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辽沈战役解放东北以后,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上以少胜多再次完胜国民党军,而平津战役就成了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后一战!

此时的蒋介石,一方面宣告“引退”,安排李宗仁出面假惺惺地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他仍然总揽军政大权,暗地里部署着长江防线,试图“划江而治”,妄想着依托长江的天险,来阻止解放军的进攻...

为了防止傅作义的南撤或西退,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决定,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主力,联合发起平津战役,要就地歼灭傅作义军团

1948年12月11日,中央军委发来电报,中央的战略部署是:先打塘沽,控制海口,拿下新保安...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身为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刘亚楼,看着手里电报,陷入了沉思,他一边思考一边看着作战地图,塘沽以东是大海,东面和北面地区,地形开阔、有大量的盐田、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根本不能构筑工事,既不方便大部队的运动,也不能对国民党军形成包围...

12月14日,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占了塘沽北面的青坨子、宁车沽、金钟河大桥、北塘车站等,海河以北、塘沽外围的国民党守军据点。至此,东北野战军已经完成了陆地的北、西、南三个面的包围任务。此时,一旦执行了中央后续的战略部署,将会给东北野战军造成不利的局面。刘亚楼凭着对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态度,认真的分析和推演着战局:

(互联网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图)

塘沽,是国民党的部队南逃的唯一通道,如果执行中央的战略部署,先打塘沽的话,国民党军肯定会死守,到时候北平和天津的守军,就有可能倾巢增援,到那个时候,塘沽之战就一定是场恶战了,然而更大的问题是,国民党军如果不死守塘沽,他们连司令部都搬到了军舰上,那瞬间就会逃窜到海上,不能全部歼灭,反而让东北野战军付出巨大的代价!

同时,刘亚楼还敏锐的判断出,北平和天津的国民党守军,随时都有突围的可能性,真到那个时候就被动了,所以,战局推演的结果证明了,中央的这次战略部署肯定是错误的!因此,即便是东北野战军已经完成了对塘沽的三面包围任务,塘沽的战斗也绝不能打

但是,先打塘沽可是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啊,这着实让刘亚楼发了愁!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就在他考虑如何向林彪、罗荣桓汇报的时候,塘沽前线的兵团司令员邓华发来了电报,也提出了质疑,如果先打塘沽,势必会让国民党的部队登上军舰逃窜,而邓华的建议是暂缓进攻,慎重考虑

刘亚楼随即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他听取了塘沽前线指挥的意见后,他果断的汇报给了林彪和罗荣桓,建议中央军委“不打塘沽,先打天津

按照刘亚楼实地调研后的分析,天津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镇守天津的是陈长捷,只要打下了天津,国民党军就不可能从海上逃走了。而北平的守军有20多万人,如果他们不接受和谈,只能被围歼,这就是逼和。相反,如果按照中央的部署,先打塘沽,那就有可能让国民党军不战而逃,真到了那个时候,是没办法堵住的。因为事关重大的军事战略决策,林彪和罗荣桓也是迟迟不能做出决定,只能给中央紧急发报...

12月29日晚上11点,刘亚楼终于等来了电报,中央军委明确的表示,同意了他的方案,集中优势兵力,先夺取天津,才是最正确的战略!刘亚楼当即请缨,要亲自指挥平津战役。

12月31日,东北野战军第44军、47军,奉命撤出了塘沽,改打天津;1949年1月3日,第49军接防, 继续包围和监视塘沽的国民党军,是围而不打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战斗打响以后,解放军对傅作义的部队实施了分割包围,按照毛主席的战术,先打两头,后打中间的攻击次序,逐个歼灭了被围困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的国民党军,先后解放了天津和塘沽。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此后,北平25万的守军直接陷入绝境,为了有效地保护文化古城,中央军委决定,通过谈判,让傅作义接受了毛主席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最终使得解放军和平地接管了北平,傅作义也率部接受了和平改编,北平就此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是战略大决战中最后一个战役,共歼灭和改编了国民党军52万多人,这是军事打击结合政治谈判的结果。

(互联网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图)

战后,毛主席感叹:“天津之役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但是在紧要关头,刘亚楼献上了一计良策,他把打天津和打塘沽的顺序做了调换,成就了现在的战局,可以说,平津战役是刘亚楼扭转了乾坤!”精湛的军事谋略,让刘亚楼载入史册!平津战役是解放军有史以来,最著名、最漂亮、最快的一次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