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转自:北京国际电影节

春风送暖,欣欣向荣。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北京电影故事从这里起笔书写,相信必将随着美妙的光影音符传遍五湖四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

闭幕式红毯上,各个入围剧组的中外影人盛装出席,星光熠熠,向全世界展示他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翩翩风度,才情惊艳,昂扬自信。颁奖嘉宾阵容同样群英荟萃,云集了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张艺谋、姜文、费翔、陈冲等知名影人。

今年北影节紧扣“光影互鉴,同道相益”的主题,推动电影产业茁壮发展,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交流互动,延续并提升了国际性、专业性和大众性,助力北京影视高地发展建设,以崭新的面貌和更高的标准,展现了首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春之气息拂面而来 舞美布景彰显东方色彩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主题为“把北京的春风送给全世界”,整场活动深度践行“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北影节理念,以春风、风车、雨燕为串联符号,全程主题鲜明且富有生趣。“风车”是北影节的标志之一,作为北影节献给获奖者的特别礼物,象征着对世界优秀影人的祝福与期许;“雨燕”本身作为北京的标志性物种,寓意着吉祥和好运,它以传递这份美好展望的使者形象登台亮相,将“风车”送予领奖嘉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

开场活动之前,本届北影节特制的综述短片《以电影之名共享春天》在银幕上播出。《以电影之名共享春天》巧妙地将北影节的各项活动与春风进行类比,它们都以徐徐的暖意熏陶滋养着身处其中的中外影人。良辰美景,影像盛情,携风看遍,我们讲述春风,亦是在讲述电影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云嘎献唱《春风为我来》

由张靓颖献唱的《时光的歌》回顾电影发展史中的经典作品,将歌手的声音、主视觉的演绎、舞者的表达三种丰富且完整的元素汇聚至舞台之中,形成了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象征着电影艺术史的流动与延续。周深带来一首娓娓动听的《望》,致敬那些为我们留下过永恒记忆的电影人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靓颖献唱《时光的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深献唱《望》

▌“天坛奖”得主重磅揭晓 倾情献予孜孜不倦的全球影人

北京国际电影节创办十四届以来,在全球影坛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接收影片数量逐年攀升,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更是承载着北影节的选择和态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名片。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1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9部报名影片,其中,国内报名影片191部,国外报名影片1318部,类型多元,风格各异。电影节组委会邀请到由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领衔的七位影人组成“天坛奖”国际评委会,兼具艺术成就及国际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坛奖”国际评委会

正式开奖前,本届北影节为远道而来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导演准备了一份别出心裁的礼物。小朋友玥玥走上舞台,亲切地投入库斯图里卡的怀抱之中,称他为“爷爷”,并将礼物风车赠送给他。这一刻,跨越国别、种族、语言、年龄的真诚交流将舞台点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玥玥向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赠送风车

闭幕式颁奖礼当日,还是演员陈冲63岁的生日。组委会特别为陈冲制作了一支名为《永远的小花,最美的芳华》的纪念短片,回顾了她从《小花》中纯真无邪的少女,到《末代皇帝》中命运多舛的婉容,再到《坚如磐石》中坚韧不拔的女性形象,致敬她所塑造过的经典角色,呈现她演艺之路的辉煌与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委会给陈冲过生日

费翔作为一名家喻户晓的华人偶像,始终以推动中外文化交融共振为己任,通过精湛的演出在全世界散播东方魅力。面对获奖的青年演员,他分享起自己把反派角色诠释得鲜活丰满的经验——尊重人物,迎接挑战。

“天坛奖”最佳影片由龙飞执导的《走走停停》获得。该片生动地呈现了一个事业情感双双失意的青年返乡,在亲友的支持下追寻电影梦的故事,语气轻松诙谐,以四两拨千斤的姿态面对死亡与失败种种沉重议题。此外,《走走停停》还将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两项大奖收入囊中。片中饰演“吴迪母亲”的演员岳红以春风化雨的细腻演技诠释出一位亲切而有力的妇女角色,编剧黄佳与导演龙飞自出道以来就共同创作,结成了默契十足的拍摄搭档。《走走停停》是他们合作的第二部长片,凝结着新生代影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洞察与思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影片颁奖嘉宾

张艺谋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姜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影片《走走停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女配角颁奖嘉宾

闫妮 姚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女配角 岳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编剧颁奖嘉宾

张冀 杨子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编剧 黄佳

印度电影《失落的婴儿》斩获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本文是导演卡兰·特吉帕尔的长片首作,以充满紧张感的风格把盗卖儿童猖獗的印度社会问题和惊悚、追逐及悬疑的剧情片类型结合在一起。女主角米娅·梅尔策看似柔弱的身躯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强大的能量,摄影师伊沙恩·高希创新地手持摄影和充满悬疑感的夜景及复杂的场景空间的结合,制造较为突出的紧张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导演颁奖嘉宾

刘伟强 曹保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导演 卡兰·特吉帕尔

《失落的婴儿》制片人戈罗夫·达赫拉代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女主角颁奖嘉宾

费翔 郑保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女主角 米娅·梅尔策

《失落的婴儿》编剧斯瓦普尼尔·萨尔卡尔代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摄影颁奖嘉宾

凯斯·范奥斯特鲁姆 李屏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摄影 伊沙恩·高希

《失落的婴儿》制片人戈罗夫·达赫拉代领

《朝云暮雨》中饰演“老秦”的范伟摘得本届北影节“天坛奖”最佳男主角,这是他继《不成问题的问题》后获得的第二座“天坛奖”奖杯。他在影片中的表现深刻而富有层次,将一个边缘人物的宽厚、怜悯和孤独塑造得细致入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男主角颁奖嘉宾

陈冲 马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男主角 范伟

最佳音乐奖则是花落芬兰电影《直面死亡的男人》的配乐家马尔科·比斯卡里尼,作曲旋律抓耳,准确地服务于影像叙事,融入了一丝黑色喜剧的色彩,将紧张与温馨的气质调和得水乳交融。《直面死亡的男人》中演员亚里·维尔曼获得最佳男配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音乐奖颁奖嘉宾

大卫·怀特 卡洛斯·沙尔丹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音乐奖

马尔科·比斯卡里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男配角颁奖嘉宾

朱一龙 陈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男配角 亚里·维尔曼

最佳艺术贡献奖归属于日本导演三宅唱作品《黎明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艺术贡献颁奖嘉宾

梁家辉 张涵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佳艺术贡献《黎明的一切》

▌年度期待 《志愿军》第二部剧组集结推介

“天坛奖”大奖悬念揭晓,闭幕式现场依然高潮迭起。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年度期待影片《志愿军》第二部主创团队集结,导演陈凯歌,演员朱一龙、辛柏青、张子枫、张宥浩登台问候观众,并推介了这部情深意重的战争史诗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第二部主创团队

随着《志愿军》第二部的珍贵剧照在大屏幕上播放,多位主演相继讲述起照片背后的故事。朱一龙深情地说到,“在这一部里,我和李晓是兄妹的同时也是战友,这张照片是我们一起挖战壕时留下的。战争虽然残酷,但有亲人、有战友在身边,就有无穷无尽的勇气和希望。”辛柏青看到“老李”和“小李”在战场上见面的场景,颇为感慨地表示:“上阵父子兵,因为这场保家卫国的战斗,让父子俩的心走得更近了”。张子枫饰演的“小李”突然奔赴战场,带来战火中的团圆。张宥浩饰演的“杨三弟”也迎来了成长,决定通过一张张照片,记住英雄的面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第二部主演

陈凯歌导演现场为观众解读《志愿军》第二部的故事主体,聚焦于这一家人和所有志愿军军人的骨肉情、同胞情,主要的战争场景是生死攸关的铁原阻击战。这是一部人与战争的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凯歌导演

2022年,电影《志愿军》三部曲开机,全景式地带领观众走进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风云。即将到来的《志愿军》第二部想必也将值得我们的翘首以待。

▌影艺长青 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

陈凯歌导演在艺术探索和商业号召领域功不可没,为中国电影美学远扬世界贡献杰出力量。第十四届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授予陈凯歌,以表彰他所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从影多年愈发炽烈的创作激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雪健向陈凯歌授予终身成就奖

陈凯歌导演在艺术探索和商业号召领域功不可没,为中国电影美学远扬世界贡献杰出力量。第十四届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授予陈凯歌,以表彰他所取得的卓越成绩,以及从影多年愈发炽烈的创作激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身成就奖”授予现场

闭幕式上,致敬陈凯歌导演的VCR短片以《时代的歌者》为题,带我们回顾了陈凯歌一路走来的高光时刻。而后,曾经在《霸王别姬》《梅兰芳》等代表作中与陈凯歌合作的演员,以及多位好友相继上台,其中包括演员余少群、刘佩琦、瞿小松等多位知名文艺工作者。他们讲述着和陈凯歌相识、共事时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位知名文艺工作者分享与陈凯歌导演的故事

青年梅兰芳的扮演者余少群拿出了珍藏已久的长衫,这是他在拍摄《梅兰芳》时的一件戏服,曾由陈凯歌导演亲手送给他。余少群在舞台上感激着陈凯歌的知遇之恩,并始终牢记着陈凯歌对他的谆谆教诲。

“终身成就奖”由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李雪健担任颁奖嘉宾。当李雪健庄严郑重地把奖杯递交给陈凯歌的时候,观众无不动容,眼前这一幕,正是中国电影人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精神品质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雪健

尾声歌舞《友谊地久天长》唱响希望与祝福,来自世界各地的影人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重温相遇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尾声《友谊地久天长》现场

本届北影节切实做到了国际合作深化文明互鉴,主竞赛“天坛奖”报名影片数量再创新高,国际影片占比超过87%,国际影人交流互动进一步加强。中外影视交流合作持续深化,首次创设北影节“国际会客厅”,成功举办2场论坛,邀请10位国际知名公司版权方、7位国内外电影节主席或负责人参加,并与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签署《合作备忘录》。北京市场招商展会广邀来自巴西、泰国、马来西亚、法国等国家的165家机构企业设展。市场放映21部影片,国外影片占比超过38.1%,国内市场首映率达85.7%。

精耕专业与科创相融合,深度服务影视产业创新创作,成功举办4场核心论坛、3场电影大师班、3场专题论坛共10场活动。新人新作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项目创投”报名项目数量达769个,进一步完善影人激励、培育体制。第31届大学生电影节以“光生万物·影绘新篇”为主题,邀请近年来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年电影人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吸引千余所高校师生热情参与。首次开设“AIGC电影短片单元”,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工业中的应用与创新性探索。“光影未来”电影科技活动单元汇聚近300位电影、科技、教育等领域精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高科技对电影的影响。

国际媒体数再创新高,共收到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的1784名记者注册,其中境内媒体1584人,境外200人。参与注册媒体机构699家,境内媒体550家,境外媒体149家,多项数据创历届新高,迎来150余名海内外影人及业界代表,各平台传播效应明显,影响力跨越式提升。

共计百余场的多维活动吸引全民参与。“北京展映”丰富观影选择,组织50余场主创见面会,观影人数达18万人次,满足影迷多样需求,进一步做好文化惠民,北京市场首次推出的“M+应力场”秉持多元跨界理念,共吸引了20余家影游IP、60余家文创艺术、20余家餐饮美食品牌展商参与。“电影嘉年华”以“光影印迹·怀柔生活”为主题,放映《流浪地球2》《满江红》《消失的她》等30部优秀国产影片1400余场次。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通过体育影视作品的力量,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加强中外体育文化交流,向国际社会讲述更多优秀的中国体育故事。

期待下一次的北影节盛事,大家一起唱出全世界对中国电影行业、文化事业的美好祝愿,也唱出中国电影人与世界电影人同筑美好未来的信心愿景。祝愿中国电影激流勇进,北影节也必将走向更为宽广的空间,与世界电影共舞,谱写光影传奇的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