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在封建时代,太子是一国之根本,关乎着家国天下的未来与发展。正是因为有着如此超然的地位,而帝王们的夜生活,就极其丰富多彩,导致子嗣往往众多。虽有“嫡长子”之儒家法统,但因为诱惑实在太大,往往常是,纷争混乱不止,直接影响着家国命运之兴衰。

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哪怕是我们所熟知的,诸多精明强干乃至雄才大略的人物,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也是颇为头痛,甚至还酿成大祸。三国时期,袁绍和刘表的败亡,多半系于此,就连曹操本人,也一度举棋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操

这一切的一起,究竟是为何呢?

历史上最有名的储君之争,莫过于发生在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身为天策上将,尚书令的秦王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干掉了自己的哥哥李建城,荣登帝位。古往今来,无数的人都在问,李世民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玄武门之变,这类骨肉相残的悲剧,是否一定会发生?李世民真的那么残忍吗?

先看另外一个唐朝历史典故,安史之乱后,鉴于军权下放造成的问题,唐廷采取了“亲王”领军的制度,肃宗已立广平王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李豫)为太子,但鉴于前线作战等事宜,过于危险且繁琐。众人商议平叛元帅人选,皆推荐聪慧且英勇的建宁王李倓。肃宗颇为喜欢英勇善战的儿子,但是,一代传奇白衣卿相李泌却极力反对。肃宗不解地问:“广平王已经被立为太子了,何必需要做元帅?”李泌只说了一番话,肃宗立刻就打消了他的念头。

李泌怎么说的呢?,他说,“您立建宁王为元帅,一旦他有了战功,那么,即使您不立他做太子,行吗?”想想,玄武门之变,是否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世民画像

虎牢一战,生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李唐立国六大经典战役,李世民他一人就占据了多达四个,有如此赫赫战功,早已是赏无可赏,否则也不得不新创“天策上将”这个职位啊。不立他做太子,不将天下给他,行吗?这是一个人的意志能转移的?

哪怕自己真的不想,请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跟随着他立下战功,打出一片天地的那群兄弟们呢?他们会答应么?辛辛苦苦这么一场,已经打上了你的烙印,你高风亮节不称帝,想过手下这帮兄弟没?咱们升官,进爵,发财哪里弄去?搞不好,别人上台,觉得咱们是威胁咋办?五代时期,李存勖建立后唐,面对太监中难得的好人,素有唐代版”荀彧“之称的张承业的质疑,说的就很清楚,“奈何不了手下这帮兵将。”

没有功与德,没有班与底,你的位置,能牢固吗?

李世民和李建成如此,隋文帝的杨勇和杨广不也一样吗?很多人都说,杨广阴谋篡位,谋害杨勇。那么,为何他一害就能害成功?就因为他阴险奸诈吗?而杨勇,却显得如此懦弱,弟弟杨广如此大的动作,只怕不是个傻子,都能察觉吧,他为何没防备和反抗?有啊!但是力量却极其弱小,为啥?你看看,隋文帝统一天下,灭陈之战,那是任谁充做行军大元帅的?杨广啊,还曾作诗《饮马长城窟》: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广

战功是所有功劳中最显而易见的,杨广有如此赫赫战功,在行军中,血与火的厮杀中,长途远征中,很容易与渴望建功立业的将士们,建立起联系,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吧!反观杨勇呢?为什么杨广频频出手,他几无还手能力?李泌的话,几乎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玄武门之变,为何会闹到如此血溅三尺的地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建成的团队中,后来加盟的魏征,看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建成虽为太子,却未有一尺一寸之功。于是,他建议,趁着窦建德的旧部,刘黑阀新败,让李建成率军亲征,并且趁机拉拢秦王阵营一些渴望建功立业的人,一起去立功。这样,李建成也算有了些战功啊,拉拢了一些人啊,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么,估计跟杨勇一样,几乎没有还手能力。

《触龙见赵太后》中,触龙曾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孩子通过征战,立下功勋,形成独当一面的能力,才是真的爱!

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之人,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相反,历史上,两位雄才大略之人,刘邦和朱元璋,却做的极其差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邦

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为何如此羸弱?这其实与刘邦有关,刘邦一生征战四方,会赢弱吗?显然不会,刀口舔血,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还会怕什么?可他的儿子呢?实在是太宠爱了,淮南王黥布造反,有人建议刘邦派太子出征,刘邦原意也同意。那几个妇人,在刘邦面前,哭哭啼啼,“你这是叫太子驱赶一群豺狼去打老虎啊!”,意思是太子压不住那些人,还只能刘邦亲自去。请问,现在都压不住,那以后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