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8时59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要出发了!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还透露了许多重要的讯息:第四批航天员已经在选拔了,入队后他们将和现役航天员一起,实施空间站后续任务,并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而且,下一步,还将抓紧研究推动国外航天员以及太空游客参与空间站飞行,不久的将来中国空间站一定会迎来更多不同身份的新成员。

这也就是说,今后,我们或是孩子都有可能去空间站旅游了!

中国在航空航天上的探索令人自豪,同时,AI的快速发展也让人目不暇接,人工智能的冲击将无可避免,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面前,我们的孩子到底要怎么样应对未来的考验呢?

前几年出台的“十四五规划”里,提到了七大科技前沿攻关领域,这是我们国家未来着重发展的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科技攻关七大领域,其实主要就是三个大方向:

第一个是人工智能的大方向,包括集成电路、量子信息、新一代人工智能,都会为这个大方向服务。

第二个是生物科技的大方向,包括脑科学、基因、临床医学和健康,都是为这个大方向所服务。

第三个是太空地球的大方向,包括深空、深地、深海的研究和探测。

这些都是国家乃至于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如果孩子对这些方向有所建树的话,将来也会走在时代的前列。

所以,今天我们就推荐这本书《漫画强国科技》——一套书帮助孩子了解基因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工程、环保工程,这四个重点领域的强国科技。

以漫画的形式,将深奥的高难度专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趣味横生。适合7-14岁的孩子阅读。

原价:140元

现价:69.9元

强强联合,够分量、够专业

套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真的够分量、够专业。

从立项之初,就入选了“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也就是说这套书是得到了国家官方的认可。

同时,书中的主人公是一群获得了中国“诺奖”的科学家们,他们有的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有的荣获了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生物学家侯先光、舒德干:穿行于山地岩石,用一柄小锤子持续敲打,才打开一个绚烂的古生物世界;

地质学家刘东生:打破欧洲科学家提出的四次冰期理论,勇于向权威挑战的批判精神;

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突破技术垄断的坚韧不拔与科技创新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小种子牵系千家饭碗,锲而不舍追求“理想株型”,才能与惊喜相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万不要小看这两个奖项,它们可是中国科技领域“诺奖”一样的存在。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仅仅颁发过23次,得奖的人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科学家们,像华罗庚、吴文俊、钱学森等。

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也相当有分量,是中国五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中最高等级的奖项,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荣誉证书、奖章和800万元奖金 ,获奖者也都是赫赫有名,比如袁隆平、屠呦呦、李振声等。

这些奖项背后所代表的都是我国最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了过硬的内容,就需要有专业的人来讲述。

这套书是由硬核科普作者李剑龙博士亲自操刀,他最擅长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用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述出来,让小学生也能轻松读懂“高精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套书了解最新科技

帮孩子打开科学视野

前沿科技那么多,为什么选这几个主题?

最初作者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获奖人和获奖项目进行了研究学习。

最终决定优先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契合时代发展、未来行业风口的四大领域:基因工程、计算机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专业已经写进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未来20年,孩子绕不开这些技术!

每本书编排逻辑也特别清晰:

引入——铺垫相关知识(为理解新技术打基础)——拆解技术原理(逐一拆解科技原理,真正能理解)——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理论实际相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引发思考)——科学小问答(对整本书的关键知识进行总结)。

整个过程就像老师讲授知识一样,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把每个领域讲透、讲全。

我们以《中国分子设计育种》为例,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套书的编排逻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引入

每当我们不慎被鱼刺卡了喉咙时,就会忍不住想“如果鱼没有刺就好了”。

其实我国的科学家早就培育出了无刺的鱼(相关报道:),还有高产又健康的水稻、出油量很高的大豆、能做年糕的全糯小麦、五彩缤纷的棉花、肥肉少瘦肉多的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都是分子设计育种的功劳。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培育新种的呢?接着看下去吧!

铺垫相关知识

要想了解分子设计育种,就要先知道为什么需要这项技术。

比如,你知道鱼肉和米饭从哪里来吗?又为什么有人愿意种地养鱼?其实这些都与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的诞生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解技术原理

分子设计育种其实是项很复杂的技术,但是作者很巧妙的会几张图就为孩子讲清了原理:育种——育苗——基因测序——找到优良品种,这样看来是不是觉得简单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了解了理论知识,再来看看实际应用,就会发现这些分子设计育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比如,糖尿病患者吃过多白米饭后,血糖会迅速上升,影响身体健康。但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就可以培育出适合糖尿病患者吃的特殊的水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孩子了解其实科技都是从生活中来,并且要回到生活中去。

未来发展方向

之后还会展示这项科技的发展方向,比如如何让马长得更高?如何让羊长出更多的毛?说不定还能培育出能做记忆面包的小麦、能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能隐身的蘑菇……让孩子对未来充满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学小问答

每本书的最后还有一个谢耳朵博士小问答,为小读者解答阅读中可能会遇到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三本书也是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讲述,看完之后孩子就会对该领域有深刻的了解。

原价:140元

现价:69.9元

漫画趣讲

让孩子读得懂、喜欢读

科普书最难的,就是“破壁”。孩子读得懂、看得进去才是科普的前提。

这套书就做到了这一点:用漫画的形式讲科学,没有公式和定义,大大降低孩子的阅读理解难度,几张图就能把复杂的问题解释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强国科技自己开口说话,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还原”科学第一现场,让孩子身临其境,感受科学家的探索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解幽默,看一遍就能记得住,处处有脑洞、有反转

更多好玩、有趣、意想不到的知识,就等小读者慢慢去发现吧。

用科研精神来创作这套书

一套好的科普书,只有幽默和脑洞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内容的把关。为了写好这套书,作者对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长达3年的采访、研究,确保每个知识点有出处,每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看看这满屏的参考文献,就知道这套书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密结合生活场景,硬核知识也变得亲切好懂!

这套书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就是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由浅入深地讲知识。

比如在讲分子设计育种的时候,会先从吃年夜饭被鱼刺卡喉咙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讲中国黄土时,会从生活中的沙尘暴讲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讲述方式会让孩子觉得这种高深的科技离生活其实并不远,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 之间的距离。

与日常基础学习关联

这套书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密,书中还有丰富的语文阅读和写作素材。比如在《中国黄土地》这本书中的内容就涉及到了语文二年级下册、历史七年级上册、地理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可以培养孩子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书中涉及4大领域、8大学科、16个大学的前沿专业和500余个必背知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书正是将正在发生的、颠覆性的中国科研成就讲给新时代的少年。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相信这些科学家精神能够激励和鼓舞新时代的少年们,让他们更加热爱科学、追求创新,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崛起。

为了回馈广大读者,凡是购买科普图书和实验盒的用户,上传订单截图,即可参与抽奖,奖品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故事》一套、《DK探索百科》系列等。欢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