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邹建星展示大闸蟹。  (资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朱新国 周函 本报通讯员 昆淀轩

48岁的邹建星从事水产养殖多年,是昆山有名的水产养殖“土专家”,被选为昆山市高素质农民协会副会长,2020年在第二届全国淡水虾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还获评“养殖能手”。在昆山市淀山湖镇梅家泾养殖园区,昆山秋上品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建成有标准养殖塘口25个,占地560亩,不同品种的鱼、虾、蟹在自由嬉戏觅食,邹建星大部分时间都守在这里,不停探索和推广符合本地特质的水产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

邹建星是土生土长的巴城人,初中毕业后,在当地日资企业一干就是12年。2002年,邹建星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和市场资源,离职创业做起了机械加工贸易。“当时的生意不好不坏,勉强维持生计。”邹建星说,2008年,村里有120多亩平均水位8到9米的深水塘计划对外承包,这让他萌生了转行养殖业的想法。“虽然养殖池塘绝大多数水深为1.5米至2米,但我父母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养鱼、养蟹,我从小耳濡目染,想着总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决定试一试。”

然而,现实给了邹建星狠狠一巴掌。“深水塘养殖与普通塘养殖差别很大,由于水位太深,普通养殖方法根本不适用,池水太‘瘦’,鱼也跟着瘦,不但死亡率高,长得也非常慢,连续3年都赔了本。”邹建星说,周边养殖户他都请教遍了,但由于塘口情况差异较大,没有经验可以借鉴。

作为全国100个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市、区)之一,近年来,昆山逐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培育机制,与多所农业大学、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由政府出资支持农民免费上大学,帮助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和农业技能,探索出一条集教育培训、跟踪服务、产业发展、金融信贷、社会保障于一体的高素质农民培育特色之路。

2016年6月,通过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邹建星报名参加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大专班。他按照课堂上教的方法栽种水草,养的螃蟹产量高、品质好,“课堂上讲的,都是我们最需要、最贴合生产实际的。”

2019年2月前往南京市高淳区一家螃蟹养殖基地的实践观摩,让邹建星印象深刻。当地养殖户对水塘开展高标准改造,利用新材料修建新式护坡,防止螃蟹逃逸,在水下安装温度检测仪及可视化摄像头。登录手机客户端,即可获取水塘水温、水质、溶氧率等多项参数,了解螃蟹生长状况。

邹建星边参观,边听基地养殖户传授经验:“水温调节、饵料投放等不能只凭经验。养殖要更加精细化,养出的蟹重量、品质才有保证。”

参观后,邹建星和基地建立长期联系,请对方上门指导。后来,他有样学样,在淀山湖镇流转了300亩水塘发展智慧养殖,产出的蟹个大质优,真正让水里游出了“金疙瘩”。“现在,我们家养的蟹亩产量比前些年提升了约两成。”邹建星说。

得益于对农业科技的不懈追求和深厚积累,“秋上品”先后被授予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农民田间课堂)等,并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开展合作成立水产科技学院产学研合作基地。目前,由其作为项目实施单位承担的昆山市种养殖三新工程项目“河蟹雌雄分养关键技术探索”和姑苏乡土人才(农业专业类)培养资助项目“优质红膏扣蟹培育技术”正在加快出成果,将为水产养殖行业贡献新的经验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