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更好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引导市民自觉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今年上海将在持续落实常态长效管理的基础上,探索新机制、实行新举措、运用新实践。

记者日前从浦东新区举办的"沪尚回收"可回收物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宣传活动上了解到,全区"沪尚回收"可回收物服务点等信息将于5月底前完成平台录入,而惠民回收点、示范可回收物中转站于9月底前完成建设,10月底前完成区级验收。

"沪尚回收"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务平台,是方便居民有偿交投可回收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可回收物流量流向追踪、数据准确真实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托底保障的重要平台。

除在服务点外张贴小程序二维码外,浦东各街镇通过多种途径广泛推广,如发动辖区内居委、物业、垃圾分类志愿者、主体企业工作人员作为"沪尚回收宣传官"提升居民知晓率,借助快递外卖小哥等人员宣传到户的优势,扩大"沪尚回收"品牌影响力。

统计显示,上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已近5年。2023年,全市可回收物日分出量达到7698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9443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264吨。

浦东新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康永良表示,今年全区将通过数字赋能升级可回收物回收体系,进一步增强市民可回收物交投、交售体验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推动了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唐玮婕

文:唐玮婕 图:资料照片 编辑:商慧 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