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三国后期,张郃作为曹魏的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一员,成为了曹魏在关陇的支柱。他率领的魏军屡次挫败诸葛亮的北伐军,使得诸葛亮对他望而生畏。而且他能征善战很高,在军中很有威望。

直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退时,张郃在木门中伏阵亡前,他都是曹魏关陇军团的实际领导者。他死后,司马懿才真正拥有了关陇军团的指挥权。

首先分析魏延的实力。

而魏延是在蜀汉仅次于五虎上将的大将。他是带领部曲加入刘备集团的老人,深得刘备的器重。在入川初期,刘备带领的大将只有他和黄忠两人。在刘备成就霸业的征程中,他屡建奇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刘备选择防守汉中的大将,据守益州北大门的汉中太守的人选时,选择了魏延。史书记载:

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魏延以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他的诺言。在他镇守汉中期间,汉中没有发生过任何意外。这使得刘备能够放心的对东吴用兵,诸葛亮顺利南征南中。后来,魏延死后,王平依据魏延防守汉中的方略,顺利打退了曹魏的进攻。直到姜维改变了魏延的方略,随即就被曹魏攻破了汉中,蜀汉接着就灭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张郃和魏延都是双方的顶梁柱,在各自的阵营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果双方遇到一起,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可是,在《三国演义》中和现实中,魏延和张郃的交锋都很少。在《三国演义》里,魏延和张郃有过两次交手。一次在街亭之战中,魏延和张郃交手,张郃诈败,把魏延引入包围。第二次是木门之战,魏延诈败,把张郃引入了包围圈。两次交手,可谓不相上下。

从这两次交手,魏延和张郃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自己能够战胜对方。第一次,张郃和魏延交手,张郃诈败,魏延去追赶,张郃自己知道是诈败,而魏延却认为自己的武艺在张郃之上,因而中伏。而第二次与第一次相似,只是两人的位置换了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三国演义》来看,两者的武艺不相上下。不过细品一下,似乎张郃的武艺要略胜一筹。这是从张郃的举动看出来的。张郃和魏延第一次交手,两人都不知道对手的水平,因此张郃诈败,魏延就理所当然的去追,认为自己胜过了张郃,结果中了埋伏。

可是到了第二次交手,两人已经有了一次交手的经验,对敌手的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魏延诈败,张郃毫不怀疑,这说明了张郃认为自己的武艺比魏延要高。这样双方的高下就能够看到一些端倪了。

在《三国演义》里,为了突出诸葛亮和司马懿,魏延和张郃都成为双方手下的大将。其实诸葛亮北伐前期,他最主要的对手就是张郃。而魏延才是诸葛亮的手下大将,督前部的丞相司马。

从这里看来,张郃和魏延本身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属于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因此在现实里,魏延很少有可能与张郃交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延有可能与张郃交锋的机会,只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期间。第一次北伐在街亭之战,本来应该魏延督前部和张郃交锋,可是因为魏延和诸葛亮意见不合,所以诸葛亮违背大家的意见,派马谡去守街亭,打了个大败仗。魏延也失去了和张郃交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