以及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单位,其中记特等功4个、一等功34个、二等功63个。有1.3万多名指战员荣立战功。其中有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等功臣、一级英雄孙占元、邱少云等。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秦基伟本来即将被任命为西南军区公安军司令员,第15军也没有参战任务。但他主动请战,走了老政委谢富治的门路,终于率领第15军在第二批入朝部队序列中参战。

当时中朝方面正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战役,企图沉重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举扭转被动局面。在突破和进攻阶段的作战中,秦基伟指挥第15军在第3兵团指挥下从中路突破,进展迅速,冲过汉滩川,首先重创了菲律宾营,然后又歼灭了美3师2个连。在大水洞和沙五郎峙,第15军又和美2师38团大战了一场,歼敌1800余人,俘获美军营长以下300余人。

由于联合国军机动迅速,中朝军虽经两个阶段进攻仍未达成歼敌主力的意图,而己方已粮弹俱缺,遂决定见好就收,后撤休整。

然而由于胜利之下缺乏准备,在转移阶段中朝军遭到美军机械化兵力的凶猛追击和穿插分割,仓促应战,一时陷于混乱之中。第15军此时已全军断粮,但在秦基伟的果断指挥下机动转身,迅速撤出了险境。

为了稳定整个战线,奉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命令,秦基伟率第15军半路返回,在角圪峰、朴达峰一线正面17公里组织防御,迎头堵住疯狂北进的美25师、美3师和加拿大旅、韩9师等优势之敌,整整苦战了10昼夜,终于完成了战略阻击任务。

此役第15军伤亡1200余人,统计歼敌5700余人,打掉4架敌机,还打出了个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

第五次战役后,第15军后撤休整了9个多月,尔后重返朝鲜中部战线的五圣山、西方山一线担任守备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2年10月14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指挥联合国军向五圣山前沿的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突然进攻,这就是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五圣山地处朝鲜中部金化、铁原、平康三角地带的顶点,是中部战线的战略要地。

五圣山本身的地形险峻,易守难攻,在其西侧是西方山,西方山以西却是地形平坦的平康谷地,易攻难守。

因此,秦基伟将第15军的防御重点放在西方山和平康谷地,布置了第15军的主力44师和29师1个团,共4个步兵团、7个炮兵营加1个坦克团,与友邻第38军共同拱卫平康谷地的防御。

而在五圣山地区只布置了第15军的二流部队45师和2个炮兵营,显然未将这里当作重点。

偏偏范佛里特就描准五圣山前沿上甘岭的两个高地为目标,正是避实击虚,打中国军队一个冷不防,以达到改善联合国军的前沿防御的目的。

这样,上甘岭战役就在第15军的措手不及中拉开了战幕。

仅第一天里,美军就以每秒钟6发的速度向上甘岭发射了30余万发炮弹、500余枚航空弹,上甘岭主峰被硬生生削低了2米。这种炮火的猛烈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二战中的任何一场战斗。

范弗里特原计划用5天,以200人死伤的代价结束战斗,最终却发展为双方投入兵力超过10万人的大型战役,战斗足足打了43天,志愿军依靠坑道,打退了敌人670多次进攻,阵地56次易手,最终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敌2.5万余人。

在这次战役中,15军45师从10月14日战役开始一直打到了11月5日,终因伤亡太大,难以再支持下去。

志愿军第3兵团命令命令由兵团预备队第12军31师91团接替第15军在上甘岭地区的防务,战场统一指挥仍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负责。这样,顶住了联合国军第一阶段疯狂进攻的英雄第15军45师才撤下来,将两个鲜血浸透的高地守备交给了新上来的第12军。

在这23天的血战中,第15军共伤亡7646人,其中阵亡3566人,负伤4080人,付出了重大代价。

第15军建军以来共牺牲了1.5万余人,这一仗就占到了近四分之一。

在战斗紧张的时候,军长秦基伟把自己的警卫连补充到一号坑道,120多号人,穿过两道固定炮火封锁线,就只剩下一个副排长,还有25名战士。

第12军是第二野战军的王牌部队,战斗力更较第15军高出一筹,将接下来的战斗打得有声有色。一直打到了11月25日,联合国军进攻43天,未能撼动597.9高地,只夺下了537.7高地北山的两个小阵地,而伤亡达9000余人,信心丧失,不得不停止了攻势。

志愿军统计上甘岭战役共歼敌2.5万余人,牢牢守住了阵地,挫败了敌人的企图,打出了国威军威。

15军一战成名,就连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15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

1953年1月,第15军奉命于元山地区担任海岸防御任务。

1954年4月,15军奉命回国,驻防湖北孝感,隶属中南军区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上甘岭打出了第15军的国际知名度,1961年3月14日,中央军委综合各种考虑后,决定将第15军改建为空降兵军,同时将空降兵师划归该军建制,成为中国唯一的空中快速战略反应部队。

而军长秦基伟也脱颖而出,名声大噪,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时为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担任阅兵总指挥,以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向军委主席邓小平报告,一时万众瞩目。

1988年,解放军实行新军衔制后秦基伟又被授予上将军衔,并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部长。

经过多年建设,空降兵第15军已辖3个空降师,装备精良,素质优秀,快速反应,成为了中央军委掌握的“杀手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4月17日,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组建空降兵部队。命令要求各军区、野战军抽调一批战斗英雄和模范的班、排干部作为空降兵的兵员。

5月27日又电告各部:如确难按条件抽调,其不足者,可以一、二等功臣补充,如仍不足时,则按政治可靠、身体健康、战斗勇敢、表现好等条件,从战士中补选。

空降兵部队领导机构的组建,要从有指挥作战经验的步兵师团营领导干部中选调。

7月17日,中央军委确定部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1旅。

1950年7月26日,中国空降兵部队的前身——空军陆战第1旅旅部领导机构以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30军89师师部为基础在上海组建;8月1日,旅部由上海移驻河南开封。

陆军第26军77师师长王建青任旅长,后因其身体原因调任其他工作,改由陆军第28军参谋长朱云谦担任旅长;陆军第20军58师参谋长方铭任副旅长,陆军第31军91师副政委丁钊为旅副政委,陆军21军63师政治部主任林震为旅政治部主任。

空军陆战第1旅全旅5000余人,其中党员占73%,战斗英雄、模范、功臣占33%,直接参加过战斗的占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17日,空军陆战第1旅在开封营区召开成立大会。

会上,宣读了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等发来的贺电、贺信。

第三野战军副参谋长周骏鸣代表中央军委给空军陆战第1旅授军旗,旅长王建青代表全旅指战员进行了庄严宣誓。

从此,新中国有了第一支空降兵部队。

后来,9月17日被定为空降兵诞生纪念日。

9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把原国民党伞兵第3团起义后改编而成的华东军政大学伞兵总队全部人员调给陆战第1旅,作为技术骨干,其中有刘农峻等30余名干部、350名战士。

1950年9月29日,1营营长崔汉卿带领62名官兵完成了新中国空降兵的第一次跳伞,崔汉卿也被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赞誉为“中国伞兵第一腿”。

1950年12月,空军陆战第1旅改称为空军陆战第1师,后又改称伞兵师、空降兵师。

1951年3月14日,担任俄语翻译的沈元珍、李朝旭、凌仲圭、毛镇夷4名女同志完成跳伞,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女伞兵。

1952年的全军运动会上,沈元珍还代表中国空降兵第一个跳出机门,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1961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决定第15军军部和第44师、第45师改建为空降兵,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军部设在湖北孝感,首任军长为开国少将赵兰田。

原空降兵师也加入空降第15军,改番号为空降兵第43师。

第15军划归军委空军和武汉军区空军领导,改称空降兵第15军,驻防湖北孝感。彼时,调整情况如下:

第15军军部和第44、45师转隶空军;调出第29师,划归武汉军区直属;调入空降兵师,并改称空降第43师。

空降43师师长赵登程、政委丁钊;

空降44师师长邓天福、政委张洪;

空降45师师长张治根、政委李尚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6月,武汉军区撤编,河南、湖北分别划归济南、广州军区。

空15军划归广州军区后,所属的3个空降兵师分别压缩为旅,并将其按照空降兵部队任务要求、训练要求以及作战特点划分为教导旅、机动旅、快反旅。成为了诸兵种合成的“空中集团军”。

1993年1月,空降兵第15军由广州军区空军划归军委空军直接建制领导,原军属第43、44、45共3个空降兵旅恢复空降兵师编制。

军部所在地为湖北孝感,被称为“千岁军”。

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空降部队出动官兵1.5万人,转战11个县市,奋战79个昼夜,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安全。

2008年5月12日,一场大地震袭击四川,灾区与外界联系中断,15名空降兵在无气象资料、无标识和无指挥引导的情况下,顶着恶劣的天气从5000米高空“盲跳”茂县,打通生命通道,被人们赞誉为“15勇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新时代以来,空降兵第15军逐渐向合成集团军的方向迈进,2017年组织调整后,该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军。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空降兵军下辖9个旅,分别为第127、128、130、131、133、134旅,特种作战旅,支援旅和运输航空兵旅。

空降兵已由初建时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航空兵、装甲兵、侦察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飞行合成军”,具备“随时能飞、到处可降、降之能打、战之必胜”的全方位作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军首任军长秦基伟】 1914年11月16日出生于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秦罗庄。

秦基伟8岁丧父,10岁又失去了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

1927年11月,秦基伟参加了黄麻起义,这年,他刚刚13岁,被乡亲们誉为“红色少年”。

1929年8月,秦基伟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秦基伟历任红四方面军经理处监护连排长,总部手枪营连长,少共国际团连长,警卫团团长,红31军第274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秦基伟参加红军主要在红四方面军战斗,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以及川陕根据地的开辟与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长征胜利后,秦基伟马不停蹄地参加了西路军,可惜的是,因为对敌情预估不足,西路军失利。在这之后,秦基伟经历九死一生后回到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爆发后,秦基伟受命以“游击战教官”身份只身前往山西太谷组织抗日武装。不到一月的时间就拉起了300余人的武装,并攻下太谷县城,缴获步枪17支,打出了“太谷抗日游击队”的旗号,任总指挥,率队上了太行山,开始了创建太行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1937年11月,八路军129师组建独立支队,秦基伟任司令员,赖际发任政委,因此也被称为秦赖支队。

1938年春,秦赖支队不到半年就迅速发展到五千余人,建立了拥有百余万人口的游击根据地,威震晋中;4月,参加粉碎日寇晋东南九路大“扫荡”战斗。

此战之后,八路军成立晋冀豫军区,秦基伟任第一(晋中)军分区司令员。

1940年6月,秦基伟调任129师新编第11旅副旅长,率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1941年3月,任太行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兼中共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秦基伟历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9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5军军长。

1955年,全国的军区进行了重新划分,其中,以云南军区为基础,成立了大军区昆明军区,下辖云南省军区与贵州省军区,主要负责西南边陲的防务。

昆明军区成立后,谢富治担任了军区第一任司令员。1957年,秦基伟接替了谢富治的职务,成为昆明军区的第二任司令员。

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秦基伟也受到了冲击与迫害,1967年年初,他频繁受到造反派的批斗,昆明军区的工作几乎无法开展。在这种背景下,总理出面保护了秦基伟,此后秦基伟返回北京,一段时间后,秦基伟又被下放到湖南常德西湖农场劳动,直到1973年才恢复工作。

恢复工作后,秦基伟担任了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第二政委、第一政委,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3月,经三次请缨,秦基伟率领被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三兵团15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秦基伟任军长。

1952年10月14日,秦基伟率部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

秦基伟凭借上甘岭战役,令15军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一仗打出了"千岁军"的威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6月16日,毛泽东主席接见了秦基伟。

16日那天正是端午节,毛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宴请秦基伟,这也是他第一次单独被主席接见。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秦基伟同志,欢迎你。上甘岭打得很好,这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国的钢铁还要硬。

1955年,秦基伟授予中将军衔。

1957年,秦基伟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后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兼中共云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冠以“保皇派”、“走资派”等罪名,遭到残酷的批斗。

1973年,恢复工作,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1975年10月,调入北京军区,先后任第二政委、第一政委、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受中央军委委托,秦基伟成功地组织了著名的华北实兵实弹战役大演习。

1984年,国庆35周年,秦基伟担任了建国35周年国庆大阅兵总指挥。

1988年,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授予上将军衔。

1997年2月2日,秦基伟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空降15军首任军长赵兰田】 四川平昌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任红4军11师32团排长、宣传干事,第31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28团宣传干事,红4军侦察连政治指导员、军教导团司令部参谋、第28团干部教员。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385旅第14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385旅769团团长兼政委,太行军区第4支队政治委员等职。

1938年,随陈锡联参与创建了晋东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并于1939年从北方局党校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有4个团被合称为“抗战四大名团”,它们分别是八路军陈锡联团(即129师769团);国民党29军吉星文团(即29军219团);国民党军89师罗芳珪团(即89师529团);国民党军88师谢晋元团(即88师524团)。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改编为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第769团,由陈锡联担任团长。769团的对日首战便是著名的“夜袭阳明堡”。

自1937年8月由红10师改编至1945年10月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第7旅第19团,769团先后有7任团长,分别是陈锡联、孔庆德、王近山、郑国仲、马忠全、赵兰田、李德生。

马忠全晋升为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副司令员后,由赵兰田担任769团团长。

1945年8月,赵兰田晋升太行纵队第4支队政委,769团团长由太行军区第2分区第30团团长李德生调任,在李德生担任769团团长不久,769团便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第7旅第19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赵兰田历任晋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7旅旅长,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7旅旅长;1949年1月,7旅改称第2野战军11军31师,他任师长。先后率部参加了上党、邯郸、平汉、陇海、定陶、羊山、宿县、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赴朝作战,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1师师长,第60军副政委,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代理军长。抗美援朝期间,他率部参加了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和秋季反击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1年5月的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第12军31师在师长赵兰田、副政委刘碹的率领下向南猛打猛冲,攻到了三七线附近。

随后,该师被美军机械化部队隔在洪杨公路以东。

此前不久,第27军曾经派人来通报:他们已经接到命令向北撤退。

但是,第31师与军部、兵团的电台联络已经中断,没有接到后撤的命令。于是,师长赵兰田决定收拢部队,准备也后撤。

这时第91团向南攻击前进至三巨里,孤军深入至三七线下珍富里的敌人的后方了,而束沙里一段公路已被敌人火力控制,与师主力会合的退路被切断了。现在91团等于钻到敌人的肚子里去了。

赵兰田说,我们应等91团脱险后,师指挥所和93团再北撤。

赵兰田果断令93团牢牢控制束沙里以西的阵地,坚决阻止向下珍富里增援的美军继续前进,使其两军不能会合,为91团撤出险境争取时间。

随即,赵兰田当即让参谋长林有声给91团写信,告知敌情和师部的决定。并派作战科副科长枫亭带信立即出发,前往91团传达命令。

枫亭带领两个警卫员,夜闯敌炮火封锁区,寻找91团。路上,两个警卫员相继牺牲。枫亭历尽艰险,终于把信送到91团。

91团团长李长林对于眼前的危险毫不知情,正准备布置歼灭下珍富里以南的南朝鲜第3军团部,枫亭赶到了。

李长林看过信后,立即召集政委张士诚与枫亭研究撤退方案。经过深思熟虑,李长林说:现在我们只有先向东南挺进,出其不意。之后转到南汉江以东的大山里,那是敌人的后方,防守薄弱,再从东面插出去,只要过了广川问题就不大了。那边即使有敌阻拦,硬打也能杀出一条血路来。

24日上午10时,91团全团徒涉南汉江。

之后,李长林率领全团,艰苦跋涉,忍饥挨饿,顽强行军,长途奔波,终于在29日到达文登里,与31师师部和兄弟团会合了。全团未丢失一人一枪。

在李长林突围的同时,赵兰田率领师部和92、93团掩护了一天后,也撤离了战场,然后历经艰苦跋涉,克服重重困难,抢先到达了文登里。

就这样,31师全部胜利脱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赵兰田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毕业。

1961年,他任空降兵15军首任军长。

后历任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空军政委,沈阳军区空军政委,空军顾问等职。

2004年4月17日,赵兰田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

(作者:孔猛 选自公共号:息陬孔猛,如侵权请私信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