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9日至21日,来自云南、广西、贵州、宁夏、甘肃、江西、陕西7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十余名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齐聚怒江,参与了一场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举办的“启明创投·中国乡村振兴创业者支持计划”2024年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交流会。这些创业者们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热情和创新理念,共同探讨并分享了他们在乡村社会事业领域的经验与成果。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本次交流会提供具体支持,精心安排会议有关工作。交流会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启明创投·中国乡村振兴创业者支持计划”,并为成功入选该计划的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们颁发了证书。期间,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们深入泸水市康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项目点,开展调研座谈等活动,就机构发展、多方协作、项目模式以及可持续筹款体系搭建等一系列议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分享和汲取彼此的经验和智慧,共同推进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选2023-2024年度“启明创投·中国乡村振兴创业者支持计划”的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们

座谈会上的火花:

社会组织与多方协作的探索

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泸水市上江镇同心社区。创业者们调研参观了泸水康德社工在同心社区的互助养老项目点,并参加了一场以多方协作为主题的座谈会。座谈会上,创业者们与怒江州及泸水市党委政府、企业和社区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了他们各自在社会事业创业路上的经验与感悟,讨论了社会组织如何与多方主体协作共建,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

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多方协作是解决本地社会需求的关键,各机构负责人基于实践经验分享了其与政府及企业间紧密协作的过程。遂川县善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胡晓鹏在座谈会上分享了他在与政府合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在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中,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政策的明白人,深入理解政策导向,找到与政府目标一致的切入点。同时我们还必须是行动派,像泸水康德社工一样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建立一种务实、长效的合作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业者们在同心社区交流座谈会上与怒江州及泸水市党委政府、企业和社区代表进行深入交流

探索易地搬迁社区项目点:

创新解决社区痛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业者们在和谐社区调研,与和谐社区的受助老人和邻里帮帮团志愿者们互动交流

活动第二天,创业者们走进了泸水市最大的一个易地搬迁社区——和谐社区,实地调研泸水康德社工在该社区的项目点,与受助老人和“邻里帮帮团”的志愿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跟随志愿者们一起开展入户调研活动。

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成为泸水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点任务。

泸水康德社工通过调研发现,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社区中的年轻人基本都受过教育且多在外地务工,长期居住在社区中的主要是老年人,其中又以傈僳族等少数民族老年人为主。这些老人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在文化、生活方式甚至语言等方面都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害怕下楼、无法正常购物、不知道怎么使用电器……是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融入新的社会生活环境成为了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了协助解决这些问题,2022年,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泸水康德社工设计了“易迁老人安居计划”项目,并在之后成功入选了“启明创投·中国乡村振兴创业者支持计划”。针对老人们在“日常照料”和“情感慰藉”上的需求,通过打造1个“情暖长者屋”阵地、组建 1支“邻里帮帮团”志愿者队伍,激发N个社区内的融入活动与服务的方式,形成了“1+1+N”互助养老模式,并在4个试点社区内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在与老人们的互动中,“中国好人”有贵生为大家分享了他在泸水康德社工的支持下组织开展“长者学习班”的经历。“最开始从1、2、3、4,人、口、手等开始教,非常费力,一个字教了两三天,他们也记不住。得不断的重复,不断的练习。”有贵生说,“社区老人年纪都大了,记忆力不好,今天学的,第二天就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好人”、邻里帮帮团志愿者有贵生为创业者们介绍参与邻里帮帮团的经历

如今,长者学习班已成为和谐社区老年人学习知识、团结互助的大熔炉,从最初的1个班,发展到现在的4个班,学员从最初的3名发展到300名,学习的内容从认字识数学普通话,到学唱革命歌曲、学习民族舞蹈和文明礼仪,再到集中学习民族手工、竹编技能。

与长者学习班的学员共同发展的还有“邻里帮帮团”的老年志愿者们。在泸水康德社工团队的积极行动下,和谐社区组建了一支37人的“邻里帮帮团”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都是社区里身体较好的低龄老人,他们组成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行动不便、留守和高龄老年人提供居家卫生整理和个人卫生清洁、助医助行、爱心陪护等志愿服务,不仅提升了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进一步加速了社区互助养老氛围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分享调研感想

石城县和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机构负责人熊非在调研结束后分享道,“泸水康德社工的项目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其团队与这些受助老人之间紧密的情感链接,同时通过精心的培育和陪伴支持,实现了从受助者向助人者的转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范例。”

畅谈筹款的机遇与挑战:

可持续的筹资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正向各位创业者介绍“启明创投·中国乡村振兴创业者支持计划”,筹款赋能就是其中的重点之一

活动最后,与会创业者深入讨论了筹款领域的机遇与困难。他们积极分享了在筹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感悟,探讨了如何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动员各方资源,以构建稳健而可持续的筹款体系。吴忠市同心爱心救助协会负责人彭立生在讨论伊始分享了自己在筹款中的经验。他提出,尽管筹款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显得稀缺,但关键在于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和整合身边的资源与场景。例如,近期他的团队便与当地一家麻辣烫餐厅合作,将公益项目的筹款信息巧妙地融入餐厅的外卖服务、前台等场景中,既有效地宣传了公益项目,募集了善款,同时也激发了本地商家的公益参与热情。

彝良县禾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唐启云分享了机构的筹资方式。他们通过为每一位受助的困境儿童建立详细的档案,并与捐赠者建立“一对一”的专属服务,成功地在捐赠者与受助儿童之间搭建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进而实现了捐赠活动的长期稳定发展。“这种筹资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稳固性,但同时也对我们的捐赠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唐启云进一步强调。

唐启云的分享也激发了其他创业者的思考。他们就如何优化捐赠人服务与反馈机制,以稳固并扩大筹款资源,提高捐赠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同时,他们还就如何策划和实施公益营销活动,以提升组织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流会上创业者们以泸水康德为例,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畅谈筹款的机遇与挑战

“启明创投·中国乡村振兴创业者支持计划”2024年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交流会为创业者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创业者们通过分享和交流,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创业者将继续他们的旅程,将这次怒江之行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1月12日,启明创投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启明创投·中国乡村振兴创业者支持计划”。该项目致力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和社会事业服务创新,计划通过“一个基地、两个创业营”的模式,支持乡村创业者实现梦想,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与发展贡献智慧,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

在支持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方面,截至目前,该计划共支持了来自甘肃、广西、云南、江西等8个省市自治区14个县域的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向他们提供组织发展、能力建设、项目督导等方面的支持。不仅为这些乡村社会事业创业者提供了组织发展的沃土,更是为他们应对本地社会问题的探索注入了创新与活力,打造了一系列以服务保障“一老一小”为核心的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