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云南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远古先民们便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物质、精神、生产和美术创造等艺术文化多元发展的创造进程。

自170万年前元谋人的打制石器创造至今,已顺利完成了云南美术多元化拓展的递嬗。在周霖、袁晓岑、王晋元等先生的基础上,张志平等先生则打破了旧时人物、山水、花鸟画三科创作界线之藩篱,将热带雨林创作置入在传统的“文人画”精神的 表现上,并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众多后学努力创作的探索方向。而云南花鸟画地域性样貌的创建与赓续不仅影响着绘画个体山水画创作面貌的突变,还推动着人物画创作群体个性语言表现的全面发展。

至今,云南中国画地域性绘画面貌的发展正以多元并存的方式,百花齐放,蓬勃发展。兰茂讲堂本期邀请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何阿平,带你感受云南《雨林物语》的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讲座主题

雨林物语

2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嵩明县图书馆、 嵩明县美术协会

3

讲座时间

2024年4月27日(周六)9:30

4

讲座地点

主讲人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阿平,男,白族,中共党员, 1972年2月生于云南省兰坪县。2007年7月,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张志平教授;2022年6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师从韩璐教授;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史馆创作员、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自2011年以来先后参加了13次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国家级展览,包括4次获奖、5个具备入会资格条件的入展,共获9个中国美协入会资格条件;5次入选由中国画学会主办的年度大展,并4次获奖;3次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画学术研讨会;21次参加由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省级展览,并有4次获奖。2021年10月中国画作品《清夏蝉未鸣》入选由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政协、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光辉历程—第五届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美术双年展(特展)”。2022年,中国画作品《雨林春早》获“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暨林风眠创作奖”——(博士类)金奖,并被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来源:县图书馆|编辑:顾燕波 卜圆圆

审核:雷霞|监制:朱忠元

发布:嵩明县融媒体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