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大杨家巷和小杨家巷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镇江大杨家巷和小杨家巷往事

大杨家巷南自大西路,北至中华路,长167米,宽2米。据清《丹徒县志》记载:称杨家巷。巷内多为杨姓,是京江杨氏的祖居地,故名。为区别东边的小杨家巷,后改称大杨家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杨家巷的目字形民居

大杨家巷的“十二进房”共三排,每排四进,两进之间有天井相隔。一个大院共用一个大门,一口公用水井。房主杨席畴,常住上海,有专人在镇收取房租。大杨家巷7-10号、11-14号民居现都列为镇江市优秀历史建筑。新中国成立后,原本光鲜的豪宅四周虽然涂抹起水泥砂浆,但里面都还保留着当年木结构的营造模式。

大杨家巷还有一个大院叫“陈家大门”,为民国初年镇江城的一位陈姓富商所建,里面住着好几户人家。雕花门楼砖雕上镌刻着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图案。门罩、飞檐、门当上的硬花活,以及客厅里的柱础石雕一直都保护得很好。陈家人平素从不冒富,只是每年除夕夜大院里的爆竹声最大;大年初一早晨,巷子里铺满厚厚一层红纸片。巷子里的另一幢苏南行政公署时期的红砖小楼,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是迎江建筑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氏家族晚清名人杨邦彦(1857-1936),字振声,晚号艮斋,清咸丰七年(1857)出生于镇江。清末民初开明士绅,岁贡生,后参加同盟会。18岁考取秀才后,设塾授徒,后去南京两江师范任教,乡邻尊称“杨五太爷”。在南京与丹徒大港籍赵声同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并结为好友。不久被派赴日本留学,入明治大学经纬学堂师范科。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国后,曾与赵声一起从事教育和地方政治活动,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后改任镇江府中学堂监学(校长)。1909至1911年,杨邦彦受任丹徒县教育会会长、城厢自治议事会议长。辛亥革命时,杨邦彦积极配合李竞成、林述庆等人,邀集地方各界代表开会,阐明时局大势,促使驻防副都统载穆同意缴械投降。

镇江光复后,杨邦彦担任军政府民政部长。民国二年(1913)夏,出任丹徒县知事。此后,他主持地方教育行政工作8年,全力筹措经费开办各类学校和通俗教育馆、公共体育场等。再后来,曾一度入北京任众议院议员。但看到北洋政府腐败无为,于是“废然而返”。

民国九年(1920),杨邦彦参加修纂《续丹徒县志》,任总干事,经他多方筹募款项,并对志稿作最后修改,民国十九年(1930)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清《丹徒县志》记载:杨家巷,因巷内多为杨姓,以姓氏得名。

小杨家巷南自大西路,北至中华路,长152米,宽2米。原称康家大院,因邻近杨家巷,后改称小杨家巷。巷内民居最初建于晚清,所有建筑按四进八行并列,为典型的“目”字形临街穿堂式四合院。后逐渐扩建形成四通八达的巷道,大、小杨家巷之间有一人窄巷相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杨家巷里住着好几户名门望族,一家家老房子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巷内的尹厚庵堪称一位传奇人物,祖籍镇江象山东码头尹家村。13岁时随堂兄去商贾云聚的苏北宿迁县城学做南北货生意。因勤勉忠厚,广结人缘,30多岁时已成为东大街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富商,并被推举为商会会长。其时北方军阀横行,尹厚庵曾多次被绑架至徐州、枣庄一带遭勒索军饷,受尽折磨。于是40岁过后便辞去会长一职返回镇江。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购买了位于小杨家巷1号原王姓人家的三进房屋,北院墙紧临刚刚造好的中华路。尹厚庵做事从来一丝不苟,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装修房屋。每进房子之间都设防火墙;为了防盗,外墙一律不开窗洞;大门楼上镌刻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砖雕;大小天井全部用大方石铺装;房间内“上天花下地板”;内墙隔间全部采用杉木墙板抹桐油;堂屋地面铺设40×40厘米的刨缝罗地砖,地砖四角架空,下面挨排排着陶缽,隔潮且消音。最北一进堂屋上方建有雕刻精美的祖宗香阁,供放着先祖牌位。每进堂屋都有高大的屏门和雕花窗棂,年终掸尘时取下清洗,再贴上新的窗纸。

长子尹少庵出生在宿迁,长大后开始继承家业,多年打拼业绩斐然。夫人陈兴如,祖籍镇江九里街陈家门,出生于离宿迁县城不远的睢宁城北关。陈氏先祖于清道光年间离开镇江到睢创业,至清末已富甲一方,成为当地拥有钱庄、商铺、作坊和千顷土地的名门望族。陈兴如兄妹5人,上有三兄一姐。大哥陈善之从小习武,文武双全。因痛恨清政府腐败无能,很早就离开雎宁赴沪,在上海加入同盟会。后来和于右任在同一报社工作,宣传共和思想,并成为挚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小杨家巷地处宝塔路与大西路交叉路口的繁华地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市粮食局、牙病防治所(口腔医院的前身)、大方理发店、如意茶馆、西来顺饭店、百货大楼(中百一店)、市商业局、丁义民痔科诊所、公济药店、中国照相馆、九女理发店、广生隆南货店、三八(原雪鸿)照相馆、余昌钟表眼镜店、谢馥春胭脂化妆品商店、福禄全茶食店、妇女儿童用品商店都在附近。1956年建成的百货大楼可谓镇江商界老大,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大杨家巷口的公济药店在药品零售业小有名气,后改为利民药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一枝春素菜馆从鱼巷迁到中百一店隔壁如意茶馆位置,生意红火。1982年,一枝春再度东迁址。日本大阪同乡会许朝坤会长投资在此创办中日合资京侨饭店,面阔七大间,电梯上下。楼下三层是大堂、商场和餐饮包厢,楼上三层为客房,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来镇演出时曾入住于此。

又新街,南自大西路,北至中华路。清末形成街道,以《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句意取名。二十世纪40至70年代,又新街曾是繁忙的南北通道,大西路、中华路、石浮桥一带的居民买菜购物,南来北往的客商抄近路去轮船码头,都要经过又新街。运货的小板车、三轮车、独轮车,以及挑担、挎篮、背篓、负筐的行人,或长或短吆喝着的商贩、手艺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街面俨然就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集市。胡芝庭中医针灸诊所、德和菜馆,以及火面店、烧饼店、茶水炉、理发店、裁缝店、豆腐店等连家店,木匠铺、白铁铺、木雕行、车匠店、算盘铺等手工作坊一家挨着一家。文化馆边门有一块空地,皮匠、修拉链、修伞、做棉花糖、出租小人书的常在此设摊。傍晚时韩记回卤干的担子也来了,食客们闻声蜂拥而至,坐着、站着、蹲着吃的都有。铁锅里沸滚着黄豆芽、油炸干和茶叶蛋。喷香的回卤干、滚烫的豆芽汤,有的还要加些烫好的粉丝、菠菜、素鸡、茶叶蛋等,浇上酱油、胡椒粉等佐料,再撒上少许青蒜花。这样一碗回卤干像个大杂烩,可谓色香味俱全。食客们一个个吃得满头是汗,唇齿留香。也有拿瓷缸、大碗买回去吃的,大都是回头客。

于祠巷是一条口袋巷,北通中华路,长67米,宽1.5米。据资料记载:京江于氏宗祠向在瓜洲,因江坍迁镇。清同治年间江苏省商会联合会会长、慈善家于学源得地于西门外,在广东会馆以西建起于氏宗祠(登瀛堂),共20间。于氏宗祠前的“于家大院”为族人居住。分东西两排,每排前后三进,雕花门楼,古色古香,形制豪华。大院外的巷道称于祠家巷,1954年改名于祠巷。

《丹徒县志摭余》卷九记载:“于学源,字百川,仪征人,经商吾邑,知识过人,以商业起家,好施与乐善不倦,老而弥笃。瓜镇义渡、冬赈粥厂以及水旱灾祲,或独立经营,或出资输助,事无不成,人皆感颂。”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从清末同治十一年(1872)至新中国成立前,由来自瓜洲于氏一门的于百川、于树滋、于树深(史称“于家三杰”)相继主持瓜镇义渡局长达七十年以上,直到1950年停止活动。

于树深(1883-1950),字小川,江苏镇江人,清末就读于江阴南菁书院。后承袭其父于学源的遗产甡记钱庄,相继投资沅记糖栈、大源油饼厂。于树深曾任镇江商会会长、江苏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等职,曾经管京口救生会和瓜镇义渡局数十年,拯溺甚多。他在于氏宗祠内设立忠肃小学,抗战后改为武肃小学(中华路二小)。新中国成立后,于树深率先献出全部田地,被报界称为开明绅士。

重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的广东会馆由门厅、正殿、配楼和跨院、套房组成,占地面积10余亩。面朝古运河,后门连通西门大街。飞檐翘角,气势轩昂的广式牌坊面对古运河,黑底金字的巨匾高悬正中。会馆五间正厅进深5丈4尺,檐高2丈有余,朱红色圆柱根根落地,立在汉白玉基石之上,地上铺设大块罗地砖。藻井高悬在大厅正上方,外方内圆,圆心用变形斗拱堆砌接榫,螺旋而上。厅内内部装修华丽,各种彩色木雕刀法精细,栩栩如生,极富岭南特色。会馆周围还建造有铺房、附房数十间。新中国成立后,广东会馆资产全归市文化馆所有,二层配楼改作库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文化馆拆除了原广东会馆南端旧有破房,改建成二层框架楼。1969年,原广东会馆西侧跨院改为露天剧场。七十年代,原会馆的旧建筑全部被拆除,与露天剧场叠加在一起建成群艺影剧院,成为人们观影看戏的热选,日场晚场场场爆满。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