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玲的奶奶今年85岁,在这之前都很健康,偶尔头疼脑热也是吃药就能好,可是今年过完年以后突然患上了各种毛病,隔三差五的去医院。

医生告诉他们老人多器官衰竭,就算用药物和先进设备进行几个月的治疗后也不过只能坚持一年的时间,而且治疗费用非常的昂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玲的家庭情况虽然不是很差,但是也没有很好,如果选择治疗,那么几个月后可能会面临一笔负债。

小玲的爸妈在商量了以后决定还是给老人治疗,这一天小玲向往常一样下了班就回家看望奶奶,看到病床上的奶奶小玲心里很不是滋味,希望她能够尽快好起来。

没想到的是奶奶却告诉小玲,这些治疗让她太痛苦了,不如让她就这样能活多久是多久,但是小玲的爸妈不愿意放弃治疗。

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但是在欧美国家却很少见,我们通常看见欧美国家的老人好像都是身体硬朗的老年人,很少有卧病在床的。

难道真的是西方人的身体素质比中国人的要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为何我国“常年卧床”的老人比欧美多?

无论是在电视剧里,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能够看见很多卧病在床的老人,似乎都在拼命的挣扎着活下去。

然而,在欧美国家却不同,几乎很少看见他们有卧病在床的老人,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个原因是生命观念的不同。

在我们国家老人生病是一定要救治的,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基本上都是觉得能活久一点是一点,无论怎样活着就行。

但是欧美国家的人不同,他们顺应自然规律,认为人生老病死很正常不应该强求,在他们看来老年人患重病还去医院治疗,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

在欧美国家老年人患上重病以后,会选择在有限的时间里吃喝玩乐,不会选择住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必须赡养老人。

在我国如果有不赡养老人的基本上都会被口诛笔伐,所以家里面有老人的一旦生病以后就会送往医院,还会有家人陪在身边进行治疗,所谓的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

在欧美国家不同,在欧美国家小孩子长到18岁以后就自己出去自立根生,甚至有的人18岁以后再也不和父母联系。

所以就算父母老了,也没有强制他们一定要赡养,所以欧美国家老人老了以后很多人就会选择等死。

另外欧美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是贫富差距巨大,很多老年人在老了以后生了病根本没有钱去治疗,只能靠这回的救助。

这些社会救助不可能全面覆盖,再加上没有家庭成员的陪伴,他们根本就没有常年卧病在床的机会。反观我国医保的普及,降低了很多人的看病压力。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人口少,我们人口基数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两种现象的对比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常年卧病在床”的人少是由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决定的,同理中国的也是。那么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呢?

欧美作为发达国家,他们对于老年人的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社会对于养老的压力,进而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欧美国家的这种现象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这种养老现象也是有很多优点的,对于老年人的赡养能够更多的去体现一个年轻人的责任心,同时也能够增加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也很有利于孝顺这种美德的传承。

只是欧美国家的这种现象对于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人民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这种情况持续太久了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这种现象也并非都是优点,这种现象极大的加剧了社会和年轻人的压力,同样也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总之两种方式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欧美很少有“常年卧床”的老人,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也给了我们思考:靠治疗活得久一点,还是顺其自然多看一眼世界?

想要活得久一点没有错,想要顺其自然多看一眼世界也没有错。

至于我们要怎样去选择,那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别人永远只能给你建议,但是不能替你做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病症其实都是可以预防的,给自己一副好身体,比什么都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