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引言

在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培养具备数字化审计能力的审计人员和建设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新型审计团队是内审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也是转型中需要长期持续推动的重要工作。

二、“12345”全域智能培育体系概述

全域智能培育体系的理念为“一个核心,两个支撑,三种角色,四个阶段,五种价值”,即以打造内审“数字化尖兵”队伍为“一个核心”,将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作为数字化审计能力提升的“两个支撑”,使内审人员扮演数据分析师、技术研究师、业务提炼师“三种角色”,通过数字化审计能力识别、评估、培养、提升“四个阶段”,推动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建设,最终实现数据价值、咨询价值、风控价值、预警价值、团队价值“五种价值”。

(一)全域智能培育体系的“一个核心”

本文基于党和国家对审计的功能定位,落实“科技强审”战略,紧密围绕打造电网企业内审“数字化尖兵”队伍为“一个核心”,推动内部审计监督在边界、深度、模式等多个维度不断突破,更高层次发挥内部审计“服务公司、服务大局”的作用。

(二)全域智能培育体系的“两个支撑”

本文依托国网湖北电力硬件设备与软件技术“两个支撑”推进全域智能培育体系建设。按照“总体设计、两级部署、统一展示”模式构建了数智化审计平台,并针对公司内部审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公司云平台、企业中台等新技术相继落地,财务、生产等部门先后完成业务管控系统 2.0 版本升级,包括配备更高容量的储存设备、性能更强的计算机、稳定性更突出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与此同时,不断强化软件技术与审计理论研究结合,“建好”审计信息系统,“联好”审计作业平台,“用好”审计系统工具,形成了以审计模型、审计工具、审计场景互为支撑的审计生态体系。

(三)全域智能培育体系的“三种角色”

“人才兴审”的具体实践,将全域智能培育体系的目标聚焦于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培养,使内审人员扮演全量审计数据分析师、智能审计技术研究师、部门联动业务提炼师“三种角色”,实现内部审计作业方式与价值输出模式的再造与升级。

(四)全域智能培育体系在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建设中的“四个阶段”

1.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识别阶段。

(1)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标准体系构建。

通过整理和调研电网企业历年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整体情况,本文选取内审数字化战略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四大维度对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估。

(2)应用BERT-GAT模型识别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

本文选取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融合语义信息的图注意力网络模型(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Graph Attention network,简称BERT-GAT)识别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

2.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评估阶段。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将定性信息转换为定量信息,给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对象一个总体评价。该方法将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评价任务分解成多个评估模块,再将各模块分解成若干问题作为评价因素,构成单因素评价集,利用模糊值映射推导出模糊关系,确定因素重要程度模糊集,得出综合评价。

3.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培养阶段。

数字化审计能力培养内容个性化推送本质是将相关性强、质量高的内容针对性地推送给内审人员。针对此目标,整体模型包含预处理层、召回层、预测层三个模块。

4.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提升阶段。

提升阶段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RPA等智能化技术定期科学地收集并分析内审人员培养前中后的数据,结合柯氏能力提升理念依次从反应、学习、行为、成果提升等方面对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给予专业化评价,将结果运用可视化的智能方法加以呈现,确保内审部门数字化人才质量。

(五)全域智能培育体系实现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的“五种价值”

1.夯实多维“智能审计数据底座”,挖掘数据价值。

2.整合审计“智脑存储”知识库,释放咨询价值。

3.打造“数智分析+人工决策”风控审计模式,提升风控价值。

4.构建“主动式”智能风险审计预警监督网,发挥预警价值。

5.促进内审人员向“数字化审计尖兵”迈进,共创团队价值。

三、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内部审计工作正面临着审计数字化的深刻变革。将数字化审计融入电网企业审计监督全过程,对内审人员数字化审计能力建设的需求愈发强烈。本文基于国网湖北电力的具体实践,探索形成“一个核心、两个关键、三种角色、四个阶段、五种价值”的全域智能培育体系,为企业建立“业审融合、数审融合、数智融合”内审数字化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节选自《中国内部审计》2024年第4期

作者:匡尧 史家顺 陈识 刘莹 杨士祺 闵文 杨飞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荆州供电公司

编辑:孙哲

目前160000+人已关注我们,您还等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这里立即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