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由于冀中平原一带地理环境限制,无法借由山形地势抗日,所以,冀中人民为了反抗敌人的“扫荡”,奇思妙想产生了新型的抗战模式,即“地道战”。

新中国成立后,地道战被拍成了电影,随着影片上映,全国老百姓都进一步了解了冀中百姓的智慧,实际上鲜为人知的是,地道战之所以能够被广泛传播,其实都是源于一个人的努力。

此人就是后来成为四野兵团司令员的程子华

当上徐海东的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子华是山西运城人,1905年出生,早些年间他在太原师范学习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21岁那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北伐开始后,国民革命军节节胜利,党组织为了尽快的培养人才,因而派程子华前往武汉,报考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程子华在军校尽管只学习了半年时间,但是他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很高的提升。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肆屠杀我党成员,程子华没有被敌人的残暴所吓倒,而是坚持与敌人做斗争。

同年底,他参加了广州起义,来到了澎湃所领导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整个土地革命时期,程子华对党组织的贡献,有两个相当重要的点,第一,在1929年时,他领导国民党独立第15旅部分队伍与红五军第5纵队联合,一同进行了“大冶兵暴”,

中共中央对这次暴动进行了很高的评价,称其为“模范兵暴第一声”,这次兵暴,也使得革命热情在大冶这块土地上掀起了高潮,使得红三军团扩军的速度加快。

1934年,由于领导了“大冶兵暴”,程子华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授予了二等红星奖章,在当时,能够获得这个奖章的人屈指可数,程子华是其中一位,可见他对革命做出的贡献,是相当大的。

关于程子华在土地革命时期对革命做出的第二大贡献,则是在1934年,领导了红二十五军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6月,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找到了程子华,要他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程子华二话没说,直接去了,到了以后,他担任了红二十五军的军长。

同年12月,程子华,徐海东等人带着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罗山县出发长征。

红二十五军长征时,有几个特殊的地方,第一,是所有红军队伍中人数最少的一支,第二,是平均年龄最小的,第三,是出发最晚,却是最早到陕北的,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红二十五军是所有红军长征队伍中,唯一一支不仅没有减少人数,还增加了800余人,第五,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建立了豫陕、鄂陕边区十余县根据地。

红二十五军有如此成就,程子华作为军长,他的功劳自然是不可埋没,所以,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组建了新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当时一共有9名军委成员,程子华是其中一位。

发掘地道战,领导地道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程子华得到了中央进一步的器重,他与彭总,聂荣臻等人组成了中共晋察冀分局,开始领导当地的抗日斗争。

1937年10月,东北军一个团在团长吕正操的带领下誓师抗日,我党在河北的游击队积极响应,配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当地38个县已经拥有了抗日政权,为了统一管理,我党中央决定将这些地方合并称为“冀中军区”,不日,程子华来到这里,担任了冀中军区政委。

冀中是个平原地区,没有可利用的山形地势,当地老百姓抗日十分艰难,后来为了反抗敌人的“扫荡”,老百姓自发的在自己家里的灶底、炕底,或者庭院中隐蔽的角落,挖掘秘密地洞,进行藏身。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发现,这种地洞虽能藏人防身,但构筑简单,容易被发现,所以,众人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院院相连”“户户相通”“村村相通”,形成一个村落地道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形式的抗日方式,最终得名“地道战”,由于地道战是新生的抗日事物,所以在当时,难免引来了各种争议。

程子华得知此事后,决定亲自前往地道战最早进行的蠡县、高阳、无极等县调查,研究。

三个多月后,程子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挥笔写下了一篇近29000字的《冀中平原上的民兵斗争》一书,全面介绍了冀中人民武装斗争的历程,特别是地道战。

在程子华的大力推动下,冀中地区的地道战得到了全面迅猛发展,使得地道形成了中国抗日史上的“地下长城”

未参加授衔的兵团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程子华奔赴东北,先后领导了承德保卫战,辽沈战役等,

辽沈战役期间,最关键的一仗是“塔山阻击战”,这一战关系着我军攻克锦州的成败,而锦州能否攻克,也关系着整个辽沈战役的成败。

所以“塔山阻击战”尤其重要,程子华以卓越的军事指挥才华指挥了这一仗,使得我军获得了胜利,保障了整个辽沈战役最终能取得胜利。

不过在事后,人们更多的是熟悉参加这次战役的第四纵队领导,倒是对程子华鲜为人知,程子华对此也并不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程子华作为四野兵团司令员,离开了军队,前往山西老家担任党政军“一把手”,自此,程子华的名字,消失在了军队名单中。

1955年授衔时,按照毛主席的提议,工作重心已经在地方的,就不要参加授衔了,因此,程子华成为了我军19个兵团司令员中,唯一一个没有参加授衔的人。

当然了,程子华的思想觉悟很高,他参加革命的目的,本就不是高官俸禄,因此,在之后无论担任什么职务,他总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努力为人民服务。

晚年时,程子华担任了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这也是党组织对他革命一生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