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艾青曾说过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人在年轻时所做的决定和选择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我军革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曾在红军“朱毛会师”一事中立下大功,按照他的资历和贡献,他以后的革命人生一定是顺风顺水,能够获得一番大的成就。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此人却是在关键的时刻做错了选择,站错了队,以至于他此后一路走低,最终不为人知,或者说是鲜为人知,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此人是谁?他为什么会做错选择?他结局如何?

设计我军第一面军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8月20日,毛主席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毛主席不仅是这样提议的,而且还是这样做的,秋收起义时,毛主席找来起义军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处长陈树华和副官杨立三,要他们领导设计我军的第一面旗帜。

毛主席说:“南昌起义时,我党打的还是国民革命军的旗子,但是此时我们已经和他们决裂,不应该再打国民革命军的旗子,否则老百姓认不出我们,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旗子。”

这几人中,毛主席更为重视何长工,第一,何长工是“海归”,曾在法国勤工俭学,第二,毛主席了解何长工,何长工这个名字,还是毛主席为他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长工原名何坤,是湖南华容县人,少年时期,他曾在长沙甲种工业学校就读,1918年,18岁的何坤从长沙来到了北京,在长辛店留法高等法文专修馆工业科半工半读,做留法勤工俭学的准备。

在此期间,何坤结识了毛主席,并两次与其商谈工人运动和留法各项事宜,一年后,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何坤正式认定了自己的信仰为马克思主义,同年,他奔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自此彻底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4年,何坤回到国内,在家乡华容领导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何坤秘密奔赴武汉,见到了毛主席,此时由于受到通缉,何坤不能再叫原名,他就请毛主席给自己取个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说:“你有在北京长辛店打工的经历,改名叫“长工”吧,为中国人民扛一辈子长工。

自此,何坤改名为何长工,这个时候的何长工,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和器重,秋收起义时,毛主席将制作我党自己军旗的任务交给了何长工,何长工也没有让毛主席失望,在他的领导下,他们几人最终成功的设计出了我军的首面旗帜。

旗子底为红色,象征革命事业,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星内的镰刀斧头代表工农,如今,这面军旗被珍藏在江西省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何长工能力强,毛主席对他器重,让他去做重要的事,不止这一件。

促成“朱毛会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收起义队伍抵达井冈山后,毛主席时刻都关心着南昌起义剩余部队的走向,毛主席认为,如果能将南昌起义部队拉到井冈山来,两军会师,中国革命必定会翻开新的一页,因此,思来想去,毛主席将寻找南昌起义队伍的任务,交给了何长工。

在毛主席的心里,何长工是有能力完成这项重要任务的。

事实证明,何长工没有让毛主席失望,离开井冈山后,何长工先是到长沙连接上了中国湖南省委,接着,他又辗转到武汉,香港,广州等地,最终在广州,打听到了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队伍在他的老同学范石生的队伍中,这条重要消息。

何长工不敢停留,直奔韶关,最终于犁铺头见到了朱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何长工阐明来意后,朱德高兴地说:“我们跑来跑去,也没有个地方站脚,正要找毛泽东同志呢,前些天刚派毛泽覃同志到井冈山去联系了。”

毛泽覃是毛主席的亲三弟,听到这句话,何长工非常高兴,随后,他便返回了井冈山。

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朱毛会师”,中国革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在这其中,何长工可谓是居功至伟,立下大功。

而此时的何长工,也正被毛主席重用,在改造绿林好汉王佐的革命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初期,何长工完全是毛主席最为得力的助手,也因为何长工能力强,做事坚决,能克服困难,所以,毛主席也多次器重他,之后,他还让何长工担任了红军大学的首任校长。

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这几年,是何长工革命生涯的巅峰时刻。

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这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何长工做错了选择,站错了队,最终也让他高光的革命生涯“戛然而止”

建国后淡出人们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在草地上,张国焘与毛主席发生了争论,何长工作为井冈山的老同志,他居然支持了张国焘,这让很多人都想不通。

过了此事,毛主席并没有责怪何长工,而是继续任用他,不过何长工也知道自己犯了大错,所以他对工作也没什么要求,党组织给他什么工作,他就做什么工作。

1945年七大,何长工作为井冈山老同志没有当选为中央委员,很多人都诧异,何长工解释道:毛主席曾经对我说过:长工同志,中央委员会不是同乡会,中央委员会里湖南人很多。”

建国后,何长工当上了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毫不夸张的讲,这个职务与何长工的履历相比,确实有些低,不过何长工并不介意,他身在其位谋其政,兢兢业业的去做该做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80岁的何长工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了副国级,何长工得知此事后,非常高兴,他知道,这是党组织对他革命多年的肯定。

不过,也是因为何长工当初在关键时刻站错了队,所以在建国后,他的名字很少被人提起,因而有些人一提到他,并不知道他。

直到如今,随着更多的革命历史被传播,何长工的名字,才再次的隆重出现在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