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红院端午风波系列解读之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贤良淑德,是古代文化对女性的要求。

真要做到这个,相当于让自己做个活生生的献祭品,任人宰割和啃噬。

并非“贤良淑德”本身有错,而是社会有错,它没有一套相应的维护机制。矛盾的文化制度下,促发很多人走向虚伪,假贤良淑德遍地都是。

这现象在电视剧《知否》里体现极为显著,整部剧堪称白莲教的大比拼。

人们看知否,相信古代女人每句话里都有八百个心眼子。但是看红楼梦完全反过来,谁敢说这里有心机、有斗争,谁就是想多了。

红楼梦当然比知否沉稳内敛,但是别忘了,它们反映同样的社会。

在那个社会里,有点锋芒、有点道德缺陷的,才是真实的人。越是名声无限完美,貌似贤良淑德到不行的,都是毒蛇。

薛宝钗和袭人正是这种,跟知否里的小秦氏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宝晴闹掰

01 宝晴闹掰

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

宝玉是护花使者,晴雯是最美之花,还是经过贾母千挑万选、专门送给宝玉的唯一准姨娘。这么多条件叠加在一起,他竟然、居然、敢然撵走晴雯?

流于表面的读者,只以为晴雯脾气太爆,惹怒宝玉。

但事实上这是假象。真相是:袭人太奸,太会排挤同事,太会挑拨离间,能把宝玉搞到完全失智。

作者用晴雯的爆脾气做幌子,遮掩袭人的奸诈。

怡红院端午风波,我已经解读过三篇,加上之前解读过的枫露茶事件、奶酪事件,所有这些故事加在一起,最终只为导出今天这段故事。

红楼梦里任何事件,都不是几分钟促成的,而是长期的力量积累。

宝玉撵晴雯,并非因几句拌嘴,而是晴袭长期错位,宝玉无法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结果。

既然无法解决,那就甩锅给晴雯。似乎去掉晴雯,就没有准姨娘之争,袭人惴惴不安的心(其实是装弱)就能平复,自己就能恣意云雨了。

果然是典型的男性心理!曹公真是写得活灵活现。

反过来说,在精虫上脑的领导手下,晴雯坚持自洁,不但吃暗亏,而且成了他们的精神障碍。即便她不发一言,也在冥冥之中令其自相形秽,何况她还当面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晴雯伤心

02 晴雯伤心

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起心来,含恨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宝玉道:“我何曾经过这个吵闹?一定是你要出去了。不如回太太,打发你去吧。”说着,站起来就要走。

之前有人留言说:晴雯就是嘴贱,自己说要走,让她走又不走,真没骨气。

我去!这个时代的很多人,似乎根本没带人脑投胎。

如果你的职位,被人以卑鄙手段抢走,你不生气?你正大光明毫无错处,对手满身劣迹稳吃牢饭,你难道不愤懑的反问:凭什么我走?

按照她这理论,世界上所有的劳工纠纷,都是没骨气。

晴雯争的是个理,跟骨气有何关系啊?

红楼梦里被撵走的仆人,都曾苦苦求告,唯有晴雯没有。她没向王夫人告过饶,甚至连贾母,她的终极靠山,都没去求一句。

明明有机会(王夫人提前放了话),偏偏不去求,这种铁骨铮铮世之罕见。到了现代人眼里,竟然成了没骨气。

晴雯只有两次哭,一次是31回,一次是临终,全因宝玉!其他时候无论遭遇什么,无论多大的羞辱、冤枉、虐待,她都没掉过一滴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晴雯为什么忽然间转了态度,坚决不走,甚至还说【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

这种话,她永远不会对王夫人说,只能对宝玉说!

因为在内心深处,她早就将宝玉视为亲人。吵归吵闹归闹,到了关键时刻真情藏不住。

晴雯明明是爱宝玉的,但她又不屑于用肉体争宠。又或者说,她爱的是宝玉灵魂里的净土,不愿迎合那个精虫上脑的宝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地位之辩

03 地位之辩

【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

为什么?不能够!请体会这些用词,体会下发言人的心态。这里明明还藏着另一层更深的含义。

这证明了她对自己未来身份的笃定,普通奴才没底气对主人说“不能够”。

贾母对她必有承诺!这是曹公的不写而写!

晴雯和袭人,究竟谁是家长授意的准姨娘,红迷至今仍在争论不休。

略微懂点古代常识,这就不是问题。之所以争论,只因为袭人粉众多,他们眼睛里的滤镜太厚。

书里说:贾府传统,父母会给成年儿子放两个人在屋里。其实这是整个封建时代贵族家庭的惯例。

但你知道,如何放进去的吗?

一种是过明路。如香菱,薛家请客办了酒席,相当于进行了结婚仪式。但现实里这种情况很少很少。

更多的是没有仪式,也不对外明示什么,只是由家长赏赐给晚辈一个丫鬟。如果男主未婚,就是通房;如果已婚,就直接做姨娘。

所以,可别小看了家长赏丫鬟!这是大事!

这事在红楼梦里也非常罕见,只发生了两次。一是贾母赏晴雯给宝玉;另一个是贾赦赏秋桐给贾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这两个啊!

你说晴雯不是准姨娘,谁是?

袭人呢?若说她全无希望,也不对。她原本是贾母的人,借给宝玉用,而且贾母又让她全方位照管宝玉,看上去,似乎有那么点意思。

但是,只是有点意思,说到底也没把她赏给宝玉啊!何况,把她拨过去时,宝玉顶多四、五岁,这肯定不为选姨娘,而是选奶妈啊。

所以,袭人在打擦边球。【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不是事实,是她自我安慰的遮羞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否》就展现了丫鬟在家族博弈里扮演的各种角色。像晴雯这种美艳丫鬟,由家长赏赐给步入青春期的男主,意味着什么,还用解释吗?

可笑的是,世人看别的剧都是大聪明,一看红楼梦就犯傻。晴雯的身份竟然需要争论。

世人对晴雯的印象,就是刁蛮任性、暴脾气、嫉妒袭人。没人关注背后成因。影视戏剧也从来不会告诉观众,晴雯原本是唯一合法的准姨娘。

这就是红楼梦的奇特。跟男女关系最搭边的一个,却被作者写的丝毫不沾这事,让你永远想不到男女关系上。

晴雯相当于手握任命书,而袭人,为了保住地位赶紧爬床获得宝玉的偏袒。这就是两人矛盾的根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袭人装贤

04 袭人装贤

袭人忙回身拦住,笑道:“往那里去?”宝玉道:“回太太去。”袭人笑道:“好没意思!真个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认真的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这会子急急的当作一件正经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

袭人费尽心机的排挤晴雯,眼看目的就要达成了,为什么又拦着宝玉呢?

每次宝玉要去找家长撵人时,她都阻拦,甚至于跪求。为什么?

这才是我们职场文化里最精深的一环啊!

在前文的结尾,我有这么一段话:

或许有人说,晴雯可以收集罪证去告发袭人啊。
没那么容易。在道德文化下,揭发罪恶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本身就背负着不和谐的阴影,尤其涉及上层隐私。(除非最高领导已经对被告深感不满)
想揭发罪恶,需要长期伪装,让领导认为你最讲安定团结,让领导一点点对被告失去信任。总而言之,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做毒蛇潜伏。
这对灵魂高洁的人而言,比杀了她还痛苦。
临到最后,在道德文化下活下来,竟然都是毒蛇。

很多人理解不了这段话,问我:为什么不能就事论事?

你看看袭人怎么做的。

假如宝玉气冲冲地去找家长,家长并不会跟宝玉共情,认定晴雯多么坏。而是先疑惑:好好的,怎么会闹出这么一出?

任何仆人都是层层把关挑选来的。哪怕是个阿猫阿狗,那也是家长的意志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个丫鬟会自己闹着出去?你蒙谁啊?

哪个下人,又值得主人如此大动干戈,闹场大气?其中必有隐情嘛!

既然有隐情,三问两不问,原委不就问出来了。袭人能脱得了干系吗?床是她爬的,火是她拱的,架是她吵的........

即便这些全没有,只因宝玉瞎闹腾,袭人也要担责。

更何况,晴雯是能轻易动的人么?她可是贾母选定的。

假如今天宝玉真去找王夫人,结果是什么?就是晴雯毫发无伤,袭人爬床反而被摆上了明面。死的不是晴雯,是她!

你说她要不要跪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古代的宗法制、金字塔式大家族,内部有无数看不见的牵绊,错综复杂。这与法律文化下,就事论事,拿证据说话,根本是两个世界。

莫说袭人本身有隐秘,即便她四面光八面净,即便错都是晴雯的,也不可以这样撵走她。

因为这时候的王夫人,跟后来对晴雯恨不得生啖其肉的那个,可不是一个人。

05 毒蛇手段

05 毒蛇手段

【便是他认真的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

看到了吗?这句话是关键!

她绝不是反对撵晴雯,而是反对时机和方式。

毒蛇有毒蛇的生存法。她的方法是:没事时去回太太,装作说闲话儿。

既然装作说闲话,又如何实现目的呢?毫无疑问,要垫黑砖嘛!想办法让领导讨厌晴雯嘛!

袭人在情急之下,把对付人的手段直接抛出。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能怎么说?你还让作者怎么剧透啊?

晴雯之死是谁告的密,谁垫的黑砖,还要争论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会子急急的当作一件正经事去回,岂不叫太太犯疑?】

袭人深谙传统文化下的生存之道,尤其深谙上位者的心理。

正如前面分析的,无论宝玉多受宠,家长也不会共情于他,只会先怀疑他。

严于律己的人总是坦然生存,无须设防。而像袭人这种,鬼鬼祟祟全身隐秘,时刻都得长八只眼睛,时刻提防周围,尤其是领导的怀疑。

叫太太犯疑的事,那可绝不能干。

把袭人的心思搞清楚后,你是不是由衷感叹:真比毒蛇还狡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要注意这个词,【笑道】。

这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词语,放在这个场合里,却极其扎眼。

前文解读过,三个人吵的不可开交,都顶上了火。袭人最后一句发言,抖擞了二十万精神,罕见发起强攻。之后又气哼哼的拂袖而去。

既然晴雯、宝玉的情绪都刹不住车了,袭人为什么忽然间就能转“笑”呢?

my god!这说明什么? 说明她全是演戏!收放自如啊。

不愧姓花,真真是个花戏子。

纵观这场吵架,前半场只有袭人自己在【忙】,后半场只有袭人自己能【笑】。你服不服气?她永远跟别人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小结

06 小结

袭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学会如此精深的“九阴白骨爪”?

谁知道呢?反正贾府里没有跟她类似的奴才,看来一定是原生家庭教的。

端午节她先是得意忘形,暴露真相,被宝玉狠狠踹一脚,小命差点丢了半条。可是仅仅休整了一夜,第二天她就开始大反攻。

晴雯、宝玉、袭人这场吵架,其实是各方矛盾积累到顶点,来的一次总喷发!

但是晴雯自己的力量显然不行,她全程被袭人牵着鼻子走,全程落坑。在原本占据背景优势、道德优势、才貌优势下,却输得一塌糊涂。

到了袭人下跪求情时,其实标志着袭人的全面胜利。

架她吵赢了,人(晴雯)被气哭了,目的(让晴宝闹掰)全达到了,最后还赚了一波贤良淑德的美名。

这会儿有个飞机多好,一定得上天啊。

而对宝玉和晴雯而言,却都走入死局。接下来如何收场呢?

如此超级大难题,当然要留给黛玉,留给全书智商最高的人来解决。请等待另文详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链接】

宝玉踹袭人:根本不是误会!虚情假意背后,是复杂博弈和互相伤害

劝架还是拱火?袭人两句话让宝玉深恨晴雯,古今罕见“绿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