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梨小食心虫是桃、梨、苹果等多种果树上的主要害虫,为江苏省二类农作物病虫害,可造成植株新梢折捎、蛀果等危害,严重影响果树产量与品质。果树主产区要坚持绿色引领,优先采用害虫性迷向、性诱杀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成虫监测情况,抓住防治适期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控制梨小食心虫发生危害,保障果品生产安全。

一、越冬代成虫发生情况

近期气温回升,梨小食心虫越冬代进入羽化高峰,王集镇陈楼监测点4月5-18日单板平均累计虫量739.67头,比去年同期增加21.72%,预计今年睢宁县梨小食心虫呈偏重发生趋势。

二、绿色防控技术方案

1、应用性信息素迷向丝

连片种植面积30亩以上的果园可推广应用。从越冬代成虫羽化前至9月底止,每亩悬挂30-40根迷向丝(条),悬挂位置在树干离地面2/3处,干扰雌雄虫交配、减少下一代虫量。前期没有应用的果园可在5月中下旬一代成虫羽化之前,及早悬挂性信息素迷向产品。

2、性诱捕器诱杀

每亩悬挂2-3个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捕器,在虫量较低时可以起到诱杀雄虫,减少虫量基数的效果,在监测到成虫高峰后,可作为指导化学防治的依据。

3、科学用药

坚持打早打小的原则,抓住花后至幼果期的防治适期,适时开展药剂防治。梨小食心虫以初孵幼虫钻蛀为害,一旦钻入嫩梢和果实则较难防治,因此要结合成虫性诱剂监测情况,抓住一、二代成虫高峰后5-7天和三代成虫始盛期几个关键时期开展化学防治,可选用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甲氧虫酰肼、联苯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等化学药剂单剂或复配剂和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药剂进行防治,使用生物药剂防治的用药时间要提前3-5天。

注意事项: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