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5日,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举办的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成功召开,发布《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园区企业长征医疗“辉昇-I型ECMO”、通号通信信息集团“高速铁路复杂环境异常事件多模态全域感知关键技术”、交控科技“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戴纳科技“模拟微重力装置”4个项目成功入选,体现了丰台在高端医疗器械、信息安全、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本届榜单旨在展示一批世界领先原创科技成果,推动相关成果走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进一步完善中关村全球性技术交易生态网络。入选榜单可获得项目路演推介、供需对接、平台推介、投融资对接、注册落地、科技政策咨询等配套服务。

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

项目

长征医疗——辉昇-I型ECMO

该项目是首款国内设计、国内生产、国内测试的“纯国产”ECMO、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总体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并有可预见的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风险的成人患者。辉昇-I型设备稳定性强,应用航天伺服系统的电机控制驱动技术,可精准控制转速,降低人体血液负载变化带来的灌注波动;集成度高,整机重量约7.5kg,是国外同类产品重量的1/2-1/3;操作便捷,流程简便,2步内即可完成所有功能设置。作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领域的5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在2023中关村论坛进行了发布,并纳入《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入选国家卫健委《第九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号通信信息集团——高速铁路复杂环境异常事件多模态全域感知关键技术

该项目综合利用视频分析和雷达监测等多模态手段,创新性地融合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差异检测等多种深度学习算法,基于柔性投影和分段式编解码等前沿技术实现对视频图像、视频编码和雷达回波中特征信息的深度对齐和融合分析,同时辅以硬件加速、小样本训练、多维立体可视化等工程技术,对正常运行的列车,以及可能威胁行车安全的人员入侵、设备异常状态,及落石、泥石流等灾害进行全域感知、智能分析和实时报警,切实保障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系统已在京张高铁、京津城际、京沪高铁等多条线路部署应用,同时应用于地铁和智慧城市行业,推动了轨道交通及智慧城市领域通信信息技术的革新,提升轨道交通智能化运营水平,助力轨道交通深化改革及智慧城市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路场景大模型分割和深度学习目标检测

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实运动目标和环境噪声目标检测算法

效果图

交控科技——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行车调度指挥系统

该项目从行车信息获取、态势感知、辅助决策、策略执行等方面,有效解决现有运营过程中信息获取不全面专业耦合度低、单线为主线间协同弱、应急处置无系统支撑人工处置难等调度指挥难题。系统攻克基于运力运量匹配的运行图自动编制、面向应急场景的调度策略生成、基于运力最大化的运行图动态调整及以场景为依托的调度命令自动编排等关键技术。产品在产品理念及功能设计上都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尤其是在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控制领域,国内首创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计划在线实时动态调整。目前已经完成道岔故障、延长运营、大客流等场景,在北京地铁19号线完成现场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纳科技——模拟微重力装置

该项目采用数字化控制技术,通过在三个方向 (3D) 运动中随机改变重力矢量的方向,让物体所受的重力几乎全部用来抵消惯性力或离心力,即重力全部用来提供物体运动所需加速度,以此消除重力影响,实现微重力地面模拟实验。在运动轨迹的算法上,通过软件模拟了受试样品的运动轨迹,计算了运动轨迹的覆盖率,而对理论转速设置范围进行优化;从功能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科研仪器的应用需求,并已完成与多个研究领域的实验匹配,能够适应近期、远期其需求可能产生的变化。该产品已与数十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前期合作,包括蚕培养、大豆培养、干细胞培养、脂肪酶水解、酿酒酵母培养、悬浮细胞培养、成骨细胞培养、蛋白诱导等等,从正常重力环境下和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结果对比来看,存在显著差异,微重力设备可广泛应用于细胞培养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关实验及科研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重力模拟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机定位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