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渡题材与待渡人

黎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唐代王维《雪景待渡图》、五代关仝《山溪待渡图》、董源《夏景山待渡图》以来,待渡成为宋元山水画的经典题材。元代钱选《烟江待渡图》、盛懋《秋江待渡图》、明代仇英《秋江待渡图》、清代王翚《渔村待渡图》等都是个中名作。

这些古画,常常表现一挂瀑布由两峰相接处飞流而下,泻入深渊,又从岸边巨石夹缝中流出,汇入溪涧,溪涧水势浩繁,颇具清寒深湛之意。画面中,山势重叠,缓平绵长,植被丰茂,水汽若蒸。水面浩渺中,一叶扁舟隐现,摇曳于沧波窈霭间。而在垂柳纤纤的渡口,一二客官在等候待渡,对面渡口之凉亭也隐隐若现。或是岗丘起伏临江,高大苍翠的杂树被风吹拂,摇曳多姿,茂雁惊飞,岸边树下一长者携待童席地而坐,远望江舟苦候待渡。

为什么古代画家对于待渡题材如此喜爱?我想大概因为此类画作,以水景为重心的画面上,江岸茂林平远,起伏连绵,远处群峰高耸,淡雾轻岚,一大片开阔的水域上,一叶小舟载客正在摇浆缓行,构图平远浩渺,颇有绝世出尘之境。画家借助创作此幽寂静谧,充满诗意的山水,并在画上题诗,能够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隐遁避世之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渡,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一叶扁舟足矣。但精神上的渡,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待渡主题的绘画,就是在这样的意境中展开的,一方面描述现实世界的悲凉,体现了画家对现实的不满,另一方面描述表达了对心中美好彼岸世界向往的隐逸情结。古代画家们画的是水边“待渡”,其深意却在精神世界之“待渡”;现实世界越使人失望,文人越望穿秋水期待被“渡”。与长亭相送的题材相比,待渡题材似乎有着更为峻厉的生命体验和更为舒展的审美空间。因为前者只是单向的送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劝君更尽一杯酒,挥挥手便飘然上路。而待渡则有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久立行人面对着滔滔大江,遥望烟波深处的一叶小舟,颠沛流离,随波逐流,能不能上路,什么时候上路,都是不确定的,于是便有了待渡的焦虑、期盼、惆怅,有了对河的彼岸的无尽想象。

待渡,的确是一个意境苍茫的好题材。人生本身,是我们在其中泅渡的大河。有时,渡船已经泊在岸边,艄公已经解缆催促了,我们却一不留神错过了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摆渡人扬长而去,继续盘桓岸边枯候,不得归航。有时,人生关键处的某个选择,有如日落前最后一趟渡轮,绝尘而去,我们是错过末班渡轮的人,再怎么追都没有用。世事无常正是世事之常,有什么能挽回这一切?如果在电影里出现这样的穷途末路,此时出场的,是爱情。爱情出马,所向披靡,山不再崩,海不再倾。爱情好象是超自然的力量。但是,在暗黑下来的岸边,看着那远去的末班渡轮,在烟波深处渐渐消失,我们知道,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千载之下,观赏这些深山大谷烟霞之气的待渡图,依然让人心有戚戚焉。也许在我们每个人心底,都隐藏着一份“待渡情结”。难道你不觉得,面对社会上、职场上丛生的现象,我们时时发现自己也像守在一条河边?山色空濛,落日寒烟,前方大江横流,流向深浅莫测,强渡十分困难。如何踏过千重浪,如何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自己引渡自己到彼岸?待渡人翘首远望,望穿秋水。起风了,远处的江涛声隐约可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