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峡水电站附近有这样一户人家,在拆迁时拒绝政府提出的各种补偿。

就是不愿意搬迁,成了远近闻名的“钉子户”,这个人就是张秉爱。

与其他钉子户不同,她不愿意搬迁并不是因为钱,而是有难言之隐。

张秉爱不愿搬迁的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

最后她们一家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不被父母重视的女儿

张秉爱出生于20世纪中叶,她的家乡位于三峡山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

在她小时候的记忆里,由于家境贫困,一家人很少能吃饱饭。

在那个思想落后的年代,张秉爱并没有接触过书本,只能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

她见证了一代代村民走出大山,心中渴望未来的某一天也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张秉爱的认知里,走出大山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现实是残酷的,她家住在山上,这座村庄上的村民们生活得都很辛苦。

因为路途不便,很少有人愿意下山,物资匮乏,只能以山上的资源维生。

虽然父母对她不好,但张秉爱还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岁那年,秉爱风华正茂,如沐春风,而她也在为自己走出大山做准备。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从不敢忤逆父母的她在生命最好的年华被父母指定了婚姻。

贫穷的父母为她定下一门亲事,要她嫁给山下一个残疾人家。

这对张秉爱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她万分痛苦,苦苦哀求父母别逼她就这么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坦白自己已有了心上人,两小无猜的青梅竹马早已私定终身。

虽然家境贫寒,但只要有真心相爱,他们定能相守相依,白头偕老。

然而张秉爱的父母并没有在意女儿的想法,在那个媒妁之言,父母之言的年代,他们强迫女儿嫁给了残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父母也清楚的知识女儿嫁过去并不会幸福,但他们也改变不了现状。

就这样,张秉爱被迫与自己心爱的男人做了告别,随后开始准备自己的婚礼。

婚礼当天,秉爱看着那些俭薄陋琐的嫁妆,内心万分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曾对婚姻有着诗意的幻想,期盼心上人带着嫁妆来迎娶自己。

可现实却如此残酷,她不得不踏上一条全然陌生的道路。

婆家虽在山下,生活条件好些比原本好些,可张秉爱仍不免受尽冷遇。

婆婆本身就看不起这个残疾的儿子,所以她嫁过去名义上是老婆,其实做着“丫鬟”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不仅要每天照顾好公婆一大家子人,还要每劳家务农活,身心俱疲。

偶尔父母下山探望,见她憔悴不堪,亦是欲语还休。

张秉爱生活在绝望的重压下,孕育的第一个骄傲也就这样夭折了。

幸而丈夫并非全无同情心,夜晚会给她捶捶肩膀,算是对妻子最后的温柔慰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张秉爱有位丈夫生下一双儿女,她的压力也更大了。

但坚强的她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为三峡“钉子户”

199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三峡工程移民条例,消息很快传遍了桂林村的每个角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三峡大坝的建成意味着防洪排涝、发电供能等诸多好处。

而对于接触不到外界信息的村民来说,他们只知道自己可能要无家可归了。

他们又难以割舍世代相传的故土,担心陌生环境难以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政府部门考虑到这一点后,在推进搬迁工作时采取了多种周到措施。

见到上级领导如此关心自己,大部分桂林村民还是表现出了积极配合的态度。

那时,村口总有些人围在一起讨论拆迁计划,大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而张秉爱却与他们格格不入,仿佛这件事情与她并无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来,张秉爱已然习惯了在桂林村的生活。

尽管山高路远,生活清贫,但这里毕竟是她的故乡,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

她舍不得离开这片土地,舍不得放下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更害怕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从头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政府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情况时,才得知张秉爱一家坚决不愿搬迁的缘由。

原来,张秉爱的丈夫长年患有严重的腿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

而他们还有一双儿女需要抚养,家中的重担便全部落在了张秉爱一人肩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秉爱不得不求助于年迈的父母帮忙料理农活。

如果选择搬离桂林村,张秉爱一家就将与父母距离遥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届时,在农忙季节,她将无法再得到父母的帮助,一人之力恐怕难以应对庄稼的收割。

想到这里,张秉爱就对搬迁望而却步。

政府工作人员在听取张秉爱的诉求后,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根据张秉爱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两个可行的方案:

一是与其他村民一道外迁,享受国家优厚的补偿政策。

二是在原址基础上后移,缩短与故土的距离。

面对这两个选择,张秉爱毫不犹豫地决定后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看来,与家人保持距离才是当下最重要的考量。

即便国家给予外迁户再多优惠,也无法弥补与亲人分离的遗憾。

1996年,随着三峡水电站的开工建设,移民搬迁的号角也正式吹响。

政府工作人员来到村中,耐心地做着村民们的思想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讲解政策,承诺优厚的补偿条件,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尽早启程迁往新的家园。

在丰厚的利益诱惑下,不少村民最终下定决心举家搬迁。

望着乡亲们络绎不绝地搬运行囊,张秉爱默然无语。

她明白,这是自己选择的路,就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政府的安排下,张秉爱一家的住房被后移了。

但由于对土地的眷恋,张秉爱还是向工作人员提出,能否让新宅与后面的农田相邻,以便日后耕作。

然而,这一请求遭到了婉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人员表示,划分新宅基地已属不易,田地的分配更非他们部门权限所及。

不过,他们承诺可以为张秉爱家接通水电,并给予建房补贴。

得知新宅与田地距离遥远,张秉爱再次陷入犹豫。

作为家中唯一劳动力,过远的耕作路程无疑会加重她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权衡再三,她最终还是决定不再后移,继续留在原地。

就这样,桂林村的搬迁工作一直持续到2002年。

除了张秉爱一家,村里其他居民都已迁往新址。

令张秉爱更加困扰的是,村里仅存的小学也随之搬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她的孩子们只能到数公里外的邻村就学,接送成了张秉爱每日农忙后的必修课。

所幸儿女们天资聪颖,并未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还是选择搬迁

2003年,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大坝水位逐渐攀升,最高一度达到惊人的35米。

这个水位无疑将淹没张秉爱所在的桂林村,对他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紧迫形势,当地政府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张秉爱家中,劝说他们尽快迁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张秉爱对搬迁仍持坚决反对态度。

在政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她最终认清了现实,被说服做出了迁移的决定。

如果一家人的生命葬送在这里,她肯定会陷入无尽的懊悔。

不久之后,政府为张秉爱一家拨付了4800元的搬迁补助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到这笔救命钱,张秉爱并未用作其他用途,而是全部投入到子女的学习生活中。

她自己则在新分配的田地旁搭建了简陋的棚屋,继续过着与土地相依的生活。

2006年,一位导演了解到张秉爱坚韧不拔的经历后,当即决定将其拍成电影。

尽管张秉爱本人对此并不热衷,但还是欣然应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名为《秉爱》的纪录片在北京首映。

出乎意料的是,这部低成本纪录片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趁热打铁,导演邀请了张秉爱亲赴北京,一睹电影上映的盛况。

对于张秉爱而言,唯一令她向往和兴奋的,是能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乡后,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传来:儿子在高考中失利,没能如愿考取理想学校。

好在全家人的鼓励下,儿子重拾信心,毅然选择赴新疆入伍当兵,这让张秉爱心头重担一时卸下。

服役期满,张秉爱的儿子辗转来到广东一家企业做保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一家上海公司的老板看过《秉爱》这部影片后十分感动。

主动向张秉爱的儿子伸出了橄榄枝,高薪聘请他到上海工作。

就这样,张秉爱一家人在儿子的悉心安排下,迁居到了上海一处新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有意想要接她来上海居住,可习惯了农村生活的她没住多久就回去了。

她无法接受在狭小的空间内生活,那种感觉让人窒息。

和儿子商量后,张秉爱最终作出决定,带着瘸腿丈夫重新返乡,继续照顾着农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张秉爱有时会想,如果当初乖乖搬迁,是否也能获得优厚的补偿金,过上更加殷实的生活?

但这样的想法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对她而言,子女有出息,一家人仍能相聚在一起,也是一种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