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打得丘吉尔痛苦万分,沙漠之狐隆美尔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光之翼

编辑|t

引言

当沙漠之狐乘坐坦克再次抵达托布鲁克,丘吉尔手里的雪茄不香了,连同他此前极为欣赏的奥金莱克,很快都被这位战时的首相丢进了垃圾桶。

面对隆美尔的二次来袭,丘吉尔和当时大多数西方人的想法一样,这个狡猾的敌人真的拥有魔法。否则无法解释,他为什么能一次又一次的用少量的军队和坦克,突破大英帝国军队的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春季的隆美尔)

丘吉尔痛苦不堪,在从伦敦前往开罗的路上他曾不止一次的自问,究竟谁能真正打败他?

一、什么是“沙漠之狐”?

1941年初,隆美尔在非洲的第一位对手,是指挥西沙漠军团的韦维尔。两个人第一次交手,原本大败意大利军团、进攻势头正盛的韦维尔,就被隆美尔杀了个人仰马翻。

韦维尔或许不知道,在来北非战场之前,于法国战场上打得相当不错的隆美尔和他的第七装甲师,就已经有“幽灵”之称了。

因为,这位彼时年轻的少将,总是能指挥部队,出现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法国战役后,隆美尔被授予骑士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美尔)

他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分量很重,1939年刚进攻波兰不久,希特勒就直接绕过总参谋部,将隆美尔晋升为少将,并任命其为大本营的指挥官。

当意大利人1940年在北非丢盔弃甲向西溃逃时,希特勒相信只有隆美尔,能解他的盟友墨索里尼之困。

隆美尔去往北非一年前,原本意大利20万大军从利比亚出发,一路红酒高歌向东挺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隆美尔在利比亚的黎波里)

韦维尔指挥的英军只有6万余人,所以墨索里尼相信他的大军由西向东横扫,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很快就能被拿下。

可惜,希特勒的这位盟友,低估了埃及在丘吉尔心目中的位置。英国人绝对不会放弃埃及,毕竟苏伊士运河被切断的话,英国本土和印度乃至远东的殖民地的联系就被切断了。

另一方面,墨索里尼又高估了意军的战斗力。韦维尔指挥英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意军重新赶回了利比亚。意军的残兵败将,甚至一度被赶出利比亚,沿北非海岸线向更西边的突尼斯逃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印度总督、陆军元帅韦维尔勋爵视察第8支廓尔喀步枪队)

只等隆美尔1941年抵达北非,意军向西败退的势头才稍稍迟缓,同盟国和轴心国在北非的对峙态势,就这样形成了。

不过,隆美尔根本没有给对手预留任何时间。为了迷惑英军,他刚到北非就给韦维尔唱了一出“空城计”。

此时德军大量的坦克还没有被运到战场,为了不让韦维尔发现这一点,隆美尔下令组建了一支虚假的坦克部队。

英军原本可以继续向西推进,但由于前方侦察部队搞不清实际状况,韦维尔对于要不要进攻开始游移不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的北非战场态势)

德国人正是抓住这一时机,把大量的坦克和物资投送到了北非前线。不过,隆美尔依旧跟英军玩虚虚实实的战术。

他下令部队在向东推进时,一定要避开所有的居民区,哪怕深入沙漠绕行,也不能让人们发现德军的坦克数量。就这样,韦维尔在隆美尔到来初期,一直搞不清楚德军的真正实力。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隆美尔的突然进攻下,英军开始像此前的意军那样逃窜,只不过他们逃跑的方向是往东的。意大利人丢失的东西,隆美尔轻松帮他们夺了回来,韦维尔的西沙漠军团也被揍得不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美尔)

英军撤退到托布鲁克一带后,仓促建立起了阻拦隆美尔东进的防线。这座海港城市很快被德意联军围了个水泄不通,要不是英国人能从海上给托布鲁克送来物资支援,城里少量的英军是根本防守不住的。

为了反击隆美尔,韦维尔很快制定了“战斧行动”。可惜他依旧低估了隆美尔的能力,而且仓促之间制定的计划更是漏洞百出。

被围困在托布鲁克的英军没有等来解围,就连韦维尔反击的军队都被隆美尔打得大败。

英国人彻底退入了埃及境内,得知败报的丘吉尔,只能用就地解除韦维尔职务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愤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丘吉尔和奥金莱克)

丘吉尔第一次换将,他把远在印度的奥金莱克调到了开罗。在1941年6月最酷热的时节,丘吉尔的电报像催命符似的一份份传向埃及。

他问奥金莱克的就一句话,什么时候开始进攻?但这位新上任将军顶住了丘吉尔的施压,他反而向丘吉尔索要更多的兵力和装备。

奥金莱克清楚,没有万全准备仓促应战,绝对打不赢进攻势头正猛的隆美尔。此时的西沙漠军团,已经更名为第8集团军,作为整个北非战场的指挥官,奥金莱克在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钦莱克)

二、隆美尔退去

隆美尔在帮意军解围后,本可以在奥金莱克等待的那段时间里,继续率军向东推进,可他却命令部队就地构筑防线。

原来,此时由西向东的战线已有上千公里之长,从突尼斯方向运送来的补给也越来越少。

作为久经沙场的战将,隆美尔深知继续向东推进会发生什么。其实,和奥金莱克的想法一样,他也需要等待,只有当更多的补给到来后,他的非洲军团才更有力量继续向东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非战场上的德军坦克)

所以说,从1941年6月开始,英德双方的后勤部队都在争分夺秒。

到当年底,奥金莱克率先动手,英军向西发起进攻,意图推进到昔兰尼加地区,这便是“十字军行动”。

战斗开始后的48小时,英军坦克部队推进的很顺利,然而从第3天开始,当隆美尔的主力部队突然出现在英军侧翼的时候,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隆美尔)

英军部队是排成长蛇阵向西平推,尤其是坦克被分散到了各部队里。隆美尔则不然,他集中所有的坦克攻其一点。就这样,乱了阵脚的英军被隆美尔一个接一个的收拾。

远在伦敦的丘吉尔又着急了,不断询问奥金莱克是否有应对措施。实际上,丘吉尔虽然也担任过海军大臣,甚至还指挥过海战,但对军事他其实一窍不通。

北非战场,交给他手下的将军们去处理就行,丘吉尔没必要越俎代庖,但他显然被隆美尔凌厉的进攻态势吓住了,以至于过分担心埃及下一步的命运。

虽然英军进攻遭遇挫折,但好在奥金莱克此刻还没有失去信心。他不断安抚丘吉尔,摧毁德军装甲部队的目标能够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奥金莱克在指挥战斗)

此时的奥金莱克不像是指挥官,更像是一个保姆。好不容易安抚住了上级丘吉尔,他的下级却又开始作妖。

前线第8集团军司令担心打不过隆美尔,提出要求撤退到埃及境内。奥金莱克亲自飞赴前线稳住阵脚,命令部队继续向隆美尔进攻。

这一次奥金莱克猜对了,隆美尔的部队在经过长期战斗后,油料物资都跟不上,作战的势头已变得迟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丘吉尔)

隆美尔这边,由于物资供应紧张,他必须得向西退去,以便将供应线缩短才能继续作战。

奥金莱克接下来试图对其实施阻拦,但隆美尔真像懂得魔法一般,成功率领部队摆脱英军的纠缠向西而去。

这一仗后,丘吉尔稍稍心安,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高兴早了。

三、沙漠之狐卷土重来

到1942年,隆美尔和奥金莱克犹如两个拳击手,你一拳我一拳的陷入了回合制的拉锯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初,隆美尔在阿盖拉)

隆美尔的进攻依旧凌厉,他率领部队,扫平了英军一道道的防线,很快又来到托布鲁克城下。

他的战法不像英国人那样死板,往往是集中力量,从任意一个地方突然出现。面对这样的对手,丘吉尔和不少英国人越发相信,这个狡猾的对手是打不赢的。

和过去一样,丘吉尔依旧不断催促奥金莱克出战。首相的压力,以及不少英国人过于对隆美尔的神话,让身处前线的奥金莱克很是苦恼。

他几乎逢人就说,真正的危险,不是德军有多么强大,而是我们在不断神话隆美尔。

可不管奥金莱克如何鼓舞士气,战场的形势还是在向着不利于英军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非战场上的英军)

到1942年6月,抓住时机的隆美尔,一举摧毁了英军100余辆坦克,并且造成了英军上万人的伤亡。紧接着,非洲军团再次包围托布鲁克,并很快将其攻克。

惊惧之下的丘吉尔,再也不相信自己亲手挑选的奥金莱克了。

四、第二次换将

1942年7月,地中海沿岸城市亚历山大港被恐慌笼罩。城里的英国官员在焚毁文件,市民成群结队逃跑,据说一家银行24小时内就被支取了100万英镑现金。

此刻的隆美尔,就在100公里开外了。丘吉尔有些绝望,他不知道有谁能阻挡住隆美尔继续前进的脚步。

奥金莱克虽然没有失去信心,并且表示会在阿拉曼给隆美尔画下停止线,但丘吉尔显然已经不相信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初的隆美尔)

到1942年8月初,丘吉尔再次来到开罗,临阵换将的场面再次出现,这一次北非战场来了蒙哥马利。虽然换人了,但蒙哥马利接下来一字不改照搬了奥金莱克的作战计划。

英国人正面打不过隆美尔,就采取了彻底的消耗战术。由于阿拉曼一边靠海一边是悬崖绝壁,隆美尔此前的侧翼突破在这里发挥不了作用。

就这样,在丘吉尔接连更换了两名将领后,蒙哥马利终于等来了隆美尔的彻底退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坦克军)

虽然英国人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显而易见的是,不是他们比隆美尔的战术高明,而是德军的后方补给线太过漫长。

更有意思的是,英军第二次换上蒙哥马利后,隆美尔对他却是不屑一顾。对比之下,他更看重前一任对手奥金莱克。

这或许是因为,奥金莱克此前还有来有回的跟隆美尔打过几仗,蒙哥马利则是亦步亦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哥马利在北非战场)

不管怎么样,战胜隆美尔的殊荣,还是落在了蒙哥马利的头上。而隆美尔则因为后来反对希特勒被逼自杀,最终以一种更传奇的身份,活在了西方的各种故事中。

参考资料:

鸿渐.奥钦莱克:隆美尔阴影下的英国将军[J].军事文摘,2017,(11):73-77.

孙天.北非战场上的“沙漠之狐”[J].小学时代,2007,(0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