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泽东是农家子弟,与农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使他从小不但热爱劳动,还在母亲的影响下,表现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一往情深。十岁左右的毛泽东同母亲一样,乐善好施,在他稍大以后,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便带有明显的理论思辩的色彩,对那些因生活困难而被迫揭竿而起的农民,表示由衷的赞许。

毛泽东到毛氏祠堂救出被押的农民,毛顺生却对儿子说:“你小时候闹学堂,如今闹祠堂,将来说不定还会闹公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长沙“抢米风潮”给毛泽东带来的启示

1910年,杜鹃花开的时候,毛泽东和他的几个同学正趁课余休息,在韶山东茅塘私塾的门口玩耍,突然,大路上过来了许多过路的客商,一打听,原来都是从长沙跑出来,准备回湘乡去。

毛泽东和同学们都感到奇怪,这么多人,为什么要从长沙跑出来呢?

一个卖油炸兰花豆的小贩,心有余悸地说:“咳!怕砍脑壳呢!长沙城里天天杀人,你们还不晓得呀?几万人造反,冲了抚台衙门,砍了旗杆,赶跑了抚台大人,还放火烧了辕门,你们说,这是好耍的吗?巡抚大人是湖南三千万人的父母官,上马管兵,下马管民,哪个惹得起他?如今,他和洋人抱成一团,调兵遣将,打回长沙府,杀了一个回马枪,这还不血流成河啊!好多人变成了冤死鬼,作孽哩!”

听了这段没头没尾的介绍,毛泽东和同学们越发搞不清是怎么回事,好奇的心情,使他们走到客商的中间,终于问到了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长沙西牌楼

原来,湖南洞庭湖一带发生特大水灾,成千上万的饥民涌入长沙,那些豪绅地主、投机商人和外国洋行却趁机囤积居奇,牟取暴利,致使米价暴涨。到1910年4月间,由原来的每升米26文钱涨到76文。

长沙南门口有个靠卖水为生的工人黄贵荪,好不容易攒了76文钱,叫妻子去买一升米下锅。等她走到米店时,每升米又涨至80文。她只得回去借了几文凑齐再去买米,店主因她钱中杂有几文不通用的钱币,拒不卖米。傍晚,好不容易凑齐通用币时,米价又涨了。这个妇女买不到米,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便含愤跳进湘江。黄贵荪闻讯后,悲愤已极,在走投

无路的情况下,拉着几个快要饿死的孩子,一齐投江自尽。

这件事发生以后,饥民们派了代表,请求湖南巡抚岑春蓂发点救济粮,并平价粜米,救救饥民性命。这位大人却置之不理,反而把请愿的饥民代表抓去坐牢。这样一来,饥民们怒吼了:横竖是个死,与其活活饿死,还不如和官家拼命!于是,一万多饥肠辘辘的灾民,潮水般地涌进了抚台衙门,放火烧了辕门,砍掉了朱红旗杆,冲进了抚台大人的公堂……

岑春蓂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换了青衣小帽从后门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岑春蓂

可饥民暴动并没有就此停止,长沙城里的贫民和苦力迅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声势越闹越大,十几万人把奸商和洋行里囤积的稻米,全部抢了过来,吃了几餐饱饭。

这就是宣统二年轰动全国的长沙“抢米风潮”,当时,清政府急忙调兵遣将,还勾结英法等帝国主义,对手无寸铁的饥民,进行了大搜捕,大屠杀,长沙城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个悲惨的故事,在毛泽东已经懂事明理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和同学们都非常激动,议论了几天。

毛泽东说:“这些反叛的人就像我们的邻里乡亲一样,都是好人,不是强盗。”

毛泽东还对同学们说:“前不久,我听说湘潭一个地方的哥老会首领彭铁匠,也是为生计所迫,上山落草为王,反抗地主和官府,最后被朝廷抓获,遭到斩首示众。”他非常同情这次起义,他认为彭铁匠是一个英雄。同学们都赞成他的观点。

26年之后,他和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窑洞里谈话时,还讲起这件事,十分感慨地说:“这个事情,影响着我整个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小时候你闹学堂,如今你闹祠堂,再过几年,说不定还会闹公堂哩!”

就在长沙发生饥民暴动后不久,韶山冲里也出现了“吃大户”的行动,外号叫“花脸”的穷苦农民毛承文,带领着百来号没有饭吃的农民,成群结队,到地主、富豪家里,打开米仓,量出稻米,就在那家煮着吃,吃了这家吃那家。

那是在端阳节前后,韶山冲的米价,突然飞涨起来,那些米商和财东大户,干脆把谷米囤积起来,不卖了。因为长沙闹了“抢米风潮”之后,湘潭的米价也跟着往上猛涨,于是,他们把谷米挑到距韶山冲三十来里远的银田寺下河,运到湘潭和长沙去卖高价。

这样一来,可苦煞了贫苦农民。要是往年,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还可借点钱米,熬粥度饥。眼下,只能餐餐野菜和着米糠过日子,岂不要人性命。与其坐而待毙,不如壮起胆子“吃大户”。

正在这个时候,韶山冲的毛氏祠堂里,还锁着一百多担积谷。按照毛氏族里的规矩,这些谷子是在青黄不接时,平粜给毛家的贫苦子孙度饥荒的。可是,如今族长毛鸿宾却打起了冤枉主意,他迟迟不肯开仓粜粮,却妄想把这批谷子偷运到银田寺下河,然后装船发往湘潭,自己多赚一些黑心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氏祠堂

这件事,偏偏又被“花脸”毛承文知道了,他当即冲进祠堂,质问毛鸿宾是何用心,并要立即开仓平粜。毛承文还怀疑毛鸿宾在主修族谱和祠堂时,贪污了公款,要求清算账目。毛鸿宾先是拒不理睬,然后两人发生争执。

族长毛鸿宾早就把毛承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见毛承文冲击祠堂,责骂族长,是一个惩治他的好借口,就喝令亲信打手,把毛承文捆绑起来,还要打开祠堂大门,召集合族老少,准备以破坏族规的罪名严惩毛承文。

毛泽东当时正在东茅塘私塾里读书,听到这个消息,便和同学们一起赶到祠堂。毛氏祠堂的中下厅里,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人们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一会儿,坐在上厅太师椅上的族长毛鸿宾站起身来,拍了一下惊堂木,拉长着声音说:“各位父老乡亲听着啦,本族刁民毛承文煽众闹事,诽谤殴打本族长……”

被五花大绑押在一旁的毛承文听族长这么一说,愤怒道:“放屁!你……”

未等毛承文把话说完,两个彪形大汉急忙上前掩住毛承文的嘴,塞进了一块粗布头。

族长身旁一个年高体弱的长辈也站起身来,清清嗓子,大声道:“古人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们毛家向来讲究忠孝节义,这个毛承文,至今还咒骂族长,无法无天,依我看,是应予以严惩,以正族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这时,人群里已鸦雀无声。毛鸿宾见长者的讲话已凑了效,便得意地捋着下巴上那一撮小胡子,跟着高喊:“大家听着,毛承文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罪大恶极哩!按族里老规矩,重打五十大板!来人呀!给我打!”

“慢着,不能打人!”一个响亮而略带童稚的声音从人群里发出,人们循声望去,原来是长得大模大样的毛泽东。

有人惊异,有人低咕:“好大的胆!”

毛泽东顺势挤出人群,走到族长面前。

“你,你要做什么?”族长面对早已“闻名”的毛泽东,绷着脸,瞪着眼说。

“承文哥在理,打不得!”毛泽东并不畏惧。他原先顶撞过老师,也反抗过父亲,毕竟现在又满了十六岁,只要有理,族长又有什么可怕呢?

“打不得?他诽谤、殴打我们毛家一族之长,犯上作乱……”

“承文哥在祠堂外,你族长在祠堂里,他平白无故,怎么会诽谤你,殴打你呢?你为什么不把这个原因对大家讲清楚,要打,也要讲清楚再打!”

“你爹都没来做声,你少管闲事!”族长仰着头,并不把毛泽东放在眼里。

这时,人群开始沸腾起来,和毛泽东同来的同学和不少农民附和毛泽东,要求族长把事情讲清楚再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毛泽东环视喧闹的人群,趁热打铁,走到台前说:“各位父老乡亲,我是晚辈,大道理不懂,但我晓得,一只手遮不住天,千人抬不动个‘理’字,就是犯了朝廷王法,也要问问犯人口供呀!”

几句话,人群开始静了下来,有的人直点头。

毛泽东继续讲:“族长应该让承文哥讲话,把人家捆起来,为什么还要封人家的嘴巴子哩?大家讲一讲,这难道也是我们毛家祖宗的规矩吗?”

台下有人大声喊:“冒得这样的规矩,要让人家讲话。”“要让毛承文说话!”

人们终于从毛承文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无不义愤填膺。

毛泽东走到乡亲们面前,大义凛然地说:“事实大家都清楚了,身为一族之长,全不把乡亲们的死活放在心上,一心想赚昧心钱,主修了祠堂和族谱,连个帐目本也不敢见人,这些不是明明违反了族规了吗?予以严惩的难道不应该是他族长大人吗?”

毛鸿宾见势不妙,气急败坏,大喊:“造反了!造反了!”又冲到毛泽东面前,咬牙切齿地说:“石三伢子,你有本事,等着瞧!”说完,拂袖扬长而去。

于是,在几个长辈的主持下,毛氏祠堂当即开仓平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氏宗祠

不久,毛鸿宾的族长交椅坐不下了,他成了韶山毛氏家族里下台时最不光彩的一位族长。少年毛泽东也因为这件事,给他六年的私塾生活最终划了一个句号。

父亲毛顺生刚从湘潭做完生意回来,毛泽东就被毛鸿宾告了一状,他一听说这事,口中连忙不迭地向毛鸿宾赔不是,心中却早已火冒三丈,匆匆赶到东茅塘,怒气冲冲地拖着毛泽东的胳膊就走,说:“石三,你莫读书了,小时候你闹学堂,如今你闹祠堂,再过几年,说不定还会闹公堂哩!真是书越读越蠢!”

就这样,毛泽东卷起了铺盖,清理了书籍,恭恭敬敬地向他爱戴的毛麓钟先生敬了一个礼,又告别了同窗半年的学友,挑起担子,跟着父亲离开了东茅塘。

二十六年以后,毛泽东如此回忆说:“这些事情接连发生,在我已经有反抗意识的年轻心灵上,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印象。在这个时期,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继续读书

毛泽东从东茅塘回到了上屋场。过了几天,父亲对他说:“石三,你和族长作对,叫我如何做人?你也不想一想,家有家法族有族规,族长是好惹的吗?你那天为头闹了祠堂,翻了天哩!如今穷人到处“吃大户’,搞得无法无天,你也出了名哩!”“出名怕他鬼!我又没有叫他们去无法无天。”毛泽东不服气地说。

父亲接着说:“鸿宾老倌那里,好歹再破费几个钱,我去赔个礼,打个圆场,你呢,就莫给我再闯祸了,快点离开韶山冲,就送你到湘潭去,我托付了一个老朋友,也是我们毛家的人,他答应帮忙,让你到他的米店行去当个徒弟,学一点经商理财的真本事,做父亲的也好放心。”

到湘潭去?这是真的吗?毛泽东心里又惊又喜。他长到十五六岁了,还没离开过家乡。早就听到别人说,湘潭是一个很繁华的水陆码头,挨着湘江,有一条十几里路的长街,店铺一个连着一个,湘江里还有很多漂亮的洋船。前不久,他还跟毛麓钟先生读过一些唐诗、宋词,有不少赞美湘江的诗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

“你为什么不做声呢?”父亲见他在思考着什么,就等着他回答。

“去就去吧。”毛泽东只说了一句。

父亲总算放心了,只要儿子到湘潭去,他就十分满意。一来儿子便不会再在韶山冲里闯祸,让他难堪,二来在湘潭有老板管着,学会了做生意的真本领,将来自已也开铺子……这真是一举多得的事。因此,父亲不再生气,高高兴兴地忙自己的事去了。

不久,毛泽东来到了湘潭十八总当学徒。这家米行叫“宽裕行”,老板叫毛槐林,是清光绪年间从韶山迁来湘潭经商的。毛泽东在“宽裕行”里,主要帮助老板招待客人,采办货物,售货算帐,打扫卫生等日常事务。

然而,在初来乍到的新奇感失落以后,毛泽东便整日闷闷不乐,于是,一有空暇便抓紧时间学习,有时做好安排的事后,即躲在楼上读书,孜孜不倦,而对父亲安排的当学徒经商一事,却日渐厌倦。

几个月以后,毛泽东便回到韶山冲,他再也不愿去湘潭了。

在停学后的这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心中产生了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愿望,“我要上学!”这个愿望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心思。

他想起了他的几次退学,头几次,或者因为他不喜欢老师的打骂教育而罢课;或者因为他不喜欢“四书”“五经”,上课偷偷阅读古典小说等杂书,激怒了先生,被赶出了私塾。如今这一次,他结束了两年多的田间劳动,恢复学业还不到一年光景,本想认真读几年书,没有想到,仅仅因为替毛承文讲了几句话,却被父亲勒令退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顺生

对于前几次退学,他一点也不惋惜,那些个死气沉沉的学堂,跟着那些个古板的老师,实在枯燥乏味。而东茅塘毛麓钟先生开办的中西合壁式私塾,情况就大不一样。毛麓钟先生的名望在韶山一带有口皆碑,他是韶山冲唯一的秀才,又曾在云南蔡锷部下供过职,见多识广。在毛麓钟先生的十余名学生中,毛泽东秉性最聪明,诗文做得最好,毛麓钟对他十分赞赏,认定这个学生极有发展前途,非常关心他的学习,课余还介绍祖国的大好河山,把自己在外的经历和见闻告诉毛泽东,教他胸怀广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除此以外,毛先生还悉心地给毛泽东点读了《史记》《汉书》《通鉴纲目》等古籍。在这里,毛泽东还向先生借阅了一些时论和新书,使他感受到了中国海禁大开,列强侵略,国家危亡,他开始蒙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读书的志趣更加浓厚。

回想起米店学徒的生活,他更加坚定了要继续读书的决心。他亲眼看见,穷苦人拿了几个血汗钱到米店来买三五升米,老板却还要短斤少两,大斗收进,小斗量出。这还不说,有时还要泼水掺沙。“这种味良心的赚钱本事,我死也不能再学,我一定要继续上学。”毛泽东心里这么想。

毛泽东常离开米店回韶山。一次,去湘潭的日期又临近了,母亲心里乱糟糟的,没办法,儿子出远门,做妈的就心慌。夜里,她把儿子的换洗衣服都翻出来,一件件地打点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七妹

毛泽东坐在母亲身边,默默地想心事,忽然,他站起身来轻声细语地说:“你莫收拾哒,我不到湘潭去了!”

母亲吃了一惊,停下了手里的活,忙问:“在那里学得好好的,怎么又不去了呢?”

毛泽东从蓝布包里一件件拿出衣服,说道:“我宁愿做一世的作田人,也不去学那坑人的米店生意。”

母亲听完脸上露出了忧郁的神色,她感到很为难,说:“石三,你晓得你爹的脾气,他定了的事,那是九条牛也拉不回的,不去不行哩!”

毛泽东坚定地说:“娘,我就是不去嘛!”

母亲感到担心,叹了一口气,忧虑地说:“你不去,父子俩又要冲撞起来,我这个做娘的里外难当啊!”

毛泽东理解母亲的一片苦心,说:“娘,湘潭我是想去,做生意我不想学,要去,就到那里去读书。”

这可是一个难题。母亲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情,叫儿子到湘潭米店当学徒,为的是希望儿子学到本领,将来赚钱发家,当家人原先送儿子上私塾,无非是让他能认得字,记得帐,算得数而已。要是去读书的话,先要拿出大笔学费和伙食费,现在又废了科举,不能读书做官,当家的怎么会答应呢?

但她转念一想,如今儿子已长大,他自有他的主张,他的脾气也跟他爹一样,拿定了主意的事,不是轻易能改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回韶山

母亲的确感到左右为难,就说:“要你爹答应你去读书,只怕做不到。你明天到外婆家里去打个转跟两位舅舅商量一下,请他们帮你出个主意看看。”

母亲的一句话提醒了毛泽东。后来,果真在外婆家两位舅舅和表哥的劝说下,毛顺生同意了儿子继续上学的请求。

1910年8月初的一天,天高云淡,十六岁的毛泽东身着青布衣服,挑着行李和书籍,依依惜别生身父母,惜别秀丽的韶山,大踏步地走上了继续求学的漫漫长路。

送别毛泽东,父亲在儿子留下的帐本里,发现了儿子的一篇手迹,眼睛湿润了: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