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时任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巡查到了115师344旅,作为以红25军老战士为主要人员整编过来的队伍,朱德对344旅充满了好感。

缘由是旅长徐海东曾在1935年时,代表红25军,给了中央红军5000元,帮助中央红军安然度过了在陕北的第一个冬天。

可是让朱德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次来344旅,却是因为一个人,让他本来美丽的心情,蒙上了一层寒霜,为此,他罕见发怒。

344旅发生了什么事?又是谁惹得朱德生气呢?此人结局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在民族危亡之际,我党与国民党进行了第二次的合作,共赴国难,为此,红军整编为了八路军,南方诸省的游击队,整编为了新四军。

曾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的徐海东,被任命为了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

344旅下辖两个团,分别是687团及688团,其团长分别为张绍东,陈锦绣,两人都是红二十五军的老人了,打过许多硬仗,恶仗,将他们任命为团长,也是名副其实。

不过,在谈到副团长人选时,倒是让许多人都有些惊讶,特别是688团的副团长田守尧,因为他实在是太年轻了,这一年,仅2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守尧

田守尧是安徽六安人,1915年出生,16岁参加了六安河西农民暴动,随后转入了红军队伍,正式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红二十五军,田守尧先后做过班长、排长、军部交通队指导员等职,1934年,他跟随徐海东参加了长征,在此期间,红二十五军转战于鄂豫皖甘陕5省40个县,行程1万多里。

长征期间,每逢战斗,田守尧都冲锋在前,为此,他曾六次负伤,也正是因为如此,田守尧虽然年龄小,却是在部队内积攒了很高的威望。

徐海东对田守尧很是欣赏,多次对他委以重任。

红二十五军抵达陕北后,与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年仅20岁的田守尧,被任命为了78师师长。

担任78师副师长的,就是后来被誉为“旋风司令”的韩先楚。

能够成为韩先楚的上级,可见田守尧的不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全面爆发后,田守尧被任命为了688团副团长,上任后,他保持了以往的作风,敢打硬仗,恶仗,因而在部队内,他的威望比之前更高。

那么,这么一位优秀的年轻人,到底是如何惹到朱德总司令了呢?

实际上,这件事与344旅旅长徐海东也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地革命时期,徐海东的名头很大,蒋介石曾悬赏25万大洋,在当时,达到这个数目的,还有两人,一位是毛主席,另一位就是朱德。

由于在打游击战时,徐海东给予了国民党部队很大的损失,因而徐海东也被称为“徐老虎”

可也正是由于徐海东的勇猛,使得他多次负伤。

到了抗战时期,徐海东虽然正值壮年,但是他的身体负荷太重,经常生病,无法正常工作,

1938年,徐海东的病情反复发作,不得已,他只能辞去旅长一职,另择他人。

徐海东要辞去旅长,在当时的344旅,最符合条件,也是最合适的人,便是田守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344旅政委的黄克诚,与田守尧也是老相识,他对田守尧也很欣赏,认为一旦徐海东辞职,那么来接替徐海东的人,田守尧别无旁贷。

朱德此时在344旅巡视时,也对田守尧很是了解,对于田守尧担任旅长,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而他给八路军总部,党中央发电提议,要田守尧接替徐海东任旅长。

朱德,黄克诚对自己的赏识和期待,让田守尧非常高兴,他也期盼着能够更进一步,可是让田守尧与朱德等人都没想到的是,很快,党中央就回了电。

党中央的回电大意是田守尧资历有些轻,不适合当旅长,因而,党中央派来杨得志任旅长

听到这个消息,田守尧脸色都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后,旅部为徐海东举办了欢送会,田守尧心里憋着去,没有前去参加。

那一天,朱德在会上脸色很不好看,他万万没想到,在八路军的干部中,居然还有人因为职务的高低闹别扭,这实在是一个不可饶恕的过错。

第二天,朱德就找来到344旅的几名领导,开口便说:“开检讨会。”

根据朱德的建议,部队很快召开了检讨会,作为当事人的田守尧,也来到了会场,接受着众人的批判。

由于田守尧在344旅威望很高,再加上他能力确实很强,因而大家在批判他时,都选择了沉默。

时任旅政委的黄克诚带头发言时,批判得很是委婉,因为在他看来,田守尧确实是344旅旅长的最佳人选。

听着这些人在台上的细声细语,朱德当时就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指着参加会议的人,大声喝道:“你们这是开的什么检讨会?不敢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戏点到谁谁就唱,没点到你就不能出台,共产党员,我们都得听党中央的,谁也不能闹情绪。”

朱德一番振聋发聩的发言,惊醒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田守尧。

这时,众人终于醒悟过来,纷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之后,大家开始对田守尧进行了善意的批评。

自从听了朱德的一番话,田守尧此时心里的憋屈早已消失殆尽,他虚心接受了同志们对自己的批评,并且表示自己日后将更加英勇作战,为革命做出更大的贡献。

直到这个时候,朱德才欣慰地点了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守尧的改变,都被上级看在了眼里,不久,他升任了344旅副旅长,“皖南事变”后,田守尧在第三师,担任了第八旅旅长,时任三师师长的,正是田守尧的老领导,黄克诚。

有了“前车之师”,田守尧为人变得低调起来,他作战更加勇猛,为人也是越来越成熟。

不过遗憾的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将领,却是在1943年时,过早地牺牲了,而让人惊叹时,田守尧牺牲三个月后,“他”却是又出现在了延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诚

1943年,在经历了6年的艰苦奋战后,全国的抗战形势一片好转,为此,党中央决定调新四军第三师部分领导前往延安党校学习,迎接即将到来的战略反攻。

2月14日,三师51名干部聚集在了师部,在师长黄克诚的指定下,师参谋长彭雄担任了干部队队长,田守尧,则是担任了副队长。

就在干部队准备按照既定路线出发时,敌人忽然开始了“扫荡”为此,黄克诚等人重新商量干部队的路线。

最终,三师党委确定,干部队由灌南,涟水之间渡盐河,过淮河,跨陇海铁路,穿越冀东,平西,然后由晋西北转入陕北。

确定好路线后,彭雄,田守尧带着干部队便出发了。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当他们到达盐河时,当地的情况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日伪军在盐河对岸布满了碉堡,防御工事,再走盐河,已经行不通,经过商议,干部队决定不渡盐河,改走海路,绕过连云港海上封锁线后在苏北赣榆县以北,由我军控制的柘汪口登岸,然后穿过山东解放区,由陆路进陕。

1943年3月16日,干部队来到了阜东县海边的一个小村子,幸运的是,他们在当地还找到了一艘400吨位的大帆船,还有一位60多岁的船老大。

当天,干部队50多人就上了船,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到了晚上,外面忽然风静浪息,船停止不动,无奈,众人在海上眼巴巴的盼了一夜。

第二天天微微凉时,船老大忽然看到对面有房子,等他们离了近了仔细一看,却是日伪军的据点。

田守尧看到后,立刻叫醒了其他人,嘴上喊着:“立即准备战斗,我是军事主官,由我负责指挥。”

众人听后,即刻按照田守尧的布置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一会儿,日军开着汽艇来到了帆船前,两名日军大摇大摆上了船,时任新四军某团政治处主任的程世清趁敌人没有站稳,将其中一个日军推到了海里。

战斗就此打响。

在激战中,干部队的一些队员当场牺牲,其中包括三师参谋长彭雄。

田守尧一边指挥战斗,一边让船老大将船往岸边靠,双方激战持续到下午时,田守尧让帆船靠岸,随后带着同志们下船向我军的柘汪口前进。

遗憾的是,田守尧带着妻子前行时,不幸陷入到了海滩上一条深水沟,经过几天的颠簸和战斗,田守尧的身体早已没有力气。

两人跌入深水沟后,当即被浑浊的海水淹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其他的同志突围了出去,为了纪念16位牺牲的同志,当地后来在连云港赣榆县马鞍山建立起烈士陵园怀念他们。

田守尧牺牲了,可是“他”故事,却没有结束。

战后,国民党的特务侦察到了这次战斗的具体情况,为此,国民党军统负责人戴笠,亲自策划了一个针对我党领导的计划。

3个月后,一位叫“田守尧”的人,来到了延安,1943年6月22日,他即将被毛主席接见。

也许是冥冥中早已注定,就在毛主席准备接见这位“田守尧”时,延安保卫处,却是将他一举抓获,扼杀了军统的“阴谋”

这一切,都源于被誉为延安“福尔摩斯”的布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鲁是广东乐会县人,1909年出生,17岁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土地革命时期,布鲁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上海码头工人总工会、上海海员工会党的书记等职,1937年初,他被送入红军大学四大队学习,毕业后,他被安排到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处,负责保卫工作。

布鲁不愧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保卫人才”,他来到延安不久,就破获了一宗“大案”,即“汉中特训班”

长话短说,这个“特训班”,是一群国民党特务为打入延安所成立的,后来,在布鲁的领导下,延安保卫部门,一举破获此案,并且抓住了数位国民党特务。

毛主席得知此消息后,还公开表示了布鲁有功,称他为“延安的福尔摩斯”,之后,布鲁还升任为了保卫处的处长。

也正是多年的谍报经验,使得布鲁在1943年时,再次破获了一宗“大案”

这个“大案”,便是之前提到的,有关于已经牺牲的“田守尧”再次出现在延安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布鲁发现,有许多国民党特务开始无规则地想要潜入边区,这件事引起了布鲁的高度重视,他认为很有可能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因而布鲁要求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必须每天都要从军委和中央办公厅抄来主要中央领导人的日常活动安排。

6月的一天,布鲁忽然看到一条消息:6月22日上午10时,毛主席接见新四军第八旅旅长田守尧。

也许是多年的经验,布鲁断定,这件事可能会有什么问题,随后,布鲁便拿到了田守尧的一些基本资料,上面显示着,田守尧是3月上旬从华中出发,经渤海,冀东,平西进入了晋西北,然后再进入了边区。

虽然看着资料没什么问题,但是布鲁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

随后,布鲁给晋西北我军的兵站打了电报询问具体情况,很快结果传了过来,看到内容,布鲁深吸了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延安的这位“田守尧”,称自己的介绍信丢了,因而无法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身份,而晋西北兵站给布鲁的消息时,田守尧并未经过晋西北。

思来想去,布鲁心里有了注意,他找到了上司钱益民:“我建议马上审查那个田守尧。”

钱益民同意了。

之后,经过审查,这位“田守尧”终于坦白,他是国民党军统的一名特工,而真正的田守尧,已经牺牲了,让人觉得更加惊险的是,这位特务的身上,还带有一把消音手枪,幸好有陈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