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当今社会目前有很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或者是顶级富豪都会将自己的财产存放在瑞士银行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士银行又因其保密性极强,不会被任何单位或机构调取资料,甚至可以开启匿名账户,款者的具体身份信息不会被任何人所知晓,所以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银行

瑞士银行经过长达300年的苦心经营,才拥有了如今的金字招牌。即使始终维持着负0.75%的世界最低存款利率,即每年存款着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安全费用,但世界上仍然有75%的财富存放在其中

自成立以来瑞士银行都一直以安全而著称,因此著名的台湾富豪王永庆也将自己的400亿元资产存放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也正是这一举动,如今却让他的众多子女苦不堪言。

王永庆已去世长达15年之久,然而这笔资产仍然无法被他的子女取出。

那么,这又是为何?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台湾首富王永庆

1917年王永庆的出生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过的更加艰难。即便如此,为了改变命运,他的父亲整日替他人照看茶园换取微薄的薪水,依然不辞辛苦的供他上学。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生在贫困家庭的王永庆也是这样,他15岁就无奈辍学,跟随父亲在茶园打杂,后来到一家米店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从小就聪明机灵,王永庆深受米店老板的喜爱,有意培养他,便经常会跟他讲述做生意的方法和窍门儿。天赋异禀的王永庆很快就学会了各种经营知识。

一年以后,年仅16岁的王永庆怀揣着从家里借来的200元“巨款”,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创业之路。而正是这在如今不值一提的启动资金,造就了王永庆传奇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庆利用自己在米店学习到的知识自己开起了一家米店并很快获得了口碑。十年时间,他也小有身家,甚至利用自己的积蓄在老家购置了大量土地。

然而男儿志在四方,仅仅成为一个富足的小地主,并不能让王永庆感到满足。他想要去做更大的生意,让自己身边的人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让自己的后代不再去经历他曾经的过去。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台湾社会终于稳定,世界各国的经济也急需复苏。王永庆凭借着敏锐的眼光,开始做起了木材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的摸爬滚打让王永庆再次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家具行业的蓬勃发展,让王永庆在短时间内迅速积累了五千多万的财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已无比满足,止步于此。然而,王永庆提前看破了木材市场的体量,他认为在这个行业自己的才干已经没有太大的施展空间,寻求机会探索别的行业。

1954年又在一位台湾当局官员的帮助下,王永庆成立了台塑公司,正式进入塑料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台湾当局依靠各种援助,经济迅速发展。在王永庆的精心经营之下,1978年台塑集团的发展蒸蒸日上,成为台湾企业中最耀眼的存在。王永庆又顺势进入化工、电子、材料等各行产业。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王永庆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在2008年,王永庆成为了台湾首富。他传奇的经历也让人津津乐道,曾一度被别人誉为台湾的“经营之神”,他的经营之道也被后人所学习。

人不风流枉少年

年少多金的王永庆风流成性。一生中一共有过四位太太。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王家的童养媳,二人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基础,且由于第一任妻子没有生育能力,在两人的婚姻中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秉承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原因,王永庆又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杨娇。杨娇是一个传统性的中国女性,她一共为王永庆生下了二个儿子和三个女儿

在王永庆创业工作的这些年里,杨娇也秉持着女人主内的原则,将家里的大事小情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外界看来,原本以为二人可以携手共度一生,然而,不甘平淡生活的王永庆再次出轨了,后来的时间里他分别结识了罗氏姐弟的生母林明珠和李宝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期间,杨娇也曾多次尝试挽回丈夫,然而并没起到任何作用。最终,忍无可忍的她宣布与王永庆离婚,并带着五个孩子净身出户。

王永庆多次挽留,但始终没有动摇杨娇离婚的决心,舍弃了丈夫的巨额家产后,她带着五个孩子前往美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后一任妻子李宝珠比王永庆小了18岁,更是成为了王永庆一生最爱的女人。美丽聪慧的李宝珠在排除了多方阻力后,终于嫁给了王永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婚后李宝珠将婆婆的喜好放在第一位,深得婆婆的欢心,让王永庆在工作中也无任何后顾之忧。

她将王永庆和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深受王家人的喜爱。李宝珠还学习烹饪课程,甚至手写出厚厚的食谱,变换各种花样为王永庆及其家人做美食。李宝珠也为王永庆生下了四个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也许正是因为子嗣较多的原因,才会导致了王永庆去世后,产生了家产争夺风波。

热心公益报社会

生活中的王永庆还非常关心公益事业并且积极亲身参与。由于自幼家贫无法读书,王永庆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也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因此,他曾经提出想要在中国大陆上建起1万所小学,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现如今中国大陆的许多名为“明德小学”的学校就是由王永庆捐建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事迹在这些学校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中流传,王永庆去世后,一些学校还为他举行了追悼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庆还曾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在中国大陆成立了“长庚奖学金”,帮助更多学习优异但家庭贫困的孩子继续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汶川地震后,王永庆心系灾区并慷慨解囊,决定由企业捐赠一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台湾企业捐款数额最高之一,帮助并支援灾区群众,他是一位心系祖国的企业家。

此后,他还设立了两个公益信托基金,专门用来从事社会慈善事业,交由专业机构打理,来照顾社会弱势群体。王永庆在晚年时期还捐赠三千余万元,投身残疾人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庆自踏入社会起,共经商76年。他传奇的一生,无不让人惊艳。不但在行业内深受人们尊敬,公益事业上的奉献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子女家产争夺战

世界上很多富豪在去世以后,大多都会发生家庭财产争夺纠纷。王永庆的子女也避免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庆在生前曾经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为了三个部分

其中一部分,为了显示自己的公平,不偏袒任何人,他将自己名下的所有现金平均分配给他的子女。

王永庆担心在自己去世后,由于子女的败家而将家产挥霍一空,于是把2600亿的财产设立为信托基金。这部分财产任何人都无法取出,只能每年给他的妻子儿女固定数额的分红,以此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们从王永庆生前所做的财产分配来看,显示出他独到的眼光。

除去给后代留下了一定的可见的物质财富,他将自己名下的大部分财产成立为信托,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希望他的子女们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财富。

世界上很多的富豪都是如此。发达国家征收富豪的遗产税,也并不会导致他们的子女乃至家族落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能力的人会继承家业,而没能力的人则会导致企业迅速衰败,超级富豪的破产更是会对社会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征收一定数量的遗产税,可以让他们的子女更加努力奋斗。

而设立家族基金会或者信托,则是来保证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

王永庆的想法也大抵如此。他生前也曾经说过,不希望在他死后家族分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一部分,则是王永庆存放在瑞士银行里的400亿元现金,也是争夺的焦点。

2008年王永庆因心脏病猝然离世,所以这笔遗产并没有留下任何准确的用途,因此也成为了他的众多子女们争夺的重点。

由于事发突然,王永庆并没有留下遗嘱。而瑞士银行则以需遵循个人意愿为由,拒绝王永庆的任何一个女子取出这笔巨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争吵激烈,王永庆的众多子女们疯狂争夺,都不愿意放弃眼前的这一份巨额财富。

最终,王氏家族迫使“台湾当局”出面与瑞士银行方面进行交涉,希望能够将财产取出。然而,作为交换,“台湾当局”要求他们必须交出300亿的遗产税

王永庆的子女当然无法同意这一要求。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无法从瑞士银行中将这笔巨款取出来。多方的扯皮,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这笔巨额财产。

那么,王永庆为何非要把这笔巨额资产存放在瑞士银行?而瑞士银行的神奇之处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全是否真安全

瑞士作为世界永久中立国,银行业高度发达,因其安全和保密性极高而成为业界内认可度最高的银行之一,深受世界各地富豪以及贪腐官员的喜爱。因此,全世界75%的财富储存在其中,而全球有有1/3的金融储蓄也在此地。

然而,就是这样的银行,却有着不为人知的“黑历史”。

在第二次大战时期,瑞士银行故意销毁休眠的账户档案,不顾外界的反对,仅仅一年时间就侵吞了高达3000多万美元的无主之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为了避免战乱,在第二次大战时期,瑞士充当了德国的经济合作伙伴,并替他们保存从他国掠夺来的大量黄金和文物。

当瑞士发现德国即将战败,瑞士银行将矛头一转,又下令冻结了德国的所有账户,封存了巨额财产。直到后来被瑞士银行职员爆出这些丑闻。最终才在以美国为首的“三方委员会”要求下将这些黄金进行重新“分配”。

除此之外,瑞士银行之所以可以得到世界上的富豪青睐,最重要的是这里可以避税。

众所周知,在欧美国家,逃税是重罪。而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遗产税是非常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将财富延续下去,大多数富豪会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瑞士银行中。而在瑞士银行的账户中,他们所属国家的有关部门没有权力调查这些资产信息,因此不能被纳入遗产税的缴纳范围之内。

直到2014年,在多方国家的强烈要求下,瑞士政府只得签署了“银行信息自动交换国际公约”,避税成为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直被认为安全的瑞士银行,也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

从侵吞资产,到近几年封存俄罗斯富豪的账户,瑞士银行的信用已经大打折扣。甚至被人调侃为瑞士银行已经是美国的了。

而如今,王永庆的子女也非常不幸的“中招”了。

王永庆自己也没有想到,由于自己的一时疏忽,导致了这场财产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永庆也许从未料到,辛辛一生打拼出来的家业,转眼之间可能就会让别人捡了便宜。直到今天,王永庆的孩子们由于不愿意交这一大笔遗产税,同时双方也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存瑞士银行里的资金仍未拿出。

显而易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资金被取出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不知道如果当初王永庆预料到如今亲人取自己存进银行的资产都变成一件难事,是否还会选择把这400亿存进瑞士银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