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0年11月25日上午,由于美国燃烧的汽油弹,毛岸英牺牲在了大榆洞“志司”作战室内,年仅28岁。

当时为了毛主席的身体考虑,毛岸英牺牲一个月后,周总理等人才将这一消息告知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痛失爱子的毛主席却是第一个镇定下来的人,他很快便有条不紊的处理好了相关事宜。

尽管毛主席以坚定的意志稳定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但丧失亲人的痛苦却始终在他心中。

虽然毛主席没有与身边人诉说他心里的想法,但却与一位姓周的民主人士有过数次交流,倾诉自己的感受。

那么,这位周姓的“圈外人”是谁?他们二人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昔年同窗肝胆意

这位周姓的“圈外人”就是著名教育家和爱国民主人士——周世钊。

自1913年与毛主席相识以来,到1976年周世钊去世,两人之间的友谊已经长达6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7年出生的周世钊,年龄上比毛主席小四岁,可四年的差距并没有给两人之间惺惺相惜的情谊产生隔阂。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周世钊,从小就要做农活、照顾一家老小,这段经历让他深刻懂得了吃苦耐劳的重要性,也深知学习将会对生活造成怎样的影响。

他用尽一切办法努力学习知识,一到读书的年龄,他不等家人商量便偷偷跟着私塾先生上课学习。

为了学到更多知识,他常从先生那里借书,一拿回家就仔细研读,直到读清楚了才肯休息。

因此,在这样刻苦学习之下,1913年,16岁的周世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后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命运的巧合也在这一刻到来。

恰在这一年,毛主席也考入了该学校,他们两人不仅被编入同一个班级,还被安排住在了同一个宿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幼年的自学经历,周世钊的学习成绩非常扎实,人也忠厚有礼。

而毛主席文思敏捷,勤于思考,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对学校之外的世界更是抱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日积月累之下,这两位同样对中国的未来抱有无限热情的年轻人,渐渐结为了情谊深厚的好友。

而在一师求学期间,周世钊深深的敬佩着毛主席严谨踏实的生活作风、和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

他时常怀着敬佩的心情与毛主席交往,认为他是一个志向非凡,与众不同,将来注定会有大作为的人。

求学期间,两人更是亲密战友。

在第一师范所建立的学友会中,毛主席担任研究部部长,周世钊就出任文学部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毛主席创办工人夜校,周世钊也主动参加,成为了夜校的管理员。

周世钊时刻用自己的行动支持着毛主席的革命活动,他始终觉得人生中遇到毛主席这样一位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好友,是他的毕生大幸。

五年的生活匆匆过去,毛主席本来准备前往法国勤工俭学。

但因为母亲重病,便只身一人回到长沙,一边照顾重病的母亲,一边帮助新民学会开展活动。

匆忙回到长沙的毛主席并没有落脚之处,正在长沙一所小学教书的周世钊听说了这件事,就极力邀请毛主席来到这里,和自己一起住。

并且,行事周到的周世钊,想到毛主席求学期间曾说过,想要教书育人的愿望,就建议他来担任小学的历史老师,每周只有几节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毛主席既能拿工资去照顾母亲,也不会耽误他其他的工作,还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毛主席很快答应了他,来到小学教授历史课。

虽然在学校的日子里生活过的十分清苦,并且因为行程匆忙,毛主席没有太温暖的被褥。

在冬天寒风凛凛的时候,周世钊就让毛主席带着自己的被子到他的床上同睡。

而两人之间的感情,也不同于普通朋友之间的寻常交往,而是更像是高山流水、推心置腹。

周世钊也始终关注着毛主席。

听闻1920年毛主席和一些同学在上海租了几间简陋房屋试验工读生活的可行性,周世钊就写信寄给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信中殷切的称呼毛主席为兄长,告诉他长沙目前正有革命的机会,希望毛主席早日回到长沙开展工作,也拜托他保重身体,不要那么辛苦。

接到信后,毛主席便很快返回了长沙,两人深谈后确定了教育救国和利用教育来逐步改造社会和国家的想法。

他们不仅合办了许多讲述自己对于国家大事和教育理念想法的报刊杂志,还亲自上街卖报。

后来,在一次次的革命活动中,毛主席渐渐明确了自己对革命活动的观念,决心彻底投入到共产党的革命事业中去。

但周世钊始终不曾改变自己想成为老师,教书育人的愿望。

因此两人在一番深谈之后,各自奔赴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两人的人生就如相交线一样渐渐拉开了距离,但他们尊重对方的选择,并没有断开与彼此的联系。

在组织湖南农民运动和考察人民革命的准备阶段时,毛主席数次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战士周世钊,与他讨论合理性。

直到1927年,毛主席一路南下,两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但周世钊还是坚持不懈的尝试联系毛主席。

一旦得知毛主席的消息,周世钊就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威胁,迅速向他寄信,问候他的近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