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15日的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等人的瞎指挥,选举毛主席为政治局常委,并确定了毛主席在我党我军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能够顺利召开,其实多源于一个人的努力,此人就是时任军委副主席的王稼祥。

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投出的关键一票,让许多人都很诧异,因为王稼祥的身份太特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博古来到中央苏区,随后成为了苏区的主要领导人,毛主席的政治生涯由此进入到低谷时期,博古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权力,多是因为他与王明的关系较好。

王稼祥要比博古早两年来到苏区,他来到苏区后,历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兼中革军委副主席等职,是中央红军中鼎鼎大名的人物,而王稼祥之所以能够担此重任,也是因为他与王明关系较不错。

对于王明,王稼祥,博古等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曾在苏联留学,而在苏联留学时,他们那一批的人,被统称为了“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土地革命时期,王明和毛主席相处的并不融洽,两人可谓是对立关系,如果按照这个情况说,那么,王稼祥与毛主席也应该是对立的关系,可是为什么在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却成为了最支持毛主席的人呢?

这一切都要从头说起,后来,也是因为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的关键一票,他获得了毛主席的信任和器重。

此后,毛主席多次对王稼祥委以重任,并于1949年时,专门询问王稼祥:“我们应该定都在哪?”

王稼祥是如何回答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6年,王稼祥出生在安徽泾县的的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时期,王稼祥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先后读了私塾,小学,中学,在中学时,王稼祥接受了新思想的教育,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19岁时,王稼祥加入了共青团,随后,党组织派他前往苏联学习,深造,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次的“国外留学”,待王稼祥回国后,他受到了党组织超乎寻常的重用。

也是在苏联学习时,王稼祥先后结识了王明,博古等人,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共产国际批判了我党的“立三路线”,王明趁此机会上台,同年12月,共产国际派际东方部副部长米夫亲自来华,贯彻国际路线,扶植王明,由此,虽然此时党的总书记仍是向忠发,但是实际上由共产国际支持下的王明掌握了党的最高领导权。

至此,一大批王明教条宗派的“干将”被委以重任,其中就包括博古,王稼祥两人。

王稼祥在王明的支持下,于1931年来到了中央苏区,担任了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也是在这里,王稼祥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毛主席在中央苏区执行的各项政策,王稼祥最初是不了解的,但是经过调查后,他非常赞同毛主席的做法。

在中央苏区,王稼祥看到是按照毛主席的主张去办的,总是行之有效,而按照王明的指示去办的,就往往适得其反,一时间,王稼祥陷入到了深深的思考中。

从入党的时候,王稼祥就告诉自己,穷尽自己毕生之力为革命做贡献,决不做有损于革命的事,有了觉悟,王稼祥逐渐的脱离了王明“宗派”,向毛主席靠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2年,苏区中央局全体会议在江西宁都举行,要求撤销毛主席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让其专做政府工作,就在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同意时,王稼祥站了起来,公开支持毛主席做军事指挥。

王稼祥的做法可谓是晴天霹雳,所有人都感到了震惊,连毛主席都很诧异,他一直以为王稼祥是王明的人,可是这个时候王稼祥的做法,却是如此的出乎意料。

可惜的是,尽管王稼祥尽力反对,但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毛主席还是被迫离开了红军的领导岗位。

由此,红军此后的作战和建设都遭到了重大的损失,王稼祥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王稼祥也感到无力的是,此时王明的左”倾错误思想已经在中央占据了上风,其中全力执行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的人,便是博古。

博古是中央的负责人,王稼祥仅是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兼军委副主席,他想要改变这一切,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这样,王稼祥眼睁睁地看着博古,李德瞎指挥,导致红军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撤离苏区,进行长征。

湘江战役后,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王稼祥再也无法忍受,他找到了老战友张闻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稼祥:“像博古,李德这样指挥下去,能行吗?”

张闻天:“我看不行,还是要请毛泽东同志出来,他打仗有办法。”

听到这句话,王稼祥心里更坚定了一些,他等的就是这个答案,王稼祥:“只有请毛泽东出山,才能拯救红军。”

张闻天:“我看是的。”

王稼祥:“我再去联络一些人,等到了遵义,我们就把博古“轰”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王稼祥找了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杨尚昆等人,他们纷纷表示赞成王稼祥的提议,至此,关于遵义会议的部署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在我党的历史上,遵义会议的召开,实际上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时的人心所向。

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发言振聋发聩,与此同时,他还提议将毛主席任命为政治局常委,负责军事指挥红军,掌控大局。

听到王稼祥的话,参加会议的众人纷纷表示同意,就这样,毛主席被确定为了我党中央的核心人物。

对于王稼祥在遵义会议上的表现,几十年后毛主席说:“王稼祥是最早就支持我的,遵义会议上没有他不行 ,他投了关键一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与王稼祥的友谊更加深厚,此后,毛主席对王稼祥一直都很信任和器重。

1949年1月,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放全国指日可待,关于新中国定都一事,成为了毛主席心中的一件大事,为国家定首都,兹事体大,不可怠慢,毛主席一直犹豫不决,这时,正巧王稼祥来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

在毛主席的眼里,王稼祥有着浓厚文化底蕴,还有着超乎于常人的眼光,找他来问准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到王稼祥,两人寒暄一番,随后毛主席问王稼祥:“我们很快就要取得全国的胜利了,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在哪?”

接着,毛主席又说出了西安,开封,南京,北京几个地名。

王稼祥思虑一番,提议最好将首都确定为北京,他的理由是,北京距离苏联,蒙古近,没有战争的忧虑,而且北京地理位置好,是扼守东北与关内的通道,再加上北京也是明清时期的首都,人民从心理上乐于接受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完了王稼祥的建议,毛主席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稼祥,你的分析正合我意。”说完这句话,两人相对而笑。

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成为了我国首任驻苏联大使,开始了自己的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