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健康成长,生命教育不能缺席。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还有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2024年4月,云霄县在云霄县中小学、幼儿园启动生命教育项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素质提升及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帮助学生珍视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积极打造“一校一品”的生命教育校园文化,推动生命教育融入平安校园建设、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家校社协同育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项目由县教育局、县彩虹公益联合会主办,县民政局、县红十字会、县妇联等部门提供业务指导,县彩虹社工中心、七彩虹志愿队承办,各学校幼儿园协办。首批试点中小学校、幼儿园共10所,将惠及师生群众约8000人。项目将全面强化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关爱生命,全力守护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探索以优秀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特色的云霄县生命教育模式,积极打造六大工程:幸福园丁工程、心理健康工程、阳光体育工程、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程、社会实践工程和家校社共育工程。通过项目试点和推广,逐步推动把生命安全教育真正纳入中小学生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法治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该项目从生命健康相关的知识、技能、态度、行为四大方面入手,涵盖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环境健康六大健康领域,广泛关注各个学段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系统性解决。明确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学前教育阶段以认识常见安全警示标志、认识保护身体隐私部位、掌握基本生活自理等一些基本知识为主,小学阶段以认识常见自然灾害、了解各种常识、掌握基本紧急求助和自救方法为主,初中阶段以了解常见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应急方法、掌握逃生和救护他人的措施为主,高中阶段以提高学生发现、辨别和预防生活中安全隐患的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求救、自救、互救技能,树立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意识为主。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掌握安全防护知识与相应的生存技能,是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中小学教育中亟待探索研究并予科学实施的重要内容。

2021年10月26日,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要求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此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对生命安全与健康等主题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进课程教材的内容与方式。

近年来,生命教育有效助推青少年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健康第一理念,但目前仍然存在生命教育定位不明、课程量设置不足、生命教育内容碎片化、生命教育教学模式固化等问题。由于青少年生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自己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

生命教育不能面向虚无缥缈的未来,而要紧扣当下的生命和现实。相比于教师“一言堂”,学生们更喜欢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的课堂。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以试点学校为种子,以专业团队为强力支持,云霄县“生命教育”项目将把握规律性,提高针对性,增强有效性,梳理出系统化的青少年生命教育服务流程,为地方打造可留、可用、可持续的生命教育资源库。

聚教育合力,让生命续航。云霄将突出“防”,聚焦“治”,做好“管”,以“办负责任的教育,做有温度的教育”为发展理念,坚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生命、张扬生命的原则,积极探索生命教育途径,推动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艺体活动、心理健康相统一,构建深层次、多维度、一体化的生命教育模式,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长为健康、阳光、向上的“我自己”,让“尊重、接纳、温暖,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精彩”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成就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旨在保护生命、维护健康、提升生命体验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我国防灾减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提高家庭幸福指数的基础支撑系统。

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抓好本土化生命教育着力点,找准本土化生命教育落脚点,培育本土化生命教育生长点,创新本土化生命教育拓展点。在“读懂生命、读懂教育”的生命教育价值取向下,让师生们在多样的活动中了解生命的意义,接纳生命的多样性,萌生敬畏生命的情感。无论碰到何种困难,都能坚定前行,激发生命潜能,释放生命激情,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灿烂更精彩!要加强“体验式”生命教育。根据不同的体验对象灵活调整体验方案,如小学提倡以游戏和模拟为主,初中倡导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辨析为主等。促进“借力式”生命教育。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场景,将生命理念灵活且深度地嵌入到具体生活情景中。开展“辐射式”生命教育。以“易受损群体”为中心,向其他群体辐射,直至扩散到全体社会成员。

(通讯员:林敏 张瑞勇)

(来源:漳州市云霄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