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主要包括刷单返利、虚假购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贷款或代办信用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等。今年一季度发生的这5起典型案例,再次敲响了反诈警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引以为戒,不断提高防范意识。

案例一

刷单返利类诈骗

3月5日,某市市民覃某刷抖音视频时,在评论区看到关于“抖音百万任务粉丝群”的信息并申请加入该群。后在群管理员的引导下注册某APP,通过做刷单任务赚取相应任务本金的20%佣金。刚开始的几单,覃某均顺利拿到了100元至300元不等的报酬,但随着“任务金额”越来越大,系统频频提示覃某操作失误,需要缴纳“保证金”“履约金”等方可继续任务。至报案时,覃某已被骗118万元。

案例二

网络交友类诈骗

2月,某学校一名女老师小花(化名)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婚恋交友”广告推荐,认识了一名自称是现役军人的男子黄某。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黄某称自己太忙,没空打理“生意”,希望小花帮忙照看。随后,黄某发来名为“国药平台”的网络平台链接,让小花登录进去。小花浏览平台信息后,认为有利可图,便联系客服注册本人账号进行“投资”,累计投入123万余元都无法提现后,小花才意识到被骗了。

案例三

涉“两卡”类犯罪

3月14日,某院校的学生小谭、小刘、小黄为谋小利,通过境外聊天软件Telegram,为境外诈骗分子提供便利。随后,诈骗分子利用“手机口”远程操作三人的手机,向2名被害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16万元(该3人获得报酬550元)。目前3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立案侦查。

案例四

冒充政府机关类诈骗

3月5日,某市市民义某收到一个陌生快递,快递内有一份打着国家乡村振兴旗号的投资项目介绍文件。义某添加文件上的“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后,“工作人员”便向其发送链接,要求义某点击链接下载一个名为“圆梦憧憬者”的APP。随后,APP的“客服”告知义某,向指定银行账户转账2.45万元的手续费,就可以提现245万“扶贫资金”。义某照做后,APP账户上立刻显示余额245万元,但处于冻结状态。当义某联系“客服”如何提现时,对方称义某的账户和身份信息输入错误,需要解冻费4.9万元。至此,义某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遂报警。

案例五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1月18日,某市市民梁某在名为“中植聚会”的公众号里看到一篇文章称有赚快钱机会,可扫描二维码加入QQ群。梁某随即扫码入群,之后该群群主以验证身份为由,申请添加梁某为QQ好友。交流一段时间后,2月初,群主表示有一个投资现货黄金的平台可以赚钱,让梁某下载一个名为“YL Group”的软件,在该软件上进行投资。2月24日,梁某欲提现在“YL Group”投资的钱时,软件客服告知梁某需交纳“个人所得税”才可提现。在梁某向客服提供的账号进行转账后,收到了预警短信,得知可能被骗的梁某立刻报警求助。

来源:南天一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