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文 | 马青竹 编辑|周长贤

风云 参数 图片 )T9上市之后,奇瑞发了两条不太“理工男”的小视频,一条关于澳洲鸵鸟毛,一条关于老总和女排姑娘的身高差。

先说澳洲鸵鸟毛。笔者这十几年,参观过不少汽车工厂,也见过徒手绣星空顶的劳斯莱斯工匠,但澳洲鸵鸟毛捆起的大扫把,还真是头一回见。

媒体问李学用,这东西是真有用,还是整噱头?

官方的说法是,鸵鸟毛可以最大程度杜绝静电,涂装之前去除车身外表面的灰尘、纤维和水分,是为了让后续上的车漆透亮。另外,奇瑞每年要花上百万采购鸵鸟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瞎讲究也好,整噱头也罢,说明“理工男”奇瑞在努力融入新的竞争语境。

比如,「向上卷」,再比如,「豪华平权」。但「听劝」方面,还可以继续努力。

定价权与定义权

李学用觉得,“这是一个躺不赢,也卷不赢的时代。”有此感受的传统车企估计在多数,那么问题出在哪?

笔者想起一个广为传颂的案例,它常常被误解。

当年诺基亚被微软收购的时候,时任CEO奥利拉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

很多人信了这套“没做错”的「典故」。这让巨头陨落的故事,更抓马。

事实上,怎么可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厦并不是一夜之间塌的,诺基亚走错的路,多到足以出一本避坑指南书。

从大企业必然的官僚化,抑制了破坏性创新;到利润上睡觉,滞后采用触屏技术;再到诺基亚的软件服务理念落后,缺乏生态思维,导致体验极差。

还有操作系统站错队,死守塞班;为了不向谷歌低头,宁可在英特尔和微软之间乱投医,也不采用免费的安卓,最后的结果依然是体验差。

诺基亚曾经有技术、有品牌、有钱、有销量,在智能时代一系列的决策失误,本质上是死于对用户思维变化的迟钝,甚至傲慢。

iPhone真正的崛起,是2010年的iPhone4,但是这一年其实是诺基亚销量最高的时候。

诺基亚有很多时间去学习竞争对手。就像今天的很多传统车企一样,有很多机会去变革。

在诺基亚走下神坛的2011年,原本一无所有的小米手机才靠为用户发烧而生。而此时,华为刚刚开始从运营商定制手机转向C端手机。

从「不做手机」的定论,到做专供运营商的低端定制机,再到C端手机和高端手机,任正非早不再提“谁再胡说,谁下岗!”

据说,任老板以前不让做手机,是因为在C端消费品上吃过亏,觉得华为没有to C的能力。可见用户思维这一关,曾让任正非这样的大佬英雄气短。可贵的是,任老板能看到华为的软肋。

后来的后来,余承东凭着皮糙肉厚在C端市场摸爬滚打了快4年,失败了N次,才摸清门路。

当小米和华为,从手机杀到汽车,再加上其他野蛮人,他们颠覆的不是行业,是消费心智,是对一辆好车的定义权。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汽车的技术壁垒时代结束,消费主导时代来临,不能在成本、供应链和产品定义上闭环的企业,都将沦为背景,或者小众。每一个CEO都需要去考个产品经理的证。

如果没有产品定义权,仅靠降本来争定价优势,会非常痛苦。比如,奇 瑞风 云A8就被比亚迪的降价狙击。

风云A8 1月上市,2月初正是全面铺货的时候,友商此时降价,使消费者产生了观望情绪。”风云不得不快速推出风云A8远航版,价格下探,配置提升。

“A8的产品力没问题,只是节奏被打乱了”。他透露,4月风云A8远航版的销量将突破3000辆,下月突破5000辆。

李学用说,作为二十年来死磕技术的“理工男”,奇瑞也在学习新的营销方式,学华为,学小米。

但长远看,奇瑞还是会坚持死磕的“笨功夫”,坚持内外双休。因为如果产品质量不好,流量越大反噬越深,导致这个品牌死得更快。

话虽这么说,但奇瑞在社交营销方面还是很积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现在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营销带来的销量,全中国第一。这个不要怀疑。我们要的是垂直,要的是销量。”

据了解,李学用自己发的每一条短视频阅读量都很高,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三四百万流量(几个平台叠加)。当然每一条短视频也都会带来过千的评论和互动、私信。

“其实我现在有点不堪重负,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但如果让团队去经营,也许这个效果会大打折扣。“

负责产品的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高飞透露,他的抖音账号每一条视频基本至少都是几百的评论、几百的点赞量,他每天都在收集用户对产品的意见、对营销的意见,并且尽可能一一回复。

在这种打法下,奇瑞的营销效果达到了能够非常“垂直”地触达客户,而不是像小米那样泛化的打法。

据统计,奇瑞体系包括经销商在内的传播账号现在已经做了2万个,很快会做到3万。

这样的垂直营销,让奇瑞触达的用户和许多新势力有所不同。‍‍‍‍‍‍‍‍‍‍‍‍‍‍‍‍‍‍‍‍‍‍‍‍‍

李学用也承认,“很多用户是特别喜欢尝鲜的,要购买那种让人惊讶、无比惊艳的产品。这些人可能不是我们的用户,我们确实把握不住。”

「向上卷」和「豪华平权」

营销的基础是产品,除了风云T9预售,北京车展上,奇瑞风云首款纯电SUV风云E06也将正式亮相。后续还有T10和四季度全新迭代的风云A8,明年则会推出风云A9、T11等新车。

风云是奇瑞新能源战场的主力,尹同跃给风云的任务是,年销量达到20万辆,除了新品攻势,调价,风云用「向上卷」的思路,来定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向上卷,本质就是过去的低价高配。定位15-20万元的车想要“重新定义豪华”。

例如,风云T9配置了一键座椅全部放倒功能,这是过去在30-40万,甚至上百万的车上才有的配置;15.6英寸的2.5K中控屏、8155芯片、W-HUD抬头显示系统、L2+级辅助驾驶功能等……

动力上,T9使用了奇瑞的鲲鹏超能C-DM混动系统,搭载了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及三档超级电混DHT。综合续航能力超过了1400公里,而百公里油耗则仅为4.2L。

风云A8和T9自去年11月至今已通过一系列测试,包括在满油满电下实测里程达到1935.4km,零下30度长测极寒工况续航里程1350km,还有挑战最高时速达到205km/h等。

目前在国内混动产品月销量过万的只有比亚迪,而李学用认为接下来风云的销量可以挑战一下比亚迪的混动铁王座。

“风云A8在本月应该能突破3000,目前的订单量和趋势都非常好,所以我认为其实讲单一产品它已经是全市场第二了,接下来肯定要向强大的冠军发起冲击,下个月应该就能过5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新消息是,风云T9预售48小时其订单就已经突破了8000台,截至4月22日订单已经突破了一万单。

为了保持价格的灵活性,奇瑞在降价上还玩出了创新,推出类似拼夕夕“砍一刀”的“新车预售众筹”活动,只要订单够多,用户至高可享新车上市价格直降2万元优惠。

李学用表示,“我们敢于众筹,说明我们有信心做到众筹,风云T9的目标是月销过万。”

作为出口第一名的车企,奇瑞的海外市场也是一大助力。据介绍,风云系列产品均为全球车型——基于全球标准研发,经过全球多地验证,通过了中国、欧洲、澳新等多地安全测试。后续,A8和T9都将是出口的主力产品。

结语

北京车展之前,有点感受到尹同跃的“不客气”了。

两周不到,奇瑞一口气搞了4场大发布会。

4月12日,iCAR品牌之夜,官宣了苏峻的加盟,推出了iCAR V23;

4月15日,星途星纪元之夜,星纪元ET预售;

4月18日,奇瑞风云之夜,风云T9预售;

4月22日,捷途之夜,山海T2上市,T1和T5亮相,预告新车P5和P7。

有一点儿打群架的意思。

电动车的TOP玩家都有爆品,不知道一贯信奉“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奇瑞,这么多产品里会不会产生爆品。

—THE END—

出行百人会 | AutocarMax

追踪汽⻋出行产业链进化,关注新产品、新科技、商业逻辑与商业人物,影响圈层中有影响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