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萧山舜湖村:虞舜文化与时代新风貌的交响

程丹

2024年4月28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舜湖村党建品牌logo(由舜湖村供图)

一撇斜飞,如同翘角飞檐,“川”字在侧,是浦阳江从此处蜿蜒涌动,“顺”“舜”两字结合,意表“顺舜不息”,这是舜湖村党建品牌logo。“舜”字的来源,既与村名相关,又联结到不灭的先圣慈怀。“顺”字的本义是顺天应人,所谓顺天应人,即治理国家必须应是上顺乎天道,下合乎民心。做到了顺天应人,自然能成章法,随着发展顺理成章形成良性循环。“不息”讲的是舜湖村村委班子不断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不断为集体经济创造增收机会,不断加强舜湖村的乡村建设,是一种永不停止,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

4月14日下午,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一行追寻虞舜遗迹,到访萧山浦阳镇镇舜湖村。舜湖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巧妙地将虞舜文化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舜顺不息”。舜湖村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植根于对虞舜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不仅体现了对传统虞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彰显了古老文化与现代发展交相辉映的时代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传承虞舜文化,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舜湖村因舜帝得名。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村落原为一处湖泊,圣王大舜曾在此处生活,故而得名“舜湖”。虞舜是道德文明的鼻祖,纯孝至善。舜的父亲、继母和弟弟多次要加害于他,他都以德报怨。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事务的才干且办事周全有礼,就请他入朝为官。舜入朝登上天子位后,对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为诸侯。对弟弟慈爱,对继母也十分孝顺。为纪念舜的功德,传承礼仪之风,舜湖村的村民们自发建立起一座祠堂(俞式家庙),又称敦睦堂,寓意为敦厚和睦之意,教育舜湖村俞式后代要老老实实做人,和和气气相处,这也是历朝历代俞氏族人一直延续遵守的家风家训,以舜帝为榜样,注重道德修养。当代,该建筑已经成为村内文化礼堂使用,布设“湘师书画印友会舜湖基地”先照书院分院,举办各类乡村文化活动。古老的历史建筑成为现代村内老少欢聚活动之所,承载着乡村文脉的延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舜湖村文化礼堂(程丹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发掘沉入湖底几千年的大木头(程丹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德治为先,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虞舜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记忆,更是一种精神力量。虞舜文化“德治为先”的政治智慧,在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舜推行德治,注重教化,通过引导和教育人民,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和谐稳定的局面。舜湖村顺应民心,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提升村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度。同时,还注重发挥身边先进个人的示范作用。通过评选“十佳好媳妇”、“十佳和睦家庭”等典型事迹,让典型引路,带动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中。这种以点带面、以先进促后进的方式,有效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了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厚德载物,促进产业发展生生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人们随时面临大自然威胁的环境下,通过“自强不息、发奋有为”的精神,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一个相对和谐的状态。创造了“舜耕历山,历山人皆让畔;舜渔雷泽,雷泽人皆让居;舜陶河滨,河滨器不苦窳”、舜所到之处,“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的历史。

舜湖村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立村理念贯穿于村里建设各方面。顺应自然,以美丽乡村转型升级为契机,挖掘、保护、宣传舜湖美景,打造生态湿地。发挥美景优势,发展舜湖村旅游业。打造出能够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旅游精品,创美丽乡村,促产业发展。展现了舜湖村“舜耕垄亩沐甘霖,湖美田肥曙色新。春燕绕梁蛙鼓乐,晓风千古习俗醇”的美丽景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舜湖村全貌(舜湖村供图)

“舜耕湖上,源里人家”,先圣意志成为了舜湖村永不失色的精神烙印。萧山舜湖村充分利用这一文化因子,成功地建构了一个具有历史深度和时代风貌的美丽乡村。这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精神养分与物质福祉,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舜湖村的故事,是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美好篇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个成功典范。这种对虞舜文化的尊崇和传承,不仅增强了文化自信,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程 丹

审核:戴秀丽

总期:75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