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影响力最大,门徒最多的就是儒家和墨家。孟子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是杨朱,墨就是墨子。由此可见,当时的墨学之盛。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风行一时的墨家学派,竟然在短短百年里销声匿迹,让我们在历史长河中再也寻不到他们的踪影。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神秘的墨家学派

中国的思想流派有很多,但要说最为神秘莫测的学派,那肯定非墨家学派莫属。

首先,它的创始人墨子就是一个神秘的传奇人物。跟老子、孔子不同,墨子是出生在平民家庭,这也让他的思想有着浓厚的平民色彩。

他出身平民,却又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更让人惊奇的是,他还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其制作机械的本领不差于鲁班。

据传,墨子一开始是儒家的弟子,学习过孔子的儒学,对《诗》《尚书》《春秋》都很精通。

也许是源自所处阶层的差异,墨子并不完全认同儒家的观点,他创立了墨家学派,并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墨子晚年的时候,墨家的声势浩大,完全可以跟儒学齐名。甚至墨子刚离世时,墨家弟子仍然遍布天下、不可胜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整个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中,真正可以跟儒家媲美的,只有墨家。

墨家学派的组织体系更是神秘莫测。这是一个由底层的平民、小手工业者、游侠组成的神秘组织。他们有着严格的组织体系和具体的规则制度。

墨家学派的成员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外都以“墨者”自称。

这个神秘的墨家学派,以维护和平为己任,经常游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给那些发生战争的国家做调停,他们甚至会帮助弱国抵抗强国的进攻。在《公输篇》中,就记录了墨子跟他的门徒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墨家的主要思想

墨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兼爱和非攻。这不仅是墨家的政治理想,也是他们的哲学理想。

兼爱

兼爱是什么意思呢?一般来讲,兼就是兼有、兼顾的意思。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兼还有平等的意思。墨子兼爱思想中的“兼”,有“整体”、“无差别”的含义。所谓的“兼爱”

,就是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亲属远近的无差别的爱。

墨子为什么会产生兼爱思想呢?因为墨子发现,当时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和人之间的互相攻击,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相爱”。既然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相爱,那如果人们彼此相爱了,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兼爱”呢?因为要止乱除害。害从哪里来?害是因为不相爱而起;做臣子的,不尊敬国君,就是害。

做子女的不爱父母,也是害;反过来,做国君的不爱护臣子,做父母的不慈爱自己的子女,这也是害。

如何才能做到兼爱呢?墨子的答案是:把别人的国家当成自己的国家去爱;把别人的家,当成自己的家对待;把别人当做自己来对待。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那就算是“兼爱”了。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兼爱”,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在墨子看来,如果大家都能学会“兼爱”,那样国家和国家之间就不会发生战争,家族和家族之间不会侵扰,盗贼也没有了,国君和大臣,父母和子女都能彼此恭敬慈爱,天下也得到了治理。

墨子认为,对等互报是实现兼爱的目的所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一个和睦的家庭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是相爱的。

不仅同一个家庭的成员要相亲相爱,即使不同的家庭,不同社会地位,不同背景的人也要对等互报,相亲相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攻

庄子说,墨子志在“备世之急”,而兴利除害的当务之急就是“非攻”。墨子生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战火不断,人与人之间的攻讦频频,只有用“非攻”的方式,才能实现“兼爱”的理想。

为了说明非攻的必要性,墨子提出三个理由。

墨子认为,凡是让别人吃亏而自己得利的行为都属于不义,反之则是义。不管是偷盗别人的桃李、猪羊,还是侵扰别国,如果伤害了别人而利益了自己就属于不义之举,就不值得倡导。

墨子在《贵义》中说:“如果让你得到天下,却把你杀死,你愿不愿意呢?

为什么?就是因为生命要比天下贵重。如果为了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排在生命的前面,可以为了正义而舍弃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墨子看来,战争会带来几个危害:第一个是劳民废事,打仗的时候人民不仅就要参与战争,受到伤害,而且还会耽误农时,影响了种地;第二个是损失财物,战争打的就是消耗,不仅要花钱,还会损失牛马、人力、物力;第三个人口减少,战争会让百姓大量死亡,人数剧减。

在墨子的观念中,天是一个十分神圣的概念。他说:“不论大国还是小国,都是天的城邑;不论长幼贵贱都是天的子民。

如果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与争斗,必然会伤害到天;鬼神们享受百姓的祭祀,如果发生战争,百姓不能按时祭祀,必然会伤害鬼神;攻战还会伤害人民的身体,损坏人民的财产,所以也不利于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墨家学派为什么会逐渐没落?

墨家的思想曾经风行一时,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个曾经可以跟象征主流思想的儒家抗衡的墨派,却如划过夜空的流星,很短的时间内便衰落了。

墨学为什么会衰亡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墨家的思想跟当时大一统的趋势相违背

墨家学派兴盛于战国时期,也是消亡于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的时代,当时社会的最大趋势就是走向大一统。

这个大一统,不仅是要恢复周朝的分封诸侯,而是要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一个真正统一集权的中央政府。

从思想上,经过几千年的民族交融、凝聚,华夏民族的统一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建立中央集权政府的土壤已经有了。

从政治军事上,从东周西迁,到春秋争霸,再到战国七雄,人民已经厌倦了诸侯纷争,渴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结束割据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是与这个大一统的历史大潮相违背的。

虽然墨子“兼爱”和“非攻”,都体现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但是要在当时的情境下,让诸侯们放下屠刀,去兼爱、非攻,几乎是不可能的。

法家思想为什么在战国末期,尤其是秦朝时期备受推崇?并不是因为法家的思想比别的思想高明,而是因为法家是最适合当时的统治者的指导思想。

在那个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时代,必须要靠严酷的法律和铁血的军事。

谁要在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拔得头筹,一统天下,谁就要用英勇的士兵和沾血的兵刃去征服别人。

如果像墨子主张的一样去“兼爱”、“非攻”,那结局只能是被征服,被吞并。所以,但凡看清形势的君主,都不会采纳墨家的主张。

任何一种政治理念,都必须依赖于统治者的吸纳和践行。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墨家学派,迅速衰落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家学派的理想化

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神秘的学派,更是一个极富理想色彩的学派。他们意图建立一个人人相爱,没有战争,没有伤害的理想国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朝代,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建立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度。只要存在着国家机器,只要人们还存在着私欲,战争和伤害就不会消失。作为平民的代表,墨子的学说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美好理想。

墨子的思想充满着理想化的色彩,兼爱是让人没有差别地爱人,非攻是反对一切战争攻击,尚贤是让一切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可以说,墨子的所有政治理想都是不切实际的。

把它当做少数人的追求和原则标准无可厚非,把它当做一种政治理想,去推广到国家、社会当中,它就失去了任何现实性。

墨家学派的理想化,也是源自墨子平民阶层的局限性。任何一种思想观念,都不可能超越现实的局限。墨子的心中有一个理想国,却并没有在现实中找到建成它的途径,或者可以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家学派的无政府主义

墨家学派没有流传下来,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吸纳,没有被统治者吸纳的主要原因是墨家学派的无政府主义。

深入研究墨子的思想可以看出,在他们的理想国度中,并没有政府的位置,也没有国君的位置。

也就是说,墨家并没有把理想国度的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也没有寄托在国君身上。他们把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个人的修行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的更直接一点,墨家并没有像儒家一样,去迎合当时的统治者,他们的出发点不是国君,甚至也不是国家,而是一种个人的理想。

他们就是站在朴素的小农意识之上,站在心怀天下的侠士精神之上,提出了美好的人类理想。

墨家学派的无政府主义,注定不会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接受,他们也绝不会允许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出现无政府的思潮,所以墨家学派的没落是迟早的事,因为没有任何一块政治土壤允许它生根发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近代以来,墨学思想再次复兴,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墨学,并从墨学中得到启迪与思考。

几千年前,墨学被当时的统治者们唾弃,在历史长河中隐没;几千年后,时代巨变,墨学再次兴起。相信在新时代新思潮下,墨学一定会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中国哲学史》

《史记》

《孟子》

《说文解字》

《墨子的义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