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素材】什么是“炸弹气旋”?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质考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命题素材】什么是“炸弹气旋”?高考地理中常考的地质考点!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图中降雪量

A.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2.“炸弹气旋”格雷森

A.生成于热带洋面

B.属于温带气旋

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3.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1.C 2.B 3.B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A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C正确;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D错误。故答案选C项。

2.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答案选B项。

3.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纵波(P) 传播速度快 三态传播 上下波动

横波(S) 传播速度慢 固态传播 左右波动

(2)两个界面: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

(3)三个圈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地质作用之内力作用

一、地质作用

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即为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二、内力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能源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三种表现形式。图中甲、乙为地壳运动造成,丙是岩浆活动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一)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1、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如表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和断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判定构造看地层关系,判定地貌看地表曲线。

(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地质构造找水——向斜槽部、断层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利用地质构造找矿——向斜槽部探矿、背斜处找油(煤、石油、天然气均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岩中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③利用地质构造确定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背斜建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板块运动与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六大板块和七大洲四大洋(图)

2、板块轮廓。

3、板块关系(边界):陆块和陆块;陆块和洋块

4、形成地形。

板块相对运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板块相对运动对全球构造地貌的影响可总结图表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拓展:六大板块知识点

(一)把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位置、范围、轮廓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1、北冰洋被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划分了。

2、大西洋被美洲板块、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划分了。

3、大洋洲绝大部分被划分到印度洋板块。

4、南北美洲划分到一个板块——美洲板块。

5、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6、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除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外的亚洲及其北部、西部、东部边缘的一部分海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东西跨度较大。

7、非洲板块包括整个非洲,还有西部大西洋的一部分,东部印度洋的一部分,南北跨度大。

8、印度洋板块既包括印度洋的一部分,又包括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的绝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跨的大洲多。

9、美洲板块包括南北美洲及东部大西洋的一部分和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太平洋的狭长区域。南北方向长。

10、南极洲板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围的部分海洋,呈团状分布。

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①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比它们所对应的大陆范围大,面积广。

②太平洋板块比太平洋范围小。

③印度洋板块,名不符实,不是海洋板块而是陆地板块,地跨亚洲、大洋洲的部分陆地,特殊。

(二)用经纬网对六大板块进行空间定位

出题时,如果沿某条经纬线在六大板块构造图上做剖面图,往往选择经过的板块名称多、复杂的经线或纬线

1、经线分布

0°(赤道)、南北回归线、60°N纬线等。

0°经线自北向南大致穿过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60°E经线自北向南穿越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E经线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120°W经线自北向南穿过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60°E经线穿过的板块最多,最复杂。

2、纬线分布

0°纬线(赤道)横跨的板块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五个。

23°26′N(北回归线)贯穿的板块多而复杂,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五个,其中所跨太平洋板块长,亚欧板块短,即除南极洲板块外均有。

23°26′S(南回归线)东西贯穿的板块有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五个,唯独没有亚欧板块。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