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位鹤发苍颜的华裔老妇人,端坐在一家书店专门为了摆放的典雅书桌前,正在给排着长队的人们,签名售书。

看到来到跟前的热心读者,她总是抬起头,冲着对方微微一笑,然后在书籍的扉页上写上好她的英文名字,然后非常礼貌地用布满着皱纹的双手将书托起,递送至读者手里。

这位优雅的老妇人,此时已经72岁,她正在签售的书名翻译过来为《上海生死劫》,这是她一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作,而且一写就是一部长篇巨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念

她并非专业作家,这是她的第一部长篇自传式小说作品,也是她人生中唯一一部长篇作品,一经出版后,不仅在美国火爆热销,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热遍全球。

她的中文名字,叫做“郑念”,人们一度称之为中国最后一位真正从内到外散发着贵族气质的女性。

这种赞誉并非仅针对她的出身,而是对她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在经历了悲惨的人生之后,郑念依旧能够让内心充满着坚强,并向生活展露出坦然的微笑。

不想做名媛的名媛

郑念出生于1915年,即民国初年的北京。

她原名叫姚念媛,所在的姚氏家族,在北京虽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却也是官宦世家与书香门第。

祖父姚晋圻,不仅曾中过清朝的会试,而且还被皇帝纳入过翰林院,成为一名庶吉士,这个职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却代表着学问与才识。

而处于从清朝向民国时期过渡阶段的父亲姚秋武,在清末的时候,被公派到日本留学,所学专业是海军军事领域,学成之后未能为清朝所用,却成了民国政府的海军将领,最高军衔曾达到海军少将级别,可谓位高权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时期的郑念

高贵的出身与优渥的家境,让郑念从小便培养出带有中国传统贵族气息的优雅气质,及至少女时期,与其他权贵豪门出身的大小姐相比,她身上的特质极为与众不同。

民国时期,剧烈的时局与社会变革,带来了新旧文化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每个人的身上都会留下时代的烙印,特别是当时的年轻女子。

当时许多权贵与富家大族,他们的思想并未随着时代而改变,仍旧固守着以前的观念与生活态度,甚至怀念并留恋着清朝时期,心中仍残留着辫子。

这种人家的小姐,即便不再裹起小脚,心中的三纲五常思想却根深蒂固,她们也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只是,这种教育是旧式的,多是些《女经》、《孝经》、《烈女传》之类的东西。

这些小姐们,身体走入了新的时代,而内心却留在了大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

也有许多家境良好的女子,因为祖辈与父辈思想的开明,她们则完全摆脱了旧有的风气,甚至一股脑地全部接受了不断涌进来的新思想、新观念。

这些大家小姐,她们所受的教育是纯新式、纯西方的,对于中国过去的文化,本着舍弃的态度,一律予以否定。

她们无论从外在的打扮、着装,还是行为与生活方式,以及思想与观念,便是连所喜好的文化与艺术,皆是西式的、洋化的、开放的。

可郑念与这两者皆不相同。

她因为家庭从旧时代延展过来的关系,一半的身子踩在旧文化、旧思想之中,一半的身子却又探入到新文化、新思想里面。

她有着旧式中国女子的优雅、平和与内敛,也有着新式中国女子的开明、独立与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两种文化、两种思想,在她身上的碰撞与结合,让郑念浑身散发着中国新时代女性特有的气质与韵味。

把她放在旧式女子中,她身上会闪着耀眼的独立而自信的光芒;把她放在新潮女子中,她又可以低眉含笑,仿佛中国工笔画中走出来的摇着团扇的优雅仕女。

短暂而幸福的生活

正如当年比较开明的其他权贵豪门之家的小姐一样,郑念先是在国内读了一阵子燕京大学,1930年,在她15岁的时候,便在父亲的安排下前往英国留学。

来到英国的郑念,并没有豪门大小姐的做派,在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她开始了完全的自主与独立,从中国的贵族小姐回归到了一个平民学生的生活。

父亲姚秋武在临别之际,曾一再嘱咐她要自强自立,用心学习:“新时代与旧时代不同,女子也要独立,自己掌握人生,而不是依附他人,为此,你此次去英,务必专注学业,这是你以后可以获得独立的根本。”

正是带着父亲的嘱托与期望,郑念在学业上十分的专注,经过几年的苦修之后,她获得了经济学的硕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念的美貌与气质,让在英国的她博得了许多同时期留学生的青睐,身边的追求者一直持续不断,而且,当年的这些留英学生,很大一部分在国内的家境都不错,也不乏一些名门之后。

但郑念对于这些追求者一概采用了直接拒绝的方式,在这方面,她的表现非常的西化,没有任何的委婉与含蓄,她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们并不合适,况且我来英国的目的,是完成学业,而非恋爱结婚。”

郑念并不是口是心非,她的内心也是这么想的,父亲的嘱咐言犹在耳,她对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专注于学业,至于男女之情与婚姻之事,不急。

可有一次,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她见到了一位名叫郑康褀的青年男子,目光顿时闪亮起来。

经人介绍得知,郑康褀正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之所以能够吸引郑念的注意,并让她的内心荡起丝丝的涟漪,不只在于郑康褀俊美的长相,更在于他有着中国旧书生的儒雅气质,以及中西融汇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念家庭照

郑康褀与郑念在某些方面几乎完全相同,都有一些旧式的中化,也有着新式的西化,两个似乎有些矛盾的特质,却完美地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

在郑念眼中,如果只是一个旧时代穿着长袍的书生,满嘴的之乎者也,她是不会喜欢的;如果只是一个身装西装,到处宣扬着新文化、新思想,一提起中国传统文化,即完全嗤之以鼻,她也是不会喜欢的。

而郑康褀则不同,他可以跟你聊唐诗宋词,跟你聊评弹昆曲;也可以跟你社会经济,或民主共和。

准确地说,他是一个从旧时代走出来,却又能融入新时代的男人,这让他在更倾向于全洋化的一大批中国留学生中,显得如此卓尔不群。

郑康褀吸引了郑念,而郑念同样也吸引着郑康褀。

两人因为相互吸引,再加上身上异国的留英学生们经常举办一些聚会活动,也为两人提供了很好的彼此靠近的机会。

很快,在中国的留英学生中,大家都知道郑念与郑康褀两人恋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度有曾经的追求者拿着郑念以往的台词开起了玩笑:“你当初不是说自己要专心学业,恋爱婚姻一事并不会考虑吗?如今遇到看对眼的,便把以前的说法都忘记了。”

每听到有拿此旧话来打趣,郑念总是轻轻一笑:“此一时,彼一时也。”

“看来,你以前对不少人说过这句话。”

郑康褀盯着她有些微红的脸,也顺着此话对郑念进行了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