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德国总理朔尔茨率众各部门高层和俄大规模商业代表团访华,将2024年中欧合作推上了小高峰。

期间双方达成战略共识,希望双边深化合作、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并明确强调不会对华“脱钩”,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等等。我国对来访者一直抱有善意,既然德国诚意满满,这场3天的访问之行自然非常愉快。

但没想到,朔尔茨刚回国没几天,欧洲就对华翻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18日,欧盟跟随美国步伐对华泼脏水,宣称中国军工企业正向俄罗斯提供可制造武器的零部件,并炒作中国“动机不纯”,保持中立立场不是为了降温局势,而是“坐山观虎斗”,一旦西方反俄决心下降,中国的“援俄”力度将更加有恃无恐。

而在22日至23日,英国、德国也开始炒作所谓的“中方间谍”,并逮捕了多名当地公民,指控其为中国的间谍活动提供便利。

同在23日上午,一家中国监控设备制造商在在波兰和荷兰的办公室,遭遇欧盟FSR的“未行通知突袭检查”,这种突袭检查也被译为“黎明突袭”。该机构宣称,“有迹象表明”,该公司可能接受了扭曲内部市场的外国补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为什么突然针对中国进行一连串的发难?

一方面,今年不仅是美国要进行大选,欧盟议会也要在6月进行选举,这意味着欧洲将迎来新一轮的政治洗牌,而“中国牌”从来都是西方政客强有力的“竞选武器”,炒作中国援俄、构建中国、调查中企等等,只要是和中国沾边儿的话题都能有热度。

但这样靠着抨击中国上位的政客们,基本上都是利己主义者,欧洲的利益将是次要的,自然也就无法带领欧盟实现所谓的“战略自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欧盟对中国的抹黑、对中企的调查,本质上还是大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举动。

除了23日的“突击检查”之外,欧盟已经在FSR框架下启动四起调查,毫无例外全是针对中国企业的,且都是新能源相关领域。主要原因是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崛起,尤其是新能源电车,更是快速占领市场,让欧洲本土车企感到危机。

为了打压中企,这种没有丝毫事先通知的突袭检查,也说明了欧洲营商环境的恶劣。这不仅损害了中企在欧洲的利益,也会让欧洲市场投资信誉大大降低,让外部投资商人望而却步。

当然,欧盟这边儿大打“中国牌”的另一个原因,也是变相和美国进行谈判。在欧盟突袭调查中企的前一天,美国国会刚刚通过610亿对乌援助。眼看着目的已经达到,欧盟也就不再继续维护“中欧友好”的外在关系,继续和中国交恶,向美国摆明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根究底,欧盟的本质就是一群利己但不太聪明“商人”,虽然国际关系的本质就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只看重当下的利益是非常肤浅的。既然欧盟一直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战略自主”,那为什么不选择和中国合作,利用美国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打一个时间差,从而办几件大事,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价值呢?

说到底,还是格局不够大。如果欧盟稍微聪明些,也不至于被美国不断剥削,沦为忍气吞声的小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