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10日,居住在北京天安门附近的老百姓照常上街遛弯,当走到人民大会堂的一侧时,惊奇地发现,以往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的警戒栏杆已经全部被拆除了。

人民大会堂这是真的要对外开放了?

7月15日,人民大会堂正式对外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老人至今仍然记得,当年人民大会堂开放这天,排队参观的人从人民大会堂东南侧一直排到了天安门广场上,足足有上千人的壮观景象。

“排队参观那天,人山人海”

那个年代人们普遍收入也不高,人民大会堂的票价只有2毛,那时的烧饼也只卖5分钱一个。

走进人民大会堂以后,里面富丽堂皇的景象,还是让人们感到神奇。

“楼梯上都铺着红地毯,确实要比家里的房子好。”

不少外地的农民看着那副《江山如此多娇》的画作,也忍不住感慨:

“庄稼人能有今天,知足了。”

人民大会堂在建成指出,一度是对外开放的,除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开会期间,人民大会堂每周都会设一两天开放日,供人们参观。只是到了60年代后期,才渐渐不对公众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1月27日,首都群众春节联欢晚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人们对人民大会堂的各种装饰均感到好奇,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邓颖超当众向群众宣布:

“人民大会堂将向各界群众开放。”

从1959年建成直至今天,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不灭的记忆。

“我看就叫人民大会堂吧,这个建筑属于人民”

毛主席早有想要修建一个可容纳万人开会的大会堂的想法。

1945年4月23日,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正式举行。

在党中央入驻杨家岭之前,杨家岭只是延安一个不大的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口,那个年代正值抗战最关键的历史时期,日伪军在敌后根据地施行烧杀抢掠的政策,国民党当局也对陕甘宁边区施行封锁,延安的生活环境十分困难。

毛主席率领党中央入驻杨家岭以后,喊出口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历史上一座光荣的建筑。

说起来,之所以要建这所中央大礼堂,主要是为党召开七大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中央酝酿召开七大,已经差不多有十几年的时间,从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就酝酿过召开七大,可由于战争年代条件困难,会议的时间不得不延迟。

抗战时期,中央几次酝酿召开七大,但都因为种种变故,不得已而延期,一直到1944年5月,中央召开的六届七中全会上,才决定于次年4月23日,召开党的七大。

中央酝酿召开七大期间,决定在延安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并将任务交给了时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青年建筑学家杨作材的身上。

需要指出的是,杨作材还主持了一系列党在延安时期的历史建筑,如中央办公厅办公楼、王家坪中央军委机关礼堂。

那个年代建一栋标准的礼堂,并不太容易,况且还是在延安困难时期,但大礼堂的建设依然十分考究。

1945年4月23日,党的七大在延安杨家岭顺利召开,朱老总在大会上深情地说:“我们今天的大会是在自己修的房子里开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限于年代,延安杨家岭大礼堂设计可容纳1000人在里面开会,不过在当时已经殊为难得。

尽管如此,毛主席依旧感到有些惋惜:

“等以后革命胜利了,我们一定要建立一座可以容纳上万人开会的大礼堂,让党的领导人能和群众一起商量国家大事。”

随着新中国建立以后,毛主席也几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要建一座大礼堂。

1956年,中国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不仅国家日渐富裕,人民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党中央再次酝酿,建设一座大型的礼堂,以便于中央开会时使用。

1958年7月,北京市规划局专程赴莫斯科考察,准备筹建一座容纳万人的大礼堂,当年8月,党中央专门作出指示:

“为庆祝建国十周年,中央设想在北京建设一批包括万人大礼堂在内的重大建筑工程,这些工程还有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剧院、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等。这些重大建筑必须在1959年国庆节时投入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距离1959年十周年国庆,已经只有一年多的时间,这时筹建大会堂,不仅没有选定地方在哪儿,就连设计方案等各项准备工作还都是零。

一开始有关设计方案,就陷入到巨大困难中。

不少的老建筑专家以前从来没有设计过如此规模庞大的大会堂,设计思路打不开,仍然是按照老一套来设计。

对于大会堂的设计建造,总共也有几个问题,比如大会堂选址究竟是要选在天安门广场西侧,还是天安门前正阳门部位;大会堂的设计高度,是否要超过天安门;大会堂要不要大屋顶等等,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专家们。

周总理对大会堂等一系列的建筑提供了许多帮助,并大胆建议,要广泛发动群众,让一些年轻的优秀的建筑专家也参与到设计当中。

历经几次初稿的修改,人民大会堂的设计方案决定采用北京市规划局的,于1958年10月14日审议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58年10月26日开工建设,到1959年8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人民大会堂建设汇集了当时全国的能工巧匠,平均每天在工地现场参与施工的人数就达到了1.4万人,巅峰时期更是高达3.5万人,庄则栋、邱钟慧、吴浮山等世界冠军都曾在人民大会堂工地现场劳动。

更为关键的是,大部分参与施工的人大都是义务劳动,不要报酬。

1959年9月9日,毛主席在万里的陪同下,到竣工的大会堂视察,当时工程主体已经完成了建设,但现场还有不少的工作人员,一听说毛主席来了,呼啦一群人全都围了过来,争相同毛主席握手。

毛主席走进大会堂后,环顾四周,不由得啧啧称奇,末了问了一句:

“现在这个建筑有名字了没有?”

一旁陪同的万里对毛主席说:

“这个事情曾问过总理,总理的意思是让您来起名。”

毛主席随即又问:“你们现在怎么叫这个建筑。”万里答道:“我们叫它大会堂或者是人民宫。”毛主席同大家在一起讨论了半晌,最终拍板决定:“就叫人民大会堂吧。”

“我们做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这个建筑也属于人民。”

周围的人都拍手鼓掌,为这个名字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9年9月24日,人民大会堂所有工程全部竣工,6天后,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十周年国庆招待会。

10月1日,人民大会堂前彩旗飘飘,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前热情地表演了孔雀舞,成为那个年代人们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