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安徽省反电诈中心发布预警

一些诈骗分子冒充“孙子”“孙女”

以打架、出事急需用钱为由

诈骗家中老人

近期,一些诈骗分子冒充“孙子”“孙女”,以打架、出事急需用钱为由,诈骗家中老人。警方提醒:接到陌生来电自称亲属,并提出线上转账汇款或线下资金交易请求的,务必提高警惕,第一时间与亲属沟通核实,谨防上当受骗。【安徽省反电诈中心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4月16日

80岁的铜陵市民周奶奶

接到电话

称自家孙子在外上学时

与人发生争执将人打伤

如果不想影响学习

要抓紧时间筹钱同对方私了

接到电话后

周奶奶急忙按照对方要求

从银行取款8万元

按照对方约定的时间和地点

将钱交给了诈骗分子

案发后

铜陵警方立即

开展上门劝阻

当诈骗分子

再次要求周奶奶取钱

并上门取款时

将3名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

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诈骗套路

1.冒充孙子紧急求助

骗子假借外地(或海外留学)孙辈的身份,以“我打伤了人”“被警察抓走”“发生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制造紧张氛围,让老年人陷入紧张焦虑而忽略辨别真伪。

2.要求转账并且保密

骗子以“保证金”“赔偿”等由头提出转账要求,并以“退学”“坐牢”等严重后果让老年人产生担忧畏惧情绪;同时,为避免老年人亲属发现端倪、揭露骗局,骗子以“担心责骂”等理由,利用老年人爱孙心切的心理要求老年人秘密汇款或上门取款。

3.持续开口讨要钱财

骗子会以“保证金”“保释金”“伤者医疗费不够”等理由要求老年人持续汇款,并利用老年人对法律的知识盲区,编造更为严重的后果,如“面临判刑”“前途受影响”等,持续制造紧张氛围让老年人陷入恐慌。

4.诈骗成功失联消失

一旦老年人不再汇款,或被亲友发现揭穿骗局,骗子就会立即切断所有联系消失不见,老年人很有可能因证据意识不强、反应速度较慢等错失挽损良机,或因提供的信息不全、不足,给侦查办案增加难度。

警方提醒

接到陌生来电自称亲属,并提出线上转账汇款或线下资金交易请求的,务必提高警惕,第一时间与亲属沟通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一起转发

给家里的老人长辈们
提醒防范!!

信息来源:安徽警方微信公众号

淮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