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许紫莹

浙大二院

2023年8月,年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浙大二院时年仅33周岁的史利根医生获得资助。这也是继三位前辈之后,浙大二院再度有临床医生获国家优青项目。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也被称为“小杰青”,是国家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年龄不超过38周岁的科研工作者的一种认可与激励。其作为“全国四青”之一,获评难度大、认可度高,几乎是所有青年科研工作者都想摘得的“明珠”。

身为浙大二院最年轻的国家优青项目获得者,神经外科的史利根医生是如何做到的?一路走来,他又有什么经验和体会?且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梦想之花只有在

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绽放

浙江大学一直是史利根的梦中情校,他非常喜欢其宽松、包容、尊重的氛围,学校也为学生们创造了诸多平台,“我们可以去参加创业、可以去早期接触科研,可以去咨询大牌教授。”

“我对神经领域特别感兴趣,非常渴望能够去探索大脑的奥秘。”史利根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在本科二年级,他就主动联系了神经科学研究实验室,去观察学长学姐们做实验。

史利根认为,神经外科是离大脑最近的科室,因此在研究生阶段,他坚定地选择了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师从张建民教授,并因成绩优异,在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

浙大二院神经外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知名神经外科之一,也是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培育单位。在科室主任陈高教授的带领下,科室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五,年手术量14000余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青、优青人才项目,研究成果在Nature等高质量期刊发表,团队在脑胶质瘤的起源、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脑机接口等研究领域均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非常幸运地加入了这个优秀的团队。”史利根说,浙大二院神经外科主任陈高教授非常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陈主任经常勉励我们要有国际视野,鼓励我们走出去看看,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史利根在导师和科室的支持下,读博期间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联合培养,这段科研经历成了他科研路上的宝贵财富。

“把裸露的电线包起来”

修复中风患者神经功能

“神经元就像是一根电线,外面包了一层绝缘皮,如果电线断了,一般很难恢复;但如果是绝缘皮坏了,电线仍是好的,是有机会进行重新包裹,恢复正常神经功能的。中风后有大量裸露的神经元,我们思考的就是如何修复它们。”史利根医生通俗地解释自己目前的研究领域。

在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几乎每天都有新的技术诞生。新技术又往往能够给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史利根在美期间,单细胞RNA测序技术刚刚兴起,该技术应用仍存在着较高门槛。

“我的外籍导师非常支持我将该技术用于探索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脑内免疫微环境。”史利根医生回忆道,“得益于在浙江大学本科阶段接受的生物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的交叉培养,我能很快地理解和分析单细胞测序数据,这极大地推动了我们的研究进程。”史利根医生采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观察到调节性T细胞,可以促进神经髓鞘的修复,也就是可以“促进裸露的电线重新包裹上一层绝缘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利根赴美参加神经免疫会议

这一课题经过前后4年的努力,2021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科研成果发表在免疫学领域顶尖期刊Immunity,“一石掀起千层浪”,文章引发了全球关注,被大规模转载和引用。这也为他获得国家优青项目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既是导师也是学徒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成功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行稳致远。”史利根仍铭记着导师张建民教授对他的谆谆教诲。

2019年,史利根顺利进入浙大二院工作。2022年获得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2023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这成长速度令人艳羡,但他依然保持着平常心,认为自己“只是医院普通的一分子”。

浙大二院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史利根被选拔为医院临床青年拔尖A类培养对象,可以有一半时间做科研;同时,科室主任陈高教授也给予他大力支持,为他配备多名研究生。由此,史利根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团队。

科研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甘坐“冷板凳”的自觉和定力。“但科研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研究的过程会不断地给你惊喜。这就像收到一个快递包裹,在拆开的过程中你会很兴奋,尽管有时候拆开的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但做科研的乐趣就在于有源源不断的包裹可以拆,你一直保持着这种兴奋。”史利根如此形容自己做科研的感受。

2022年,史利根医生成为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招到了自己第一个学生。面对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学生,他认为“更像是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互相取长补短,可以畅所欲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史利根还是一名神经外科的临床医生,“临床上,其实我还是个学徒”。浙大二院神经外科有着平等友好的氛围,史利根很喜欢跟着老师们学技术、动手术,抓住各种机会精进临床技能。

点进史利根社交媒体的主页,签名一栏赫然写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他以此来不断警醒和鞭策自己。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