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从多数强省会城市的发展轨迹来看,省会城市的常住人口规模,如能占到全省常住人口规模30%的比例,那么,就是能达到强省会标准的。

2022年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为3865万人,也就是说,如果有30%的人口,即1160万常住人口人口,居住在省会城市贵阳,那么贵阳的省会城市首位度,在人口权重上,就是比较可观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阳作为贵州省为数不多的人口净流入城市,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52.19万人,到了2023年,常住人口就超过了640万,10年间的增量,达到了约188万,也就是说,每年平均增量高达约18.8万。

而且,随着城市的人口规模越大,城市的能级和经济盘面越大,对周边城市的虹吸力就会越强。

也就是说,如今步入600万人口之后的贵阳,吸引力要远远大于当年400万人口的贵阳,未来这座城市的人口增量,大概率会一年比一年更多,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看贵州的另外2个人口大市,一个是遵义,一个是毕节。

2022年末,遵义户籍人口826.36万人,常住人口659.65万人,存在近-167万人的差值。

2021年,毕节户籍人口954.86万人,常住人口684.48 万人,存在近-270万人的差值。

2022年,贵阳户籍人口约450万人,常住人口约622万人,存在+172万人的差值。

也就是说,贵阳作为省会城市,常住人口的数量,是远远高于户籍人口的,这是非常明显的人口净流入城市。

而如果按照遵义、毕节的人口净流出规模来算,总共有437万人,这437万从遵义、毕节外流出来的人口,并不是都涌入贵阳的,很多也是外流到了省外江浙沪、粤港澳大湾区等。

从全贵州的人口净流出规模来看:

2021年贵州全省户籍人口4637.32万人,常住人口3852万人,也就是说,有近785万贵州人,常年在省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按照贵州全省人口的净流出规模来看,这785万人中,哪怕只有一半的人回到自己的省会城市贵阳,也是393万,近400万的人口增量,与贵阳当前的640万人口相融合,那么省会城市贵阳突破1000万人口规模,是指日可待的。

而就算是遵义、毕节外流的人口达到437万人,如果大部分哪怕是80%的人,都流向自己本省的省会贵阳,也是要达到进350万的增量,按照贵阳当前640常住人口规模和每年的增量计算,也是能够达到1000万规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作为西部省份,生育率是比较高的,对比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未来人在哪里,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就可能在哪里。

因此,做大做强省会城市贵阳,增强贵阳对于本省人口的吸引力,也是能够留住全省人口、人才的关键举措。

但凡能够逆转贵州的人口净流出的态势,一改“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人口净流出局面,那么不仅省会贵阳,包括省内的其他市州、县城都会大大受益,但关键的一步,就是首先要把贵阳做大做强。

当贵阳对省内人口有足够的吸引力,人们在家门口打拼挣钱,就能和到沿海发达地区拿到差不多的回报,甚至还更有性价比的时候,那么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回流到自己的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