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 CSCO指南会抢先看!

整理丨Lily

4月26日-27日,2024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将于济南召开。届时,国内多位知名学者将齐聚一堂,梳理领域研究进展,探究临床疑难问题,共同促进最新版CSCO诊疗指南的制定和推广。

《2024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亦将在本次大会正式发布。为此,医学界肿瘤频道特邀指南执笔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赵宏教授解读指南的更新要点,并分享指南制定背后的故事。

兼顾循证证据与临床应用,CSCO指南更贴近我国实际

谈及制定指南时面临的挑战,赵宏教授分享到:“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个相对罕见的疾病领域,在为其制定诊疗指南时,我们面临了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匮乏。因此,我们在编制具有中国特色的CSCO指南时,特别强调指南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在指南制定过程中,为弥补高级别证据的不足,专家组积极吸纳了众多中国专家的研究成果。因此,相较目前国外主流指南,CSCO指南呈现出显著区别。

同时,鉴于证据级别的限制,我们在一些推荐意见中并未采用如‘必须用’或‘必须不用’等过于绝对的说法,而是提供了相关的临床研究信息作为参考,旨在帮助指南的实际使用者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既体现了我们对循证证据的重视程度,也充分考虑了指南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

从“难以规范”到“精准规范”,指南稳步推进NENs个体化诊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疾病,其诊治过程需要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的指导下推进。然而,MDT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因其涉及多个科室,包括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病理科以及分子遗传学等专家的参与协作。

对此,赵宏教授表示:“总体而言,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强调在MDT指导下,参照指南或者共识进行个性化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在个体化或精准治疗方面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我中心团队近期发表的一项多中心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证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的免疫组化状态可预测含替莫唑胺化疗方案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疗效。

此外,其他国内团队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在既往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三种临床分型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精细的分型或分类方法,这将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选择手术时机以及围术期的系统性治疗方案。”

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的未来,赵宏教授总结到:“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持续深入、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结合临床经验的长年积累,我们将更深入地理解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与分类,并在MDT的指导下开展个体化的精准治疗。”

NENs诊疗仍面临诸多挑战,探索之路未来可期

目前,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领域的需求迫切,且远未满足。从药物角度看,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可用的药物相对有限,除了生长抑素类药物外,仅有少数几个如索凡替尼等具有神经内分泌肿瘤适应证的靶向药物。在化疗方案的选择上,目前则仍以替莫唑胺联合希罗达等方案为主。因此,研发更多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药物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赵宏教授指出: “对现有治疗药物与方案的选择,也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适应证、肝转移治疗的临床分型等。特别是对于肝转型分型三型的病人,如何评估其再分期并确定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某些特定原发部位,如胆囊混合性癌的患者,如果前期的系统性治疗有效,手术治疗可能会为患者带来明显的获益。 ”

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类罕见疾病,因此难以开展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深入探索。在此基础上,发掘真实世界数据或开展有针对性的前瞻性研究,有望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宏教授

  •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

  • 腹部外科实验室副主任

  •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常委、副秘书长

  • 中国医促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 中国医促会肝脏肿瘤分会青委会总干事

  • 北京中山医学会副会长

  •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秘书

  •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肝转移学组委员

  • 中国医促会结直肠癌肝转移专家委员会委员、秘书

  • 《Chinese Medical Journal》通讯编委

  •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副主编

  • 擅长结直肠癌肝转移,神经内分泌肿瘤,间质瘤,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5项,参加863、973项目3项。发表SCI论文21篇(第一/通讯作者),IF;10分3篇,其中Nat Genet 1篇,SCI总影响因子;100分。获华夏科技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各1项。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二等奖。首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

精彩资讯等你来

责任编辑:Sheep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