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石化基的原材料,它帮助下游客户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甚至能够达到零排放,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价值创造。”近日,在谈到塑料循环产品时,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表示。

当然塑料循环产品也会遇到成本略高及市场接受程度的问题,王丽说,成本取决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目前来看,塑料循环产品的成本是高的,因为产业链需要重建,整个产品的回收、非石化基原材料的回收,成本都是相对来说较高的。不过,她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有完善的政策法规指引,那么应该寄希望于未来长期的发展,规模的效应能够帮助实现成本优化,但是短期看,这是必须要面临的现实问题”。

伴随不断增强的全球环保意识以及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塑料回收利用对汽车行业实现可持续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材料制造商科思创携手汽车价值链合作伙伴,率先推进车用塑料闭环再生的实验项目,助力汽车行业应对塑料废弃物管理方面的挑战。

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发起的联合试点项目下,科思创将与合作伙伴共同探寻报废汽车高值塑料的闭环再生路径,旨在建立一个高效、可持续的车用塑料回收体系,从而推进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项目启动仪式于正在上海举行的CHINAPLAS 2024国际橡塑展科思创展台举行,合作方还包括蔚来汽车和大众汽车、中国回收企业格林美以及TÜV莱茵等第三方认证机构。

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全球总裁王丽表示:“我们非常自豪能携手志同道合的汽车价值链合作伙伴,开创车用塑料闭环再生的先河。借助跨领域资源优势,我们有信心合力建成车用塑料回收闭环,从源头上减少塑料废弃物产生,降低碳排放并提高资源利用率。我们志在通过本次联合项目,驱动汽车行业加速驶向更可持续的气候中性未来。”

作为该试点项目的一部分,各方将组建专家团队,探索将废弃聚碳酸酯部件(如报废汽车前大灯)回收制成消费后回收再生(PCR)聚碳酸酯,再次用于生产汽车内外饰,从而节约资源并减少碳排放。

该项目也将为汽车制造业提供长期解决方案。随着日益严苛的环保法规出台,汽车行业亟需更多性能卓越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PCR聚碳酸酯材料。以2023年欧盟委员会公布的一项新规提案为例,为促进汽车行业循环利用,制造新车所用塑料中的25%必须来自消费后回收材料,而这其中的25%必须回收自报废车辆。

在2024国际橡塑展期间,科思创还将展出更多面向汽车行业的解决方案,例如智能前格栅和一体式前大灯,助力推动智能互联和循环经济的未来。(完)(李佳佳 金奕伶)

本文源自:中新网上海新闻

免责声明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文章、图片、视频、链接等,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作为商业用途,亦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尊重原创作者的一切权力,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10-5772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