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未来建设方向(综合交通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障省际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高效互联。

强化资源保障,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形成

东联鲁苏浙、西接豫鄂赣、北通京津冀、南达粤港澳

多通道、多方式、大容量、高效联系的交通主轴

,促进安徽与全国主要城市群的时空关系更加紧密。

畅通

京港澳、武合宁、沿江、郑合杭、沿淮、商阜景、连芜黄、宁洛、徽杭、徐阜武、盐洛、合青、合西、合福、武黄

交通主骨架

构筑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为主体的快速化交通网络

助力形成“三纵四横三联”快速铁路网、“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一枢十支多点”机场体系。

保障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有效发挥,支持

淮河干流、引江济淮

等干线航道建设

助力构建“一纵两横五干二十线”干线航道网

到2035年

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力争达到合计

5.8万千米左右

(不含空中航路、邮路里程)。

支持构建顺畅的城市间交通网络。

统筹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支线航道布局,提高交通基础设施链接省内城市的服务能力。

重点支持

合肥与省内其他城市交通通道建设

,提升合肥都市圈同城化水平,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推动

交通运输全面对接沪苏浙

补足

皖北、皖西、皖南

等地区

市县间交通联系通道

,提升交通通达度。合理规划过江、过河通道。

支持

高速铁路连接线、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

,推进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以合理制式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助力

构建中心城市1小时通勤圈、2小时商务圈。

完善城市内部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

支持合肥等大城市合理布局多个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引导中小城市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相对集中布局。做好城市快速路、城市轨道交通布局与机场、铁路客站空间整合优化,

支持城乡客运站临近铁路客站布局

,实现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便捷换乘。

支持通用机场建设

,助推通航产业发展。

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布局。

统筹城乡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推动城镇道路向周边乡村延伸

增加乡村地区路网密度和连通度,畅通与铁路站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的联系

,形成深度通达、结构合理、衔接高效、生态友好的农村公路网。

强化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的优化支撑作用。

构建以

合肥、芜湖、阜阳、蚌埠、安庆

等城市为主要载体的

国家物流枢纽格局

,支持提升

亳州港多式联运物流园、阜阳铁公水综合物流港、铜陵江北港、黄山绿色空铁物流园

省级货运枢纽

,围绕产业空间布局,发展多式联运,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网络。

支持

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

建设

,优化重点空港及集疏运体系布局,提升航空货运服务功能。

支持

芜湖马鞍山和安庆江海联运枢纽、合肥江淮联运中心、蚌埠和淮南淮河航运枢纽

建设

,优化内河航运枢纽布局,支持现代化港口群建设,推进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江海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