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就是赵本山不再上春晚的那一年,年味开始淡了。

至于是哪一年,我也忘了,也懒得去查,一如赵本山的小品艺术,充满了暧昧。

只记得赵本山曾想扶持小沈阳成为新一代盟主,可是小沈阳没能扛起赵家班的大旗,中途却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唱歌,于是常常参加“跨界歌手”的节目,歌唱实力在演员队列属于上游,擅长张雨生。

后来,人们慢慢从在春晚中盼望赵本山变成期待沈腾。

“今年有没有沈腾”,变成很多人愿不愿意看春晚的先决条件。

赵本山和沈腾都是东北人,东北话自带幽默腔调,想没笑点都难。

赵本山发源于农村,讲的是农民的故事。农民身上的个性十分鲜活而且复杂,这让一副浓眉大眼、高喉咙大嗓门做派的赵本山多了许多创作的素材,他讲出的许多金句于是更让观众觉得亲切、接地气。

相比之下,沈腾在小品中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城里人。他的脸不如赵本山的生动,长得太斯文了,虽然也好笑,但是是属于小处雕花那样的好笑,而不是赵本山一出来嚷嚷两句就能引发观众的爆笑。

有年轻朋友可能寄喜剧的希望于徐志胜。

我觉得徐志胜比沈腾、赵本山的境界还是差远了。徐志胜只是长得讨喜,擅长自黑,口气夸张,但是他的表演基本被限定在他自己的人设里了,没啥艺术性可言。

赵本山演的人物,都是极具时代特征的群像,他似乎在演他自己,其实他演的是一群人。有无数人能够在赵本山的表演中找到共鸣,不仅是农民,哪怕是没什么社会阅历的小孩,久经官场历练的高官,也能在赵本山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近些年,新一代喜剧盟主沈腾也在尝试表演群像。比如今年春晚他演了一个“躺平式干部”,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演完之后,“躺平式干部”也进了微博热搜,还引起了中纪委的注意和点评。

但是从艺术境界层面,沈腾的表演太流于“脸谱化”“符号化”了。他的技巧没的说,但是他能够展示的艺术张力,比起赵本山,还是欠了不少的火候。

“躺平式干部”这个小品编剧看准了“躺平”这个词简直就是给沈腾量身定做的。沈腾经常给观众呈现一种软趴趴的感觉,啥也不想干,啥也干不好,容易闯祸,有点心眼子,但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

沈腾跟赵本山相比,沈腾不大需要去“抗争”什么,城市的生活过于滋润,这就导致沈腾的演出只会流于小确幸与小幽默,但是演不出大悲喜。

沈腾毕竟还是讨喜的,他老少通吃,喜欢沈腾又不会掉一块肉,为啥不喜欢呢。

但是沈腾的演出却始终缺一鼓气,这也是他与本山大叔的最大区别。这股气是来自于乡野之间的,必须经历残酷岁月的洗礼,需要敢于打开话匣子,要能够成为众人,同时还能很快回归自我,让每一个瞬间的表演无论在任何时候看都可以去玩味。这股气是野生的,毛茸茸的,是不驯服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这股气,只是人们经常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