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和尼泊尔建交。

边界问题,自然而然摆到了桌面上。

长达1500公里的中尼边境线上,珠峰横亘其间,成为两国关系的一道令人牵肠挂肚的刺。

喜马拉雅山脉南面处于尼泊尔一侧,北面属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管辖的雄伟“世界之巅”。

一时间两国争执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泊尔,坚称整座珠峰及其南边山体,都在尼泊尔之内。

主权自然也属于尼泊尔。

而中方也声称珠峰的北侧山坡,处在中国西藏境内,中国对此拥有管辖权。

为了这座“世界之巅”的归属,两国展开长时间谈判,但进展甚微,难有共识。

刚刚缓和两国关系,再度陷入僵局。

而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密切关注这起边界纠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企图打响“中国扩张论”的口号,拼命渲染中国“挑衅”尼泊尔的主权,企图制造外交事端,从而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数次放言,声称中国在“强占”珠峰。

这是对一个主权国家领土的“侵占”。

英国也表态,支援尼泊尔的主权,并在报章杂志上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如果中国无法妥善处理珠峰问题,只会让西方如愿以偿,遂了他们搅扰中国的阴谋。

谈判胶着之时,毛主席果断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迅速确立了中国对珠峰北段山体的管辖权,解决了排查在两国关系间的一大悬案。

更粉碎了西方势力的图谋,将中尼友谊推向历史新高度。

珠峰归属

在中国,珠穆朗玛峰被视为最接近天空的地方,象征着至高境界的追求。

它的名字“珠穆朗玛”源自藏语,其中“珠穆”意为女神。

在尼泊尔语中,珠穆朗玛被称作“萨伽玛塔”,意为“高入云端的神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对其磅礴气势的赞叹,尼泊尔人也视这座世界之巅为神迹,专门在山麓建立寺庙侍奉。

他们定期举行庄严祭祀,烧香,献上最虔诚的顶礼膜拜。

当地民众也前来朝圣,祈求神山保佑。

无论对中国还是尼泊尔,珠穆朗玛峰都寄托着两国人民的精神认同,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灵地。

所以这座世界之最,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个极为敏感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中尼建交时,确定两国边界成为当务之急。

按国际惯例,最先发现并著录某地区的国家,则对该地拥有优先管辖权。

在谈判开始前,周总理查阅大量历史文件,终于发现18世纪的《皇舆全览图》上,已明确标注了珠穆朗玛峰。

这为中国对珠峰北段山区的管辖权,提供了关键证据。

可尼泊尔,却对这样的历史事实一口否认。

没想到,珠峰归属问题拖延近5年后仍未解决。

珠峰争端仿佛一团迷雾,紧紧裹挟两国关系。

随着谈判陷入胶着,两国民意渐趋不满,局势开始紧张。

尼泊尔国内更出现小规模抗议活动,部分政党甚至展开游行。

与此同时,印度意图插手。

美英等西方势力也蓄势待发,企图从中渔利。

这些国际势力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借两国存在的任何分歧点,吹响舆论的号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中尼两国显然都不愿受其煽动,制造外交纠纷。

如何尽快解决珠峰问题,避免事态升级,已成跌在眉睫的紧迫课题。

再次谈判

1960年初春,北京仍残留些寒意。

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访华,目的就是澄清两国边界。

这天上午,轮番加班加点导致颇感疲惫的毛主席,依旧接见了来访的柯伊拉腊首相。

“萨伽玛塔自古属我国,你方主张权属实牵强。”

柯伊拉腊语带不满。

毛主席不急不躁,笑言:

“珠峰问题,并没有那么难解决,中尼完全可以一半一半,山南边归尼泊尔,山北边归中国,顶峰也可以一半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尼方胃口不小,仍想占整座珠峰。

毛主席又说:

“若实在解决不了,那就拖一拖,山那么高,足以保证我们的边境安全,都不吃亏。如果全给你们或者全给我们,恐怕两国人民都不会愿意。”

柯伊拉腊的脸色难看起来,谈判又一次胶着。

为避免夜长梦多,1960年4月,一个阳光和煦的春日。

周总理再访尼泊尔。

谈判完后,周总理面色凝重,在会客室内踱来踱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至今没人登上珠峰,凭什么要求山的主权?”尼方代表质疑的话音还回荡在耳际,让周总理一时哑口。

尼泊尔凭什么敢这么问?

因早在1953年,尼泊尔的丹增·诺尔盖,就成为全人类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人。

得知情况后,毛主席立即作出指示:“组织中国登山队从珠峰北坡出发登顶。若我登山队成功,则尼泊尔必须与中国共享珠峰主权。”

20世纪初以来,南坡已多次有人尝试征服这座“世界之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里气候较暖,植被较密,然终究难登峰顶。

而北坡更是重重积雪,悬崖峭壁遍布,人迹罕至,登山更是难上加难。

多少英勇的探险家曾在北坡付出生命代价,才让后人渐渐摸清这北坡的险情。

尼泊尔认为,当时中国一穷二白,既无雄厚资金,也缺乏登山装备,想登上珠峰,那岂不是天方夜谭?

就同意了毛主席的建议。

但他们终究是低估了中国人的毅力和决心。

危机重重

1960年初春,270名中国队员,来到珠峰脚下的大本营。

这里海拔5200米,空气稀薄,冰天雪地,暴风呼啸。

营地里,队员们忙着搭建帐篷,安置物资。

可是高原反应频发,许多人头痛欲裂,剧烈呕吐。

队医忙前忙后,还有人直接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雪来袭之夜,帐篷猎猎作响,牢固的绳索都在狂风中绷紧。

队员们挤在狭小的空间,相互取暖。

行动开始后,队伍伤亡不断。

每每从帐篷外抬进冻僵的同志,都让人心头一紧。

邵子庆教授猝死的消息,更是令人悲痛欲绝。

原本将近300人的队伍,已不足20人。

贺龙元帅坚定指示:“为了祖国的荣誉,要想尽一切办法登上珠峰,哪怕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也要登上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0年5月24日黄昏时分。

16位中国登山队员,来到海拔8500米的前哨。

他们抬头仰望,顶峰就在300米之上,然而这300米被称为夺命的“生命禁区”。

队员们默默站在冰崖下,凛冽的风雪中,他们的呼吸结成白雾。

国家荣誉高于一切,他们深知今晚必须出发,哪怕面对生命危险。

浓雾弥漫,寒风刺骨。

队员们在几乎垂直的冰壁上,慢慢向上摸索,背负的装备沉重异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错足,就是万丈深渊。

但是没有一个人回头,他们咬紧牙关,只想着如何突破这最后一关,完成国家交付的神圣使命。

黑夜降临,前方路况一片模糊。

登山队突击队长屈银华的脚,已经遭受了冰雪的严重摧残,疼痛感如刀割般撕裂他的神经。

双脚冻伤,得无法再支撑他的体重,他只能跪在冰雪之上。

三人已经连续攀爬了将近十个小时,早已到达生理极限。

寒风中,他们面容苍白,每一步都重如千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疲劳和寒冷,在这个极端的高度,几乎耗尽了体力。

仅靠一丝残余的意志前行,随时都可能倒下!

就在这时,屈队长的声音在黑夜中响起:“这不只是一次攀登任务,更关乎国家主权,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声音为所有人注入了,巨大勇气。

他们搀扶着屈队长缓缓前行,一步一步跨过最后阻碍。

面对苦难,中国队员展现出惊人毅力。

他们视生死于度外,只为完成神圣使命!

1960年5月25日凌晨,经过艰苦卓绝的攀登,王富洲最先抵达珠峰顶点。

随后贡布和屈银华也接连到达,五星红旗在峰顶迎风飘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名青年的成功登顶,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也能征服珠峰!

他们平均年龄仅24岁,却在珠峰攀登历史上留下灿烂光芒。

这座“不可攀登之山”,终于被中国登山员征服!

中国队用双脚丈量了主权。

这次成功登顶,大大提高了中尼谈判的底气,也彻底征服了尼泊尔代表。

1961年10月,中尼《边境条约》签署,两国就珠峰归属问题结束长时间谈判。

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刻,其中饱含无数人的心血与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判桌上,毛主席大局观和周总理定力,化解了看似难解的困局。

冰峰上,王富洲等不屈队员,用生命捍卫神圣领土。

新中国的诞生,靠的就是亿万普通人百折不挠的奋斗。

历史无情,英雄永恒。

后人当牢记,在新的长征路上,接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