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出师抗战后,115师、120师接连取得“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有利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抗日热情。

按照党中央统一安排,八路军129师出师晚于其他两个师。

1937年9月30日,129师举行誓师出征仪式后,刘伯承师长率领第386旅及第769团、教导团共9100余人,踏上了抗日征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方面集结了坂垣征四郎指挥的第五师团等5万余军队,大举入侵山西。国难当头,刚刚达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国共两党,调集十万军队,及时组织忻口战役,保卫太原、保卫山西。

日军不仅装备优良,还拥有空中优势,日军飞机不但对忻口阵地狂轰滥炸,还利用飞机输送士兵给养,保证了地面源源不断的火力支援和后勤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路军出师抗战,是在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地盘上。根据阎锡山与朱德总司令的磋商,129师要赶赴原平东北投入战斗,阻击从雁门关开往忻口的日军。

129师师长刘伯承部署769团,在团长陈锡联的带领下赶赴这一地域。

刘伯承要求陈锡联率部独立自主,机断行事,按照第二战区总的战略意图,根据当地情况,抓住战机,主动歼敌。刘伯承授予陈锡联很大的战场指挥权:“可以一边打一边上报,也可以打了再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69团在陈锡联的带领下,于1937年10月16日到达代县以北东岸苏龙口村、刘家庄一带,执行侧击日军任务,这里位于滹沱河东岸,在忻口上游40余公里之处。

这里周边已经被日军侵占,769团实际已经深入敌后100余里。

陈锡联带领769团秘密侦察,发现日军大部队在向忻口开进的同时,头顶上不停地有飞机飞过,飞机数量不仅多,飞行密度还很频繁,但是飞机飞行的高度却不高,仿佛是刚刚起飞或者要降落。

联想到日军运用空中优势对忻口阵地进行狂轰滥炸,难道日军的飞机场就在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设法调查清楚,陈锡联同副团长汪乃贵等人,顺着山沟,登上滹沱河边的一座山峰,进行现地侦察。

他们举起望远镜,看到滹沱河对岸阳明堡镇的东南方,有一大群灰白色的敌机,井然有序地排列在机场。在太阳光的映照下,机身发出刺目的反光。

原来日军的飞机场,就在滹沱河隔河十里外的阳明堡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上将陈锡联

正当他们继续观察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乡从远处偷偷跑来。他打着赤脚,神情紧张,显得十分害怕。看到陈锡联等人出现,他吓得浑身发抖。

陈锡联告诉他,他们是中国人,是八路军,不要害怕。

原来,这位老乡家在机场附近,被日本人抓来做修建机场的苦力,不但每天干重活、吃不饱饭,还经常挨打。他实在受不了折磨,便趁日军警卫换班的松懈之际逃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情报:机场里面共有飞机24架,白天起飞,晚上返回。机场的守卫部队虽然有一个联队(人数介于国民党军队团、旅之间,约3000人),但是平常守卫机场的,只有200余人。

老乡还透露,日军把警戒重点放在了进出机场的路口上,那里是四个村子的交界处,但是对于机场周边却疏于防范。而且日军根本想不到会有人偷袭机场,只修了一些简单的工事掩体和隐蔽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锡联明白,虽然日军人数并不多,但是相对于装备简陋的八路军还是还是十分强大的,而且机场周边地势开阔,靠近它都很困难,要去打它,对缺少重武器的八路军十分困难。

八路军将士很少有人知道机场是个什么样子,大多数人连飞机也只是在天上看见过,有些新战士还有可能连天上的飞机也没有看见过。

那么,他们要怎么打机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团长说这里是日军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团官兵顿时为之一振,纷纷请战要求攻打机场。

那时八路军刚刚改编完毕,769团上下都是百战余生的老红军,战斗经验十分丰富,但是打机场,在红军(八路军)历史上此时还是史无前例。

他们想向有“军中儒帅”之称的师长刘伯承请示并请教,但电台一直不通,请示的电报怎么也发不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着不远住着一个晋绥军的团长,前两天才带着少数部队从大同方面退下来。陈锡联亲自去拜访这位团长,向他请教。

那个晋绥军的团长谈虎色变:“日军实在厉害呀!天上有飞机,地下有大炮。”然后毫不知耻地说:“我们还没有看见日军,队伍就垮了下来……”

没有必要再问下去了。这样,孤军深入敌后的769团,只能完全依靠自己打鬼子,打飞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绥军的掌门人——阎锡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8日傍晚,769团在临时搭建的团部里召开作战会议。

陈锡联分析了形势:日军主力正在忻口阵地正面作战,根本想不到八路军已经穿插到了他的后方。机场内工事简陋,只要出其不意,以突然速决的动作手段,取胜还是有把握的!

陈锡联思考一番,毅然决定“打!”大家也都说打!

于是,陈锡联对具体作战计划做了精心准备:以该团3营为突击队负责袭击机场;1营担任阻敌打援的任务;2营为预备队;团直属的迫击炮连位于滹沱河边,支援3营破袭战斗。

部署完毕,各部分头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8日深夜,769团副团长汪乃贵、3营营长赵崇德、教导员潘寿财,带领全营排以上干部,再到飞机场附近,具体研究袭击机场的战斗计划。

根据八路军现有武器,他们决定充分利用手榴弹的作用,集中全营手榴弹,捆成若干个包,炸毁敌机驾驶舱。

又决定派10连歼灭日军警卫部队,11连直接负责摧毁敌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日凌晨2时,巡逻的鬼子疲倦了,3营营长赵崇德示意行动。

他们用钢钳剪开铁丝网、匍匐着往里爬。10连直扑日军机场岗楼,那里是守卫部队的唯一制高点;11连则直接扑向机群。

微弱的灯光下,200多条人影快速移动着。奔到岗楼,赵崇德大吼一声:“开火!”10连战士们很快用火力堵住岗楼,日军猝不及防。

另一边,11连迅速扑向飞机。当时机场有一批飞机准备执行夜航的任务,驾驶员就在机舱内。发觉有人袭击后,日军飞机用机枪居高临下地扫射,十几名战士当场倒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连指战员临乱不慌,指挥战士们绕过机头,从尾部和侧翼爬上飞机,击毙了日军驾驶员。

这时,营长赵崇德大声地朝他们喊道:“朝飞机肚子里塞手榴弹,炸毁它!”

战士们砸开机舱的玻璃门,将手榴弹扔进了飞机驾驶舱。随着一声声巨响,敌机燃成熊熊大火,巨大的飞机机身在烈焰中坍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气急败坏的日军打开探照灯,一束束照明弹飞上天空,日军守卫部队纷纷从坑道内涌出,双方都杀红了眼。

阳明堡镇的日军大部分得知消息,赶紧起来增援,他们出动了装甲车,与陈锡联团长率领的阻击部队发生交火。

陈锡联指挥部队与增援日军苦战一小时,日军付出了重大伤亡,但人数、火力占优,渐渐突破阻击阵地,靠近机场。

有的战士见形势紧急,把成捆的手榴弹绑在自己身上,跳进机舱,拉燃导火索,与敌机同归于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营营长赵崇德在机场与岗楼之间,沉着指挥战士们边打边撤,突然一颗子弹飞来,击中了他的胸口,他血如泉涌,当即倒下。

赵崇德睁开眼睛,用尽最后的力气:“不要管我,炸飞机,快,快……”话没说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八路军炸毁全部飞机后,让出正面,从两翼悄然撤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崇德遗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奇袭阳明堡战斗,八路军最初报告焚毁敌机22架,后经国民党情报部门核实为24架。

阳明堡战斗,是129师在抗日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又是继115师平型关大捷和120师雁门关大捷后,八路军取得的第三次重大胜利。

至此,八路军三大主力“三战三捷”,各自取得了抗日首战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接到陈锡联发来的电报后连声称赞:“769团首战告捷!打得漂亮!”

全面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战斗能力和中国的国土防空能力极弱,日军飞机任意在中国上空飞来飞去,轰炸扫射,如入无人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背景下,八路军在阳明堡一次摧毁敌机24架,给全国人民以很大鼓舞。

阳明堡一战,使日军丧失了空中突击力量,迫使他们不得不派出一部分兵力,加强后方的守备,减轻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压力,这甚至比在正面战场出动几个师,战术上的效果还要好。

朱德总司令接到战报后,兴致勃勃地说:“日本鬼子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一夜就炸毁了他们这么多的飞机。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力量可以战胜日本鬼子!大家可以相信,八路军在,华北就在,八路军誓死保卫华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八路军的最初三大胜仗中,平型关大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还有大量辎重装备;雁门关大捷歼敌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

奇袭阳明堡战斗歼敌最少,只有100余人,却是唯一受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现金奖励的,奖金为银圆2万元。这不仅是因为消灭了日军飞机,也是因为忻口战役是国民党政府发起的,对此十分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上海、太原等地的群众团体,也纷纷募集款项慰劳前方将士,资金总计达27500元。

总计47500块银圆,对当时的八路军来说,是一笔巨款。

1937年11月2日,八路军总部发出《袭击阳明堡所得奖金分配》电报,宣布:八路军全军指战员各发奖慰金1元;参加阳明堡战斗的指战员各发2元;袭击阳明堡的受伤干部发养伤金10元,受伤战士发养伤金6元。

八路军将士得到如此奖励,名至实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奇袭阳明堡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769团3营营长赵崇德,是来自大巴山区的一名老革命,1932年就加入了红军。在跟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四方的战斗中,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战功,曾任红军第31团团长。

阳明堡战斗前,赵崇德把身上仅有的3元法币交给党组织,说:“不要让敌人得了!”至今想来,仍令人不甚唏嘘。

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历经岁月洗礼,如今仍在我军序列中。红色基因永远传承!英烈忠魂永垂不朽!#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