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先辈们也曾在金子般的年华里遇到自己的挚爱,面对烽火硝烟、生死考验革命眷侣们又如何诠释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毛泽东与杨开慧

毛泽东和杨开慧是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一对革命伉俪。杨开慧是杨昌济的女儿,1913年,12岁的杨开慧认识了父亲最看重的学生毛泽东。1918年,杨昌济举家北迁到北京大学任教,在这期间,毛泽东和杨开慧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开始相爱。

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泽东在长沙举行了简朴的婚礼,结为革命伴侣。她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与毛泽东结合,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被捕,敌人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年仅29岁。她牺牲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死不足惜,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一个月后,毛泽东知道了杨开慧遇难的消息,他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八个字,万分悲痛和内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都没有忘记怀念杨开慧。二十七年后,他在给故人柳直荀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含泪写了这首《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周恩来与邓颖超

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当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恩来,在天津学生界已很有名气;而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邓颖超,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邓颖超后来在文章中形容“彼此都有印象,是很淡淡的”。有趣的是,周恩来喜欢演话剧,而男生的学校没有女生,所以他就扮演女生。而邓颖超所在的学校没有男生,她穿长袍马褂、戴一顶礼帽,扮演男新闻记者,周恩来还指导她们演话剧。不过邓颖超一直相信那时的周恩来把她看成小妹妹——那一年,她只有15岁。

1925年8月8日,周邓二人在北京路太平馆举行了简单的婚宴。从1925年在广州结婚,到1976年周恩来逝世,周恩来和邓颖超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家居安定的和平时期,他们的爱情和婚姻生活都呈现出温馨、诚笃,数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他们始终奉行着“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的原则,一直成为世人传颂的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2年已经是中年人的周恩来44岁,邓颖超38岁,他们在一起也近20年了,还能说出“望你珍摄,吻你万千”“纸短情长,还吻你万千”,真令人羡慕。

在周恩来逝世后,邓颖超用自己的工资每天为周恩来敬献一个鲜花花圈,花圈上写着“悼念恩来战友,小超哀献。”仅此10字,却满含深情,让跨越50余年的爱情荡气回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朱德与吴若兰

1962年3月4日,朱德元帅重返井冈山,但让人意外的是,他在下山时,什么也不要带,只默默地带走了一盆井冈兰。熟悉朱德元帅经历的人自然知道,朱老总一生不爱抽烟,也不爱喝酒,却对兰花情有独钟。而这盆兰花表达了他对一位故人的深深怀念,这位故人,名叫伍若兰。

伍若兰是朱德元帅的第四任妻子,也是一位值得后人敬仰和铭记的革命烈士。1906年,伍若兰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县,父母为她取名为若兰,也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如兰草一样优雅娴静。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等在宜章发动了湘南暴动,伍若兰积极参与到其中。在一次群众大会上,朱德见到了伍若兰。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又有邓宗海为两人穿针引线。1928年3月,二人在朱德驻地水东江的梁家祠堂举办了简单而热闹的婚礼,师部参谋王展程还特地写了贺诗:“麻子胡子成一对,马马虎虎一头睡。唯有英雄配英雄,各当各的总指挥。”

可惜好景不长,1929年初,在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中,伍若兰中弹负伤被敌人俘获。

敌人把她押解到赣州,并想从她的口中得到红军的机密。当时的伍若兰已经怀有4个月的身孕,受尽酷刑,仍不屈服。蒋介石开出条件,只要伍若兰宣布与朱德脱离夫妻关系,就放了她!伍若兰威武不屈,怒斥敌人:“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铮铮话语,气壮山河,惊得敌人目瞪口呆。

1929年2月12日 ,年仅23岁的一代女英豪,被惨杀于赣州卫府里。更令人发指的是,敌人还将她的头颅割下,挂在赣州城门上示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老总得知了这样的消息后,悲痛万分,茶不思饭不想。最终把对妻子的思念都寄托在了兰花上,每当想起自己妻子的时候,都会看看眼前的兰花。在朱德的一生中,伍若兰是他最刻骨铭心的挚爱,也是他内心无法愈合的伤口。

自从伍若兰牺牲后,朱德爱兰如命,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栽上一盆兰花,看着那些兰花,就好像看到了他的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