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大宸设计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与设计,再现其历史风貌与文化价值。以下是大宸设计·古建筑项目节选。

01

石门禅院重建设计

石门禅院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鼎盛于明朝,毁于30年代日军侵华,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曾被评为龙洞八景之一的“宝寺僧归”,是一处僧俗大众安顿身心、暂歇尘劳的净土。项目设计以“伽蓝七堂制”为原型,以明清寺庙形制为依据,以禅宗要义为主要内涵,意在打造一个张弛有度、僧俗共存的体验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大元帅府修缮设计

大元帅府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18号,珠江南岸,江湾桥畔,是一片西式风格、鹅黄色调的建筑群。前身是广东士敏土(水泥)厂办公楼,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中华民国大元帅后,以其为府邸。为整体保护大元帅府,恢复与再现其历史风貌,完善广州珠江沿线城市景观节点,发展城市旅游事业,大宸设计多次参与到大元帅府的设计修缮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默娘之家民宿

默娘之家民宿,建筑为岭南文化风格,嵌入了妈祖文化和传统文化元素,共三层,总面积约556㎡,功能涵盖餐饮、住宿、会务及研修等。设计以木、石、砖、瓦等材料肌理和原色,展现场所温和、质感的一面,照顾人在空间中的情绪与感受,创造柔和舒适的居住、游赏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正觉禅寺重建设计

正觉禅寺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禅宗“一花五叶”之第一叶沩仰宗的祖庭。上世纪初,正觉寺湮灭于世。正觉寺重建方案设计灵感来源于佛学概念和“一花开五叶”的禅宗传承理念,将场地、布局、形制寓意为再生之花、山林之花、禅宗之花,意在建设一个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禅宗道场。与山水共情,供僧俗共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金刚禅寺扩建设计

金刚禅寺地处广州白云区,前身为东岳庙,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六百五十余年。由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禅武堂、念佛堂等建筑所构成,占地面积三十余亩。项目在寺庙原址进行扩建设计,殿宇宏雅,肃穆庄严。佛像皆由樟木精雕而成,肃穆巍峨,法相崇尊,天王犹如金刚,神威武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江门茅龙书苑

茅龙书苑位于江门市蓬江区金蟾山山麓,占地6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项目以江门历史名人,明代理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琴学家,并有“岭南一人”之称的陈白沙先生的学术思想、茅龙书法艺术以及古琴文化为主题,按岭南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建造,由牌坊、主楼、碑刻、水榭、长廊、园林和广场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增城罗氏宗祠

木必有本而后枝叶繁盛,水必有源而后川流不息。罗氏宗祠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宁西街,项目为仿古建筑风格的迁建工程。硬山顶,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红砂柱,麻石脚,呈现岭南文化风格。宗祠沉稳大气,庄严肃穆,是罗氏族人缅怀先祖,凝聚宗族之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8

南沙湿地廊桥寻梦项目

作为南沙湿地新八景之一,廊桥寻梦项目坐落在十八涌上,直面伶仃洋。廊桥凌空飞架,由闸、桥、亭组成,似长虹饮涧,如新月出云。桥面以岭南风格建筑物为主体,外观采用五孔拱桥造型。独有的岭南建筑风格和自然的湿地生态景致交相辉映,浩瀚的伶仃洋与古典建筑相映成趣,充分展示着廊桥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古典园林隐逸幽静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9

化州孔庙修缮

化州孔庙,又名文庙、学宫,位于化州河西宝山公园南隅。北依宝山,南对驿道(今广海公路)。始建于北宋,现貌为清式建筑,红墙黄琉璃瓦,土木砖石构筑。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为主轴,东西配置祠宫、厢庑、斋舍等70余间,青云巷左右通连,呈方形布局。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

东濠涌文化风情街

东濠涌旧时是广州护城河,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境内,发源于白云山南麓。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城时疏通成濠。全长4225米,宽7~11米。因在广州城东,故名东濠涌。为整体提升东濠涌南段沿线片区城市环境质量,项目以街区改造及古建筑重建为契机,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东濠涌文化风情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

艺耕源博物馆

项目为仿古建筑风格,以根雕艺术为载体,结合凤凰山景区的特色,打造一个既休闲又有底蕴,极具特色的根雕文化博物馆。博物馆主要分为主展区、特色展区、VIP展区、商业区和后勤区五个功能区,满足游客展览和购物的不同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

南雄红色革命博物馆

南雄红色博物馆位于凌江路中山楼西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共三层。整个博物馆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为:一楼大堂、临展厅、文创商店等;二楼南雄市革命历史陈列厅;三楼苏区学术交流中心和博物馆办公区域。设计以红色革命为主线,再现历史时期的峥嵘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

东涌炮楼修缮

东涌炮楼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濠涌下街,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当地护沙队所建。炮楼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高约12米,外墙为厚实的青砖,楼体下面呈正方形柱状,楼顶地面向四周外飘约1米,楼顶四周墙高约1.5米。炮楼以厚石板为基座,曾有地下室和地下通道。楼内以杉木作梁,间设3层,地面铺砌阶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