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5日,“银发浪潮下的产业涌现(Industries emerging under the silver hair wave)——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暨老龄社会30人论坛六周年庆典”在京成功举办。庆典活动由老龄社会 30 人论坛、盘古智库主办,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承办,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创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苇草智酷协办。近百位社会各界深耕老龄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家、媒体人等到场参会,凤凰网风直播、学说平台、搜狐传媒、百度百家号、一刻talks等平台线上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近4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典现场

本次庆典活动以“银发浪潮下的产业涌现(Industries emerging under the silver hair wave)”为主题,汇聚产、学、研、媒等多领域专家学者,聚焦老龄社会多样化需求,展望银发浪潮下潜力产业。活动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

致辞 | 梁春晓,陆杰华

“老龄化不是问题,不适应才是问题。”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梁春晓指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存在供需不匹配、供给不足问题,需要通过银发经济等的发展扩大供给,解决这种不适应,满足老龄化社会下的各种新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梁春晓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表示,银发经济最主要是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而当前却存在着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需进一步关注聚焦,推动银发经济更好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

主题发言

围绕银发浪潮下的老龄社会多样化需求,五位老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主题一:银发产业实践经验分享

中国健康养老集团研究院院长张晋以旅游旅居行业为例,进行银发产业实践经验分享。“有钱、有闲、有活力、有健康的老年人群体出游活动日益活跃,老年旅游日益成为‘银发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张晋也坦言,目前老年旅游业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多、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市场需要新的产品,改变传统的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模式,把老人的疗程、旅程、课程与老人的养生、养心、养老完美结合。”

主题二:银发经济之存量与增量发展机遇

今年国办发布的一号文《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七大潜力产业,其中包括推进适老化改造。北京安馨康养集团董事长鄂俊宇认为在政策驱动下,适老化改造行业将迎来产业快速发展机遇。“4月2日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设计服务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试行)》。”鄂俊宇指出,之前适老化改造多是民政部牵头,重点解决的是养老事业和民生问题,而北京市此次文件是发改委发布,重点是在产业发展。

主题三:转变认知是发展银发经济的第一步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深入浅出地探讨了银发经济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以及为何转变认知对于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老年助餐案例分析及以老年鞋为例的市场观察,李佳表示,在银发经济领域,转变认知不仅是为了理解市场,更是为了创新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以及推动整个社会向更加包容、健康的老龄化社会转型。这是一场深刻的思维革命,关乎于如何在变化中寻找机会,如何在挑战中创新前行。

主题四:chatGPT眼中的银发世界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曾红颖深入剖析了养老产业的本质与特征,还探讨了银发经济作为产业转型的广阔前景,以及在中国潜在的增长点。曾红颖认为,银发经济是普遍的产业转型,而非孤立的新增产业,涉及地产、金融保险等多个领域的适应性升级。同时,她提出“三缺一”的概念,即设施支撑、居家养老场景、康复需求均已具备,但整合资金和资源是当前的关键。此外,对于ChatGPT在研究中的应用,她强调了其在信息拓展、整合及新思路启发方面的优势,同时也理性指出其尚处于智能而非智慧阶段。

主题五:银发族消费新趋势

“从消费趋势来看,银发族正逐步跨过‘数字鸿沟’,开始融入智能生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社会导师张建科在现场分享的一组源自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的数据显示,不论在社交新媒体平台,还是移动购物平台,银发族用户数均增长快速,并向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等类型应用快速蔓延。但与这一消费趋势相对应,市场则“给的不够、给的不对、给的不均”。譬如将老龄化人群视为一个“整体”,没有认识到性别、年龄、地域、经历、价值观等可能带来的差异化需求等。“如同前几年的‘互联网+’时代将所有行业重构类似,今天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需要为老龄化重来一遍。”张建科说,“沿着目前供给侧‘不够、不对、不均’任何一个方向,都能做出大的产业来。”

轮值交换

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SSIDC)理事长田兰宁接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成为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换届交接,右为新任主席、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SSIDC)理事长田兰宁

田兰宁表示,在迎接银发浪潮的途中,老龄社会30人论坛有持续的热情、关注度与聚焦度,将携手全社会一起对话,共同努力,助推老龄社会蓬勃发展。

新书发布

在本次会议上,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及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发布了新书《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及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表示,希望借由此书和所有关心关注老龄社会相关问题的朋友们一起探讨如何构建多元包容,全民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及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林茜

圆桌对话

会上还进行了以“科技创新与智慧养老”和“银发浪潮与产业涌现”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分别由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李佳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学术总监王俊秀主持。

圆桌对话1:科技创新与智慧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对话1(从左到右依次为:李佳、左得佑、田兰宁、李章宇、窦瑞刚、杨进)

海银资本合伙人、美国长寿生物医学公司(LBI)中国区CEO左得佑强调了从主动健康管理出发,通过可穿戴设备收集健康数据并结合AI进行分析,提前预防和干预老年人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如通过平衡仪预防跌倒,体现了技术在预测性医疗和个性化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SSIDC)理事长田兰宁提出,科技产品不仅应当关注老年人的需求,还应具有普适性,使得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受益。她认为,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普及性和易用性,应确保科技发展成果能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小度医养行业商务负责人李章宇分享了小度智能设备在老年群体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如何将这些设备与养老服务整合,形成健康管家的解决方案。他还提及了多模态技术和大模型的应用,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简化服务获取流程,缩小服务获取的鸿沟。

腾讯银发科技实验室负责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介绍了腾讯银发科技实验室在解决老年人听力障碍方面的努力,通过数字化手段,如小程序进行听力健康检测,以及利用AI赋能助听器,降低成本并提高佩戴的便利性,体现了科技在解决具体健康问题中的创新应用。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健康事业部产业总经理杨进从机器人行业的视角出发,指出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多样化应用,包括功能性机器人、娱乐陪伴型机器人以及护理康复型机器人。他强调,开发养老科技产品时,需要跳出传统思维,关注实际需求,并通过教育和培训来跨越数字鸿沟。

圆桌对话2:银发浪潮与产业涌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圆桌对话2(从左到右依次为:王俊秀、张晋、王艳蕊、鄂俊宇、周袁红、陶美玲)

中国健康养老集团研究院院长张晋从衣食住行用的角度出发,强调了老年人在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因此银发经济的核心应围绕家庭生活展开,关注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

乐龄社区养老创始人王艳蕊作为社区服务一线的代表,她认为银发经济元年的标志在于更多行业开始关注并投入到养老领域,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认知的转变预示着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走向多元发展。

北京安馨康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鄂俊宇认为银发经济元年的定义源于政策层面的强力推动,特别是国家发布的涵盖银发族生活方式和经济全方面的文件,标志着从国家战略层面重视老龄化问题,并以此作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他强调,服务人群和需求的变化要求企业转换思维,从产业视角寻求发展机遇。

北京阿姨来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袁红作为家政行业的代表,分享了在银发经济中家政服务的重要性和面临的困境,她呼吁国家应给予更多扶持,同时强调服务行业的本质在于“服务+”,并提出建立国家队和正规军来加速行业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善果养老照料中心院长陶美玲以老年痴呆症照护领域的经验为例,强调了专业服务的重要性,并指出政府搭台、专业化服务与市场化运营是行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特别演讲

在特别演讲环节,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马旗戟“与老龄社会共成长——六年来我们的旅程与感悟”为题,回顾了老龄社会研究院及老龄社会30人论坛六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对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度剖析。他表示,老龄产业和银发经济的成效和效益是缓慢显现的,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而非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同时,他提醒业界要避免盲目炒作市场规模,而应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他强调了在老龄产业的发展中,应注重人文关怀,将科技、艺术与产业市场相结合,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合作,以应对老龄社会带来的复杂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马旗戟

活动最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们一起合影留念,为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及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六周年庆典画上圆满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宾合影

现场参会嘉宾名单(部分):

卞学忠 北京市东城区耆乐融长者关爱中心创始人、主任

蔡雨玲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约见名医》制片人

曹彦东 安智因生物CTO

曹坤 恒星文旅CEO

柴恂 科隆大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学院比较政治研究中心青年学者

陈淑蓉 充电花园(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后人类幸福力智库发起人

鄂俊宇 北京安馨康养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季节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老开心啦》制片人

李骏翼 未来教育跨界研究与实践者、《超级AI与未来教育》《元宇宙教育》《家庭教育心法》作者

李龙江 北京仁康优加商贸总经理

李章宇 小度医养行业商务负责人

马辉 爱心人寿总公司长护负责人

申春兰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老龄用户研究中心的科研助理

孙丽 国投健康研修院常务副院长

孙颖 北京市妇联家庭建设促进会旅居养老工作负责人

陶美玲 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善果养老照料中心院长

王森 南方都市报北京新闻中心

王艳蕊 乐龄社区养老创始人

吴丽华 瞭望智库研究员、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肖秋 北京市妇联家庭建设促进会老年健康工作负责人

杨进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健康事业部产业总经理

姚艳华 北京市妇联家庭建设促进会副会长

张建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社会导师

张晋 中国健康养老集团研究院院长、中国老龄产业协会老年宜居养生专业委员会主任

张曦 中国日报主任编辑

张新强 卓邦视听声光电

郑址洪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老龄用户体验及服务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前三星电子副总裁)

周微 成都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

周袁红 北京阿姨来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左得佑 海银资本合伙人、美国长寿生物医学公司(LBI)中国区CEO

(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员及秘书长

窦瑞刚 腾讯SSV副总裁&银发科技实验室负责人、腾讯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龚炳铮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六所研究员、教授级高工

李佳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

梁春晓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首席专家

林茜 老龄社会30人论坛及信息社会50人论坛秘书长

陆杰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马旗戟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老龄社会研究院院长

田兰宁 老龄社会30人论坛轮值主席、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院长、中关村思德智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SSIDC)理事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王俊秀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学术总监、北京信息社会研究所所长

王瑛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理事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尤红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卓越访问教授、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曾红颖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

责任编辑:王毅博

机构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龄社会30人论坛

老龄社会30人论坛成立于2018年4月,由盘古智库、信息社会50人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创新公益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思德库养老信息化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汇聚各方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成为老龄社会领域的研究、交流、实践和影响力平台。

论坛致力于站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高度,从趋势、特征、文化变迁和公共政策等维度,结合数据和案例,组织老龄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有识之士,深入研究和交流老龄化对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演化的全方面影响,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4月,是盘古智库从事老龄社会研究的专业机构,致力于系统研究老龄化、老龄社会及相关领域的现象、数据、趋势和机制,及其对民生、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的影响,重点关注老龄社会大势下的社会创新、公共政策和老龄产业,探索推动各个层次的老龄社会前景、体系和转型。老龄社会30人论坛秘书处设在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